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不同地区桐花树种群的分子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对4个不同纬度桐花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探讨,根据RAPD和ISSR数据计算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桐花树遗传变异性低,4个纬度桐花树种群分为南北两个类群,海南和广西为1个类群,广东和福建为1个类群.利用Shannon's指数计算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广西种群多样性指数最高,福建种群最低.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64%),小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种群间(36%).本文同时探讨了种群遗传保护和引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8个产地淡水三角涡虫种群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筛选出13个合适的随机引物对8产地涡虫种群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共产生137个扩增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5个片段,片段大小在3002000bp之间.不同涡虫种群间遗传距离变化较大,种群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4818,最小遗传距离为0.0876,平均遗传距离为0.3845;UPGMA法聚类分析表明:8产地涡虫种群可聚为3个聚类群,其中贵州遵义凤凰山和江苏太湖东山岛的涡虫种群间亲缘关系最近,安徽合肥龙泉山的涡虫种群与其他产地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远.本研究表明上述8产地三角涡虫种群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且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10个不同地区的大蒜品种进行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从30个RAPD引物当中.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22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1.18%.从1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5个具多态性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2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0.21%.对RAPD和ISSR两种标记分别运用Nei指数法.计算出10个大蒜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8和0.32.根据这两种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与生物学分类地位基本一致的结果.结果表明,在实验稳定性上.ISSR优于RAPD.且ISSR比RAPD能检测到更多的遗传变异.RAPD和ISSR两种标记可用于大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葡萄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11个样品进行了研究.这11个品种包含1个欧美杂交种,一个中国野生种(Vitis.piasezkii Var.pagnucii),9个欧亚种(Vitis.vinifera L).选择了多态性好的7个10碱基寡聚糖核苷酸作为随机扩增的引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产生了76条带,其中63条具有多态性.各引物产生的条带从6到13不等,平均为10.86条/模板,其中9条具有多态性,表明葡萄基因的多态性十分丰富.通过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11个葡萄基因的Nei氏相似性系数分布为0.1027-1.1787,平均相似系数为0.459.通过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法,获得了11个葡萄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树图,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和欧美杂种在遗传关系树图上被成功地聚为3组.本实验发现欧亚种和欧美杂种亲缘关系较近,而和中国野生种亲缘关系远.在欧亚种中,520A和S04的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井川1010和美人指,最大的遗传距离发生在桑无核和其他欧亚种之间.  相似文献   

5.
应用少数引物对3个绵羊类群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不同绵羊类群(波德代,无角陶赛特,藏陶杂种羊)的共11个样本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与藏陶杂种羊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1102;波德代羊与藏陶杂种羊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2989;无角陶赛特羊与波德代羊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1655。  相似文献   

6.
以15份原产地明确的苦丁茶冬青野生种质材料作为参照,利用RAPD—PCR技术对26份苦丁茶冬青栽培材料的原产地进行了分析.从40个10bp引物中筛选出16个多态性良好的引物,用该16个引物对上述41份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共得到238条DNA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90条,占扩增出的总带数之79.8%.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了各份材料之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并用UPGMA法构建了聚类树状图.供试的41份种质材料在聚类图中明显地分为两个类群,即海南岛类群和广西南宁类群.26份原产地待查的种质材料有12份归聚于海南岛类群,说明它们的起源地在海南岛境内;另14份原产地待查的种质材料分布归聚于广西南宁类群,说明它们的原产地在广西南宁地区或毗邻区域内.所有供试的41份苦丁茶冬青材料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5654~0.9813之间,表明这些种质材料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其不同的起源地域可以从聚类图中清楚地反映出来.RAPD分子标记的结果可以作为判断苦丁茶冬青起源地域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可用于探讨苦丁茶冬青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标记对8个假高粱及其近似种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11对SSR引物中,有5对扩增出多态性,这5对引物共检测到25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平均能检测到5个多态性位点;(2)根据Nei’s遗传距离分析的聚类树显示:这8个高粱属物种共可分为2个类群,7个亚类群;假高粱和黑高粱、拟高粱和明福1号间的亲缘关系极近;(3)SSR结果揭示出所测8个群体的Gst为0.0864,说明本文研究的Sorghum属8个物种的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属于中度。  相似文献   

8.
短枝木麻黄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35个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 fifolia)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1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了出201条DNA带.其中148条为多态性带,占73.6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9条多态性带.种源的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4354,Nei’s基因多样度为0.2884,表明短枝木麻黄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35个种源彼此的遗传距离在0.0884~0.7539之间,平均0.4045.经过UPGMA聚类分析将35个种源划分为A、B、C、D、E、F6个类群。其中A群5个种源,B群17个种源,C群4个种源.D群2个种源,E群1个种源.F群6个种源.  相似文献   

9.
用ISSR分子标记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砂珍棘豆(Oxytropis racemosa Turcz.)3个不同生境的地理种群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砂珍棘豆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4个ISSR引物扩增出284条带,Shannon多样性指数,一0.3630,Nei’s多样性指数H=0.2234,物种总基因多样性(HT)为0.2236,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2085,大部分遗传变异(93.27%)存在于种群内,6.7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673,基因流(Nm)为6.9318,说明种群间有很强的基因交流,遗传漂变不会引起遗传分化.UPGMA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3个地理种群中,乌审旗和伊金霍洛种群先聚在一起,然后与鄂托克种群聚在一起,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ISSR技术对优质红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优质红锥品种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20条引物中筛选的11条具有扩增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43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25条,占总扩增条带的74.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3.95条.ISSR标记揭示的10个优质红锥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737~0.8081,平均值为0.7287.聚类分析可将10个优质红锥品种分为四类.  相似文献   

11.
RAPD标记对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对甘薯近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15种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17个甘薯品种及其近缘野生种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共产生了105条DNA带,其中91条为多态性带,通过聚类分析将17个甘薯品种及其近缘野生种聚类成3个类群:A类群由三裂叶野牵牛(Ipomoeatriloba)单个野生种组成,C类群由海滨野牵牛(I.littoralis)和二倍体三浅裂野牵牛(I.frifida2x)组成,B类群则由四倍体和六倍体三浅裂野牵牛以及12个甘薯品种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白栎天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筛选出的SSR引物对3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并计算遗传参数;基于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用GenAlEx 6.5进行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Mantel检验,软件Arlequin 用于分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采用MEGA 7中的UPGMA法;同时,使用Structure软件中的贝叶斯聚类算法探究群体遗传结构。【结果】6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5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7.16、0.70和 0.80,Shannon信息指数为2.05。AMOVA表明,群体内部的分子变异率高达97.41%,而群体之间的遗传变异仅为2.59%。黄山(YM)与天目山(TM)群体间的基因流为12.908,显著高于其他群体之间的交流水平,而二者间有着最近的遗传距离为0.272。贝叶斯法与UPGMA法聚类结果一致,表明来自YM与TM的个体亲缘关系更近。【结论】白栎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不同居群间的水平相当。YM和TM居群的基因交流最为密切,遗传分化不明显。白栎绝大部分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部,对于该物种的保护应减少不合理的人为开发行为,以原地保护为主,同时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遗传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通过杂交和突变选育出的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等3种分子标记对条斑紫菜不同栽培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3种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8.10%、38.95%和61.75%;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栽培品系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785,0.1029和0.2845;3种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可以看出Y-0602、Y-HA01和Y-H001总是聚类在一起,而Y-DL02倾向于单独聚为一支。【结论】通过诱变和杂交所选育的品系,在遗传角度上仍然属于条斑紫菜,但已形成不同栽培品系,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ISSR标记在辣椒资源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筛选到的12个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引物对我国11个辣椒农家品种进行扩增,结果共扩增出66条带,其中差异条带26条,多态条带比率(PPB)为39.39%;品种特异条带7条,占总条带数的10.61%.基于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的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将11个品种分为两组,这两组辣椒品种内部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50和0.134,两组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94.以扩增条带表型为基础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有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8.88%,分别占到57.51%和11.37%;以这2个主成分对11个辣椒品种作图,可以将11个辣椒品种分为两组,每组所含辣椒品种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以39个菜豆品种和1个杂交后代为材料,通过SDS-PAGE技术获得了种子盐溶蛋白的亚基分布电泳图谱,比较了分布差异,并分析了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40个供试种质的盐溶蛋白带型差异显著,电泳共分离出27条迁移率不同的条带,其中有4条保守带(均为100%表达),分子质量分别为99.039、58.267、25.234、15....  相似文献   

16.
利用RAPD标记鉴定芥菜(Brasica juncea Cos.)品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60种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种引物,对8个芥菜变种的16个品种(每个变种有2个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鉴定,能快速、灵敏、较为简便获得了16个芥菜品种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引物在16个品种上都有其特征DNA带,一般只有1条,少数有2条.在同1个变种的2个品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RAPD标记,通过比较2个品种各自独具的RAPD标记,就可明确地将2个品种区分.在所用的7种引物中,没有1种能同时将8对芥菜品种全部区分开,但用2种或2种以上的引物就完全可以将8对芥菜品种全部区分开.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省37种针阔树种的10个防火性能指标为数据来源,运用粒子群聚类算法将树种分成6类.结果 表明:分类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总体符合生产实际情况.与蚁群聚类算法比较,粒子群聚类算法应用于防火树种分析能够获取较优的适应值聚类、较大的类间距离和较小的类内距离.粒子群聚类算法便于应用,可为林业科学中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宝巾花(Bougainvillea)品种繁多、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多有发生的现象,利用可靠的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品种的有效分类。【方法】基于15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利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对131个宝巾花品种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检测,分析品种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并构建品种聚类图和指纹图谱。【结果】15个SSR位点共扩增出8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片段数5.60个,Shannon’s 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8~1.53、0.11~0.94和0.16~0.73,平均值分别为1.04、0.50和0.57,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介于0.15~0.69之间,平均0.51。宝巾花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0~0.65,平均0.33;聚类分析表明,同一种的品种大多数聚在一类,但同一个种仍有品种未聚在一类或亚类,也有多个种的品种聚在一类;有多对品种存在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基于11个位点可有效鉴别131个品种,建立了各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结论】对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品种,需要进一步确认品种中文名或拉丁名;基于SSR标记的宝巾花品种的指纹图谱为宝巾花品种登记、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可靠技术,也为品种鉴定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小豹斑鹅膏子实体形态多样,不同地域所采标本有较大差异.作者应用ISSR及ITS分子标记,对采自12个不同地区的小豹斑鹅膏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比例(PPB)为72.84%,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26 1,表明小豹斑鹅膏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其中57.4%存在于居群内,42.6%存在于地理隔离较远的居群间;12个地区样品的IST序列长度皆为710 bp,有30个碱基位点在ITS1区发生变异.2种方法的遗传距离分析及聚类结果基本相似,都表明小豹斑鹅膏的遗传分化与地域的相关性较大.ISSR揭示遗传分化及遗传变异的能力较ITS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RAPD和SSRP-PCR技术分析雏蝗属(Chorth ippus F ieber)白纹雏蝗(C.a lbonem us Cheng et T u)、夏氏雏蝗(C.hsia i Cheng et T u)、小翅雏蝗(C.f a llax(Zub.))和北方雏蝗(C.hamm arstroem i(M ir.))的遗传关系,9条引物对98头个体产生131条清晰、稳定的谱带.Shannon信息指数表明,小翅雏蝗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0.2542),白纹雏蝗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0.1911).N e i's遗传距离显示,种群间遗传距离小于种间遗传距离.用N J法对N e i's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白纹雏蝗与夏氏雏蝗聚为一支,小翅雏蝗与北方雏蝗聚为一支,两支再相聚.聚类图所显示的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程度与形态分类学结果相一致,说明RAPD和SSRP-PCR技术在雏蝗属种间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