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新建成的内径158mm、长23m水平粉尘爆轰管发展了一种新的扬尘技术,并在此爆轰管上进行了弱点火条件下微细铝粉——空气混合物的爆轰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扬尘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均匀性与悬浮时间等扬尘特性也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铝粉粉尘云和戊烷云雾燃烧诱导爆炸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实验室内研究常见的粉尘、气云工业爆炸灾害。方法 建立相应的实验研究系统,分别以铝粉、戊烷为例,对弱点火条件下可燃粉尘、气云燃烧、爆炸和爆轰进行分析。结果在实验室内再现了粉尘、气云燃烧、爆炸、爆轰过程,并测得了该过程中的压力和火焰信号。结论 弱点火条件下粉尘、气云爆炸过程可分为激波诱导段、激波形成段、激波增强段和爆轰段。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二次扬尘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机动车行驶过程二次扬尘已成为中国北方城市扬尘污染的重要来源 ,有关机动车二次扬尘量化计算亟待研究开发。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重点分析了机动车车型、车速和路面粉尘负荷对二次扬尘的影响 ,为机动车二次扬尘排放因子计算和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文氏管对脉冲爆轰火箭发动机雾化混合和燃烧转爆轰过程的影响,对不安装文氏管和安装3种喉部半径(10 mm,20 mm,30 mm)文氏管的脉冲爆轰火箭发动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安装文氏管时,雾化混合效果更好;如果满足爆轰管内填充系数为1,应该选取喉部尺寸较小的文氏管来改善雾化混合效果;改善雾化混合效果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工作频率和爆轰波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5.
爆轰过程中游离碳的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密度负氧平衡炸药爆轰过程中游离碳的状态。方法 结合爆轰合成纳米金刚石数值结果以及对固相爆轰产物的实验研究,对爆轰过程中游离碳的状态进行讨论。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和纯石墨,金刚石,超微金刚石和类液碳的状态方程对多种炸药的爆速进行计算。结果与结论 用超微金刚石和类液碳的状态方程比用纯石墨和金刚石的状态方程预报的炸药爆轰参数更接近实验值,证明高密度负氧平衡炸药爆轰时CJ点上游离碳主要是以液态或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影响道路人工清扫过程扬尘大小的因素之间关系及排放因子量化模型。方法采用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改变路面粉尘负荷q清扫强度Q以及路面粉尘湿度F等条件,对影响道路清扫过程PM10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北方城市道路人工清扫过程扬尘中PM10浓度的量化计算模型。结论粉尘含湿量对道路人工清扫扬尘量的影响最大,粉尘负荷次之,清扫强度最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为爆炸源,在爆轰管内置铁片,同时以四氯化硅为前驱体,制备纳米SiO_2-Fe_2O_3复合氧化物粉末的气相爆轰合成方法;并探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SiO_2-Fe_2O_3复合纳米氧化物的影响。利用XRD、XRF及TEM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气相爆轰法可以制备出纯度高、分散性较好、颗粒形状为标准球形、平均粒径约50 nm、呈典型的层包覆式结构的纳米SiO_2-Fe_2O_3复合氧化物。并且发现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纳米复合氧化物粉末分散性变好,晶粒尺寸变得更均匀。  相似文献   

8.
将改进的时空守恒元算法(CE/SE)与一种二步反应模型相结合实现耦合并行计算,实现多元气相爆轰化学反应二维数值模拟. 数值分析结果初步表明,稳定的爆轰流场中气体的密度达到6.4 kg/m3,爆轰波速约1 580 m/s,压力和温度场约为7 MPa和2 560 K,最终获得纳米颗粒大致分布在28~35 nm之间,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应用该方法可以成功地模拟气相爆轰过程的爆轰反应特性,而且能够更够准确地模拟爆轰流场纳米颗粒的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9.
露天矿中产生的粉尘,能够严重污染环境、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率。分析露天矿运输扬尘因素,包括:粉尘粒径、车速、道路防尘铺装、车辆载重、风速和风向。其中,风速对运输扬尘有极大的影响。用SIMPLE算法求解气体流场,同时设置DPM模型,求解粒子运动情况,并采用FLUENT软件基于不同风速和风向对露天矿运输扬尘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相同粒径下,风速越大,扬起的粉尘分散越广,悬浮存留时间越长,扬尘浓度越高。不同风向进行对比发现,在顺风时,扬尘主要分布在汽车周围;逆风时,主要分布在车两侧和车后;侧风时,主要分布在车的背风侧和车后。根据模拟结果,提出露天矿运输扬尘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更有针对性的提出硬质路面粉尘的控制措施,揭示汽车扬尘的规律。通过分析硬质路面汽车扬尘的本质,建立粉尘运动的数学模型和几何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数值模拟方法(DPM),对汽车运动过程中的诱导气流和粉尘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身后方产生个负压区,周围空气被猛烈卷吸,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诱导气流,当车速达到60 km/h时,诱导风速达到8 m/s以上。在车尾附近,粉尘浓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而达到一定距离后,粉尘浓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车速越快,粉尘浓度越高;汽车逆风行驶时产生的粉尘浓度略高于顺风。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C2H2-2.5O2-Ar混合气体爆轰临界管径的测试系统,其中高压电火花作为起爆源.首先分别测定了C2H2-2.5O2,C2H2-2.5O2-50%Ar,C2H2-2.5O2-70%Ar三种混合气体在不同初始压力下的爆轰临界管径.结果表明:随着氩气稀释浓度的提高,在管道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可形成球形爆轰的临界压力增加,表明物质的爆轰敏感性降低.进一步探究各种物质临界管径与爆轰胞格的关系,得到了三种物质临界管径与胞格宽度的比例系数.最后分析了三种物质的临界管径和直接起爆的临界能量的关联性,并与Lee表面积能量模型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基本吻合,得出C2H2-2.5O2-Ar混合气体爆轰临界管径与临界起爆能量之间的关系为Ec=16-1πρ0v2CJIdc3.  相似文献   

12.
初始压力对爆轰波在管道内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爆轰管道研究不同初始压力下爆轰波在管道内传播规律.选用CH4+2O2气体,采用光纤探针测量爆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速度,采用烟迹法记录爆轰波胞格结构.结果表明:爆轰波在管道内传播时出现5种不同传播模式,分别为稳态式、快速波动式、结巴式、驰振式与失效模式.在稳态传播模式下,爆轰波局部速度波动很小且平均速度接近理论爆轰CJ速度,并呈现多头胞格结构.随着初始压力的降低,爆轰波局部速度波动增加且其平均速度产生衰减.在驰振式爆轰解耦处,爆轰波胞格结构消失,过载爆轰时,重新形成胞格结构.进一步降低初始压力至爆轰失效时,则无胞格结构.  相似文献   

13.
塑料导爆管内腔气体介质对传爆可靠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变色塑料导爆管、氮气、氧气和真空系统对管腔内介质影响导爆管传爆可靠性做了研究。氧气有利于传爆,氮气不利于传爆。当导爆管内腔接近真空状态时(-0.0987MPa以下),导爆管仍可传爆,证明导爆管可以作为航天火工品使用。进一步证实导爆管传爆的必要条件是超前冲击波、管道效应以及支持爆轰波波阵面继续传播的足够能量,而导爆和内腔气体介质不是导爆管传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导爆管稳定传爆原理,导爆管的传爆特性,导爆管的耐油性对爆速的影响,导爆管起爆方法,两种爆速测试方法的比较,导爆管网路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对从事该研究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Using poor-detonable liquid C8H16/air mixture with low-energy system (total spark energy of 50 mJ) and a new one-step detonation initiation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partial-tube fill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a fixed length PDE tube with a fuel/air mixture section of different length,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the detonation tube fill fraction (ratio of fuel/air mixture length to tube length). Impulse was calculated by integrating the pressure differential at the closed end of the tube. Based on the re- sults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fuel-based specific impulse declines when fill fraction increa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otal-mixture-based specific impulse rises as fill fraction increases. A multi-cycle partial-fill model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impulse obtained from a partially-filled detona- tion tube, which is valuabl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D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炸药殉爆实验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炸药殉爆实验可以给出炸药殉爆条件,但不能得到炸药爆炸过程细节的问题,进行了固黑铝(GHL)炸药殉爆实验,通过观测残留炸药和见证板变形,判断被发炸药爆炸情况. 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对炸药殉爆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计算模型中主要考虑了主发炸药爆炸冲击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及其对被发炸药的冲击起爆. 用欧拉法描述主发炸药及周围空气介质,用拉格朗日法描述被发炸药和见证板.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炸药殉爆过程中,被发炸药爆轰波的成长历程. 结果表明:被发炸药起爆点位于药柱下端,爆轰波先向下传播,使底部炸药先爆炸,然后转为向上传播起爆整个炸药柱;炸药底端压力不高,远低于炸药C-J爆压,对见证板的破坏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两步爆震起爆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填充条件和预爆管出口伸进扩张过渡段的长度L对爆震波衍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越小扩张过渡段对爆震起爆的加强作用越明显,但预爆管与扩张过渡段间的渐扩通道对爆震波回传的阻滞作用越弱;L越大,则结果相反。因此,应选择合适的L使扩张过渡段与渐扩通道对爆震波传播的增强作用达到最大。同时,在L=35mm时,爆震波能够较早地与扩张过渡段壁面作用形成高温、高压区,从而加强了爆震波的传播,且预爆管与扩张过渡段之间的渐扩通道能对回传的爆震形成一定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气相爆轰波在衬有多孔钢板管道中的传播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多孔钢板对气相爆轰波的传播有衰减作用;同时它所产生的紊流作用又能使已衰减的爆轰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LS-DYNA3D,对低能量导爆索弯曲条件下的传爆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截面相同情况下,无论是爆轰波波阵面压力还是爆速在经过圆弧段弯曲后,都相应地产生损失,相比直线传爆数据发生下降。对于弧形弯曲,相当于爆轰波经过连续的不变的小拐角绕射,这种情况下的爆速低于直线传播的爆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