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名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报道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186种(亚种)分别隶属于5亚科100属,其中未定名种13种,刺墨天牛属Magninia Clermont为中国新记录属,越北刺墨天牛Magninin tonkinea Clermont和老挝带天牛Eutaemia tanoni Breuning为中国新记录种。39种在广西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猫儿山天牛科名录补遗及一中国新记录属种记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充报道了采自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牛科昆虫17种,其中2属8种为广西新记录属、种。对该保护区天牛科昆虫的垂直分布及柄天牛害虫作了简单的介绍。另外记述天牛科昆虫一中国新记录属、种,即异带天牛属P areutaen ia B reun ing和阿诺异带天牛P areutaen ia arnaud i B reun ing。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重庆大巴山区的天牛总科(Cerambycoidea)昆虫的种类和地理区系分布特征。【方法】以重庆市下辖的城口、巫溪、巫山等3县的全境为调查范围,采取样线法、灯诱法和马来氏网法对天牛总科昆虫进行野外调查,并对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和地理区系分析。【结果】鉴定出天牛总科昆虫标本共计392头,其中隶属天牛科(Cerambycidae)的有5亚科、53属、80种,为重庆市新纪录种、大巴山区新纪录种的分别有22,64种。整理出最新的重庆大巴山区天牛总科名录,分属于天牛科5亚科62属90种。重庆大巴山区的天牛总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中区占主要成分,与西南区、华南区和华北区联系紧密,与青藏区关系最远。【结论】初步掌握了重庆大巴山区天牛总科昆虫的基本组成,为后续研究和天牛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黑色漏斗诱捕器,选用天牛亚科公用信息素C6-Ketol(K6)、C8-Ketol(K8)、S,S-2,3-hexandiol(SS)、Ethanol(E)、Manuka oil pouch(Ma)和空白处理(BLANK)对吉林双辽人工杨树林天牛科昆虫进行诱捕试验,共采集到天牛科昆虫92头,隶属3亚科6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信息化合物仅对家茸天牛(F((6,49))=0.686,P<0.05)的诱集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对天牛科昆虫诱集的物种平均数和个体平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相似性系数分析显示,K6+E诱芯与K8+E诱芯、Ma+E诱芯、E诱芯、K6+K8+SS+Ma+E诱芯的相似水平在中等相似以上;时间动态分析显示,天牛科昆虫个体数量在8月9日达到峰值,K6+E诱芯在诱集群落和优势种的效率上均为最高.由此可知,在监测、调查或防治人工杨树林天牛科昆虫时,可以选用K6+E诱芯.  相似文献   

5.
广西猫儿山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牛科昆虫进行系统调查,并用各种多样性指数对猫儿山天牛群落的多样性进行测度.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生境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阔叶林、阔叶灌丛、灌草丛、竹林;不同海拔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是:600~1200m区间、600m区间、1200~1800m区间,1800m以上区间暂未发现天牛科昆虫;不同月份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是:7月、5月、6月、8月。群落的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各类型生境天牛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低,天牛科昆虫群落多样性变化主要与植被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关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Ganglbauer)的分类地位一直争议较大,为了区分和辩识这两个种是否为同一种,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天牛科2亚科7属11种昆虫(包括这两个近缘种)成虫的RAPD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多次引物筛选试验,选择6种对多数天牛都能出带的引物(S4,S8,S22,S24,S105和S823)进行了RAPD扩增。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翅斑白色)和黄斑星天牛(翅斑黄色)及其过渡型(翅斑黄白相问)的谱带一致,同属一种。黄斑星天牛应订正为光肩星天牛的同物异名。因此,可在光肩星天牛这个种下根据翅斑颜色划分为三个型:白斑型(form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黄斑型(forma nobilis Ganglbauer)和黄白杂合型(forma mixturae Tang)。  相似文献   

7.
于2013、2014年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阔叶红松混交林样地内布设配有天牛亚科昆虫公用信息素和乙醇诱芯的飞翔拦截诱捕器阵列采集天牛科昆虫成虫,测试各诱芯及其组合对天牛物种的诱集活性。2 a的野外诱集试验表明:诱芯及其组合对四点象天牛、凹缘金花天牛、异色蜓尾花天牛、蓝突肩花天牛、锯天牛、赤胸扁鞘天牛、栎丽虎天牛和棍腿纹虎天牛的诱集活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诱芯及其组合诱集到的天牛昆虫物种组成不同,且各诱芯组合诱集到的天牛物种平均数量和个体平均数量均差异显著。配以信息素3-羟基-2-己酮、3-羟基-2-辛酮诱芯的诱捕器对多种天牛亚科昆虫具有诱集活性,同时也表明其对沟胫天牛亚科和花天牛亚科的一些种类也具有引诱活性;在天牛科昆虫的调查和监测中,使用天牛亚科信息素和高释放率乙醇诱芯可显著地提高诱集调查效率。同此前研究,阔叶红松混交林中的沟胫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的种类最多、多度最高。研究表明,使用配以天牛亚科信息素和乙醇诱芯的诱捕器可有效地监测这些天牛种类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8.
安广驰 《枣庄师专学报》1993,(2):151-158,102
通过1985~1991年调查,共采集山东省天牛科昆虫标本315号,经鉴定共有94种(包括亚种),隶属62属,其中6种系山东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沈建强 《甘肃科技》2008,24(9):174-175
2001年黄斑星天牛通过阿干地区煤矿矿柱的调运,传入阿干天然林区,其主要为害天然林区白桦、灌柳,通过对黄班星天牛在白桦上生活史的调查,确定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槐绿虎天牛对不同诱剂的EAG反应及诱剂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14种引诱剂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4种引诱剂对槐绿虎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野外诱捕结果显示:引诱剂D的效果最好,日平均诱捕率为0.82%;H次之,为0.64%;G最弱,日平均诱捕率为0.11%.所用诱剂对其它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脉翅目昆虫也有引诱作用.特别是D诱剂对金龟子科害虫的诱集效果极好.经触角电位测定,D诱剂的EAG反应相对值最高,为1.95;I诱剂次之,为1.80.表明D和I都是很好的诱剂配方.各诱剂所捕到槐绿虎天牛雌雄比约为2∶1.  相似文献   

11.
整理、鉴定分布于重庆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牛标本137号48种,隶属于天牛科5亚科32属,其中重庆市特有种2种,重庆市新记录种2种,并对其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洋区系成分30种,占62.50%;古北区系成分2种;占4.17%,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14种,占29.17%;全国广布种2种,占4.17%.四面山天牛以东洋区系成分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鉴定、整理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牛标本794号,共鉴定出61种,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的4亚科42属,其中重庆市新记录种4种,并对其区系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洋区系成分37种,占60.66%;古北区系成分4种,占6.56%,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17种,占27.87%;全国广布种3种,占4.92%.缙云山天牛以东洋区系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大暗鳞鳞毛蕨Dryopteris gamblei (Hope)C.Chr.和狭鳞鳞毛蕨D.stenolepis(Bak.)C.Chr.进行分类订正研究.在《A monograph of Dryopteris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等专著中,均未承认D.gamblei (Hope)C.Chr.为独立的物种,而是作为狭鳞鳞毛蕨D.stenolepis(Bak.)C.Chr.的异名处理.作者确认大暗鳞鳞毛蕨与狭鳞鳞毛蕨分别为2个独立的物种.文中附有这2个物种的分类检索表、分类特征照片、文献引证和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虻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录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科3属12种,分别隶属于斑虻属(2种)、黄虻属(1种)和虻属(9种)。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虻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虻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该地区优势种是华广虻。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3月~2009年2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西天目山区的鸟类多样性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 982只、85种,隶属9目32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8种,省重点保护物种10种,中国特有鸟类7种.西天目山鸟类中,属古北界的有8种(占13.8%),东洋界38种(占65.5%),广布种12种(占20.7%);按季节型划分,留鸟58种(68.2%),冬候鸟13种(15.3%),夏候鸟11种(12.9%),旅鸟3种(3.5%).西天目山区鸟类呈周期性波动特征,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以6月最高,分别为8.551、3.206、1.898;1月最低,分别为2.015、0.051、0.022.西天目山区的鸟类罕见种有31种,占总种数的36.47%,鸟类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三七总甙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从三七茎叶、花梗、果梗提取到的达玛烷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20(S)-PPDS)对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及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噻唑蓝(MTT), Hoechst33258 染色,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 blot法研究20(S)-PPDS对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20(S)-PPDS对A549细胞的具有抑制作用,125,250,500μg·mL-1的20(S)-PPDS与A549细胞作用72h后,细胞抑制率依次为28.67%,41.97%,73.02%;20(S)-PPDS对A549细胞作用24,72h的IC50分别为398.94,315.96μg·mL-1;20(S)-PPDS通过活化Caspase-3, 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Pro-Caspase-3、Bcl-2蛋白表达诱导A549细胞凋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20(S)-PPDS对A549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们在甘肃省境内进行野外科学考察的过程中采集和见到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小鸨Otis tetrax、红胸田鸡Porzana fusca、中贼鸥Stercorarius pomarinus、西藏毛腿沙鸡Syrr-haptes tibetanus、雪鸮Nyctea scandiaca、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攀雀Remiz pendulinus、红额金翅雀Carduelis ambigus、红翅鵙鹛Ptesottius flaviscapis等10种鸟类,均为甘肃省首次记录.其中采集到标本的种类有中贼鸥、红胸田鸡、西藏毛腿沙鸡、雪鸮、长尾地鸫、红翅鵙鹛,野外观察到的种类有白鹈鹕、小鸨、攀雀和红额金翅雀.  相似文献   

18.
河北小五台山景观昆虫研究I.蝶类(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河北省小五台山景观昆虫鳞翅目蝶类8科75属117种,隶属于凤蝶科(3种),绢蝶科(3种),粉蝶科(13种),眼蝶科(20种),蛱蝶科(45种),灰蝶科(24种),弄蝶科(8种),喙蝶科(1种),其中14种为河北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天目山北坡蝶类资源和区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2年8月对万家乡天目山北坡的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的蝶类12科91属148种蝴蝶,其中3种是安徽省新纪录种,分别是锦瑟蛱蝶Seokia pratti(Leech)、蓝丸灰蝶Pithecops fulgens Doherty、小黄斑弄蝶Ampittia nana(Leech).并对天目山北坡蝴蝶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区系成分中东洋与古北种混杂,东洋种占较大优势,这与天目山位于我国东部古北界和东洋界过渡区的中心的地理位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荒漠半荒漠地区拟步甲的组成和分布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已知拟步甲3亚科19族59属324种,其中特有种171种,占52.8%;中亚种92种,占28.4%;西伯利亚种35种,占10.8%;青藏高原种15种,占4.6%;泛古北种8种,占13.6%;地中海种3种,占0.91%。属级单位组成上呈现中亚区系>西伯利亚区系>地中海区系>地方特有区系>青藏高原区系>泛古北区系,其数量分别是30,22,15,14,13,8。属种及其数量分布在各地理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即新疆41属215种>内蒙古38属129种>甘肃30属77种>宁夏24属71种>青海北部12属29种>陕西北部14属21种>山西北部11属17种>河北北部10属16种>辽宁西部5属12种。表明中国荒漠半荒漠地区拟步甲昆虫是中亚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属级组成上与欧洲———西伯利亚区系和青藏高原区系有较大联系,新疆是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拟步甲昆虫分布最丰富地区,占总种数的66.4%。本文还对新疆地区、柴达木盆地、甘蒙地区、蒙东半荒漠区和高山地区5个典型地区的拟步甲分布特点作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