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离体条件下诱导了诸葛菜和毛果诸葛菜的子叶片、真叶片、下胚轴、叶柄外植体直接发生体细胞胚状体,并长成小植株。在MS、改良MS附加BA及附加BA与GA3的几种不同培养基上,各组织切段发生胚状体的频率均为100%。BA能强烈地诱导胚状体的发生;GA3对胚状体的发生并不是必需的,只对胚状体长成小植株有利。硝酸铵能促进胚状体的发生,但铵离子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切片观察表明:小麦的胚状体发生有两种方式,表面发生和内部发生.胚状体来源于愈伤组织中的单个原始胚性细胞.胚状体的发育经历了单个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阶段.木实验支持胚状体单细胞起源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体细胞胚胎(胚状体)发生。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可直接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后者在继代培养中发生胚状体。多数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和表层之下的几层细胞,少数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较深层。胚状体发生于单细胞,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大致相似。多数胚状体发育正常,具有一个芽端和一个胚根端。少数胚状体形成具多个芽端而共用一个胚根端的次生连体胚。胚状体发生不同步。胚状体只有在分化培养基上才能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4.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玉米愈伤组织在继代周期中的变化及其胚状体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胚性与表面结构有明显关系。继代半年和一年半的胚性愈伤组织表面结构无显著差异,均可产生大量正常和畸形胚状体。正常胚状体可通过类似合子胚的分化或不规则发育过程而成熟。畸形胚形态多样,其中多数盾片异常。根据观察认为,胚状体一般是多细胞起源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地对紫花苜蓿体细胞胚发生以及次生胚发生途径中若干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建立了紫花苜蓿高频体细胞胚和次生胚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及次生胚再生体系均具有严格的基因型依赖性,不同的品种间以及同一品种内的不同株系间再生频率存在较大差别;MSO培养基可作为胚状体成苗培养基,但次生胚在MSO培养基中成苗率较低而再次形成新的胚状体;改良无激素SH培养基可有效终止次生胚的发生,并诱导次生胚成苗.此外,从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筛选到3个具有较强胚状体再生能力的品种,6个高胚状体发生能力的株系,2个具有较强的次生胚发生能力的株系,为进一步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葡萄胚状体发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葡萄(Vitis Vinisera L)花药愈伤组织产生的胚状体形成单倍体幼苗后,经4—5次继代培养,发现其表皮细胞具有形成胚状体和进一步发育成幼苗的能力。胚状体的表层也具有同样的能力。将这样的一棵幼苗,整株置于液体培养中,在黑暗中震荡培养一周,然后在光照下静止培养,可获得大量完整的小植栋。实验结果证明葡萄单倍体的体细胞具有再生完整植株的全能性。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中,通过胚状体再进一步形成幼植物具有繁殖数量多、成苗速度快和结构完整的特点。因此,对于胚状体发生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目前,在植物的组织培养中,记载有胚状体发生的植物已涉及到广泛的分类类群,产生胚状体的离体培养物也有多种多样。但是对于胚状体形态发生的详细研究报导甚少。在1965年,Konor和Nataraja利用石龙芮的下胚轴进行切片观察时,看到了一系列胚状体发生的组织学过程。1970年Backs-Hüseman,D等在胡萝卜的单细胞悬浮培养中,见到了游离单细胞发育成胚状体的过程,1974年,Sunderland等在烟草中,也报导了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过程。但是,在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本果树中,尚无这方面的报导。本文以葡萄单倍体幼苗为材料,进行切片观察和培养,对葡萄胚状体的发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线指引下,我国从1975年首次成功地从玉米离体培养的花药诱导出单倍体植株以来,许多单位培养玉米花粉植株都已成功,并报导了从离体培养的花药中有成熟胚状体的产生。我们在1976年玉米花药培养的实验中也见到有较多胚状体的产生,并从胚状体形成绿苗有较高的频率。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VitisviniferaL.)的花药和花丝为实验材料,观察了葡萄离体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葡萄的花药和花丝经诱导都可形成胚性和非胚性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与外植体来源无关,胚状体经胚性愈伤组织产生.(2)胚状体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层或表层以下的单个细胞,这些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染色深,在表层者易于脱落而处于单个离散状态,它们的第一次分裂有均等分裂,也有不等分裂,经2细胞、3细胞、多细胞原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的胚状体.(3)葡萄胚状体具有与双子叶植物合子胚相似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自从Steward(1958a, b;1964),Reinert(1958,1959)首先在胡罗卜细胞培养中发现了离体的体细胞胚的发生后,很多实验室曾用栽培和野生胡罗卜植株的不同部位在离体培养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体细胞胚,并在控制胚状体形成的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关这方面的研究V. Raghavan(1976)和H. W. Kohlenbach(1976)曾作了评述。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有关培养细胞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胚状体早期发育的生物化学特性及遗传学基础还远未被人了解,而且某些胡罗卜品种或者很难诱导胚状体发生,或者根本诱导不出。为了探讨这一问题的遗传因素,包括其胚状体发生的组织学及生物化学特性,在本文中选用八个不同的胡罗卜品种,筛选其胚胎发生的潜能,并用其中两个品种第一次尝试测定胚状体发生与内源激素系统间的关系。实验证明这一系统在体细胞胚发生的调节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可可茶子叶培养中体细胞胚状体形成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有0.5mgL-12,4-D或0.5mgL-12,4-D加2mgL-1PCPA的SH培养基(含ρ(蔗糖)=3%)培养可可茶的未成熟子叶,2周后即可从合子胚的下胚轴诱导出胚状体,5~7周后可以从子叶表皮直接诱导出胚状体.在含0.2mgL-12,4-D的培养基中,子叶外植体在培养4周内即能分化出胚状体且分化频率较高.培养15周后把培养物转接至含2mgL-1BA加上0.2mgL-1IBA的培养基中(含ρ(葡萄糖)=2.5%)可以诱导出“种子状胚”、“芽状胚”和“杯状胚”,并可使“种子状胚”和“芽状胚”转化成苗.另外,还可诱导出丛芽并使丛芽转化成无根苗.若把“芽状胚”转移到含5mgL-1GA-3和1mgL-1IAA的培养基中,“芽状胚”转化成无根苗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江西省63种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我省绝大部分食物与全国及东亚地区同品种食物比较,各种氨基酸有着相似的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磷脂替加氟缀合物抑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CPLT2的抗肿瘤活性和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对经CPLT2处理的多种肿瘤细胞和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行了测定,并使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肺癌细胞系(PG)的凋亡细胞进行了测定,发现CPLT2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而且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另外,经CPLT2处理的PG细胞显示出凋亡的特征。本研究提示CPLT2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5.
凤眼莲根际细菌的趋化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酵母SOD工程菌ZH-1/pSH1比耐高温细菌B.S211-15的抗H2O2水平高,其单位体积培养液和酵得率约为细菌的二倍,但单位细胞酶的含量比细菌低,高温细菌的SOD热稳定性和存放稳定比酵母工程菌好,二者在pH4-10范围内都很稳定,但对蛋白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其中酵母SOD工程勤务产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和含2-羟丙烯基和聚氧乙烯基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指出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不同pH条件下紫苏色素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紫苏色素在不同pH条件下热降解的动力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紫苏色素在pH=3-7.5的范围内,其热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经统计机拟合得到不同pH条件下其热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和反应活化能,为进一步探讨其降解机理提供了基本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模型实验的基础是相似理论,而相似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相似准则。旋风分离器的流体流动、颗粒运动较为复杂。本文用一简单的方法,导出适合旋风分离器模型实验的准则方程,并具体推导了部分分离效率η_i与准数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安徽产大戟属(Euphorbia)药用植物抑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otior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甜瓜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琼胶平板法对安徽产大戟属6种药用植物丙酮提取物进行了离体抑真菌活性测定;样品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设为0.1g/mL.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大戟属不同植物样品对5种供试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大戟根及月腺大戟根提取物样品对供试病原菌有强烈的抑菌活性.该研究为安徽产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植物性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