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一次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其1995~2014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构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重构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模拟预测结果误差小,预测准确度良好。2015~2020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92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均有所降低,清洁能源占比呈增长趋势;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仍高达65.39%,清洁能源占比仍处于弱势。建议: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尤其是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合理调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消费理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TIMES模型体系的低碳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未来的低碳能源发展战略,应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中国TIMES模型体系(China TIMES model system,C-TMS)。在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对2010—2050年间中国终端能源和一次能源的消费及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未来低碳能源的发展战略。结果显示:在参考情景和政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在2020年前均将处于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将分别达到49.1、47.6亿t标煤。在政策情景中,2020年不包括非商品能源的非化石能源,按供电煤耗折算将超过7亿t标煤,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将达到14.8%。  相似文献   

3.
农村地区能源需求预测属于区域能源需求预测的范畴,主要突出地域的概念。预测中国农村地区能源消费需求形势,将有助于制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本文根据我国要在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这一大目标的要求,通过科学分析测算,提出了农村地区中长期能源需求的常规方案和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方案。预计到2020年和2050年,农村地区居住人口分别为6.7亿和4.8亿,采用加强方案,对商品能源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2.9×108t和16.3×108t标准煤。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2010年世界探明化石能源储量天然气占21.1%,煤炭占54.78%,石油占24.12%,而同年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为天然气占27.37%,煤炭占34.05%,石油占35.58%(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可见煤炭的储采比远大于石油,将成为未来化石能源的主力.而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比例约为煤96.14%,石油1.78%,天然气2.08%,而从消费角度看,近年来虽然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一半,而煤炭仍能占国内一次能源的70%左右.煤炭作为中国的主导化石能源是难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5.
由世界能源保护委员会的J.R.Frisch领导的地区能源平衡小组,采用非中心化的方法,对世界10个能源区域同时进行上万个相同项目的调查和测算,经汇总得到2000~2020年世界能源的消费、生产和贸易的总趋势。现在看来,虽其预测结果因受第一次和第二次能源危机的影响而显得有些保守,但其预测方法是科学的,所推出的一些主要结论基本上是可信的。例如,能源世界不是南、北两极均衡而是三极分化;进入21世纪后煤将作为石油的第一个替代,核能是第二个替代;如果石油储量仍是现在所探明的850亿吨石油当量(TOE)的话,人类在未到2020年时世界石油就会告罄。本文拟对这次世界能源预测的方法和结果作一次综合分析,并提供一系列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6.
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中国西部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建立了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该模型以能源系统优化模型——MARKAL模型为内核,耦合了能源服务需求预测模块、水资源需求模块、污染物排放模块、经济分析模块和内生技术学习模块。应用该模型研究了2000—2050年间西部地区终端能源需求、一次能源供应、电力消费及构成、水资源需求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并分析了“能源东送”方案对西部能源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2050年中国西部终端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2.43亿t,一次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4.67亿t。预计“能源东送”方案实施后,一次能源消费、电力需求、水资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均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论述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振蕴 《科技信息》2007,(34):56-57
1.FGD烟气脱硫概况我国清洁资源稀少,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区和世界上大气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65%。同时近年来电力供应紧张,电力装机容量大量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到每年3400万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第二能源消耗大国,建筑空调制冷与采暖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5%,并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我国建设部测算,目前.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如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仅建筑能耗就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00年全国一次能源总产量).空调高峰负荷则将达到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供电量。  相似文献   

9.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大户,贯彻实施"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的15%"和"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奋斗目标,首先要抓影响最大、效益最大的节能减排措施。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中,人们通常优先关注的是各种各样的节能技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测,国内石油消费量到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增加到4.25&#215;10^8t和5.72&#215;10^8t,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55%和66%,建议从三方面着手确保中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1.
Since 1993, China has become a net importer of energy from a net exporter. The total energy con- sumption has been greater than the total supply, and the external dependence of the energy demand increases rapidly. China' s crude oil import volume and imports amount reached 253.78 million tons and 196.664 billion US dollars in 2011, with a growth rate of 6 % and 45.3 %, respectively, year-on-year.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emand for oil and the caused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greatest challenge for China' s energy security. The energy crisis has not only touched everyone' s nerves, but also sparked a strong desire to find alternative energy.  相似文献   

12.
张传平  赵鑫 《河南科学》2012,30(7):981-984
根据1978—2010年度经济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城市化率、居民消费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协整模型预测出了2011—2020年能源消耗总数,其中,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7.72亿t标准煤.最后依据实证分析对我国能源消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大力发展节能工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引导城市化进程、合理控制居民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中国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分析预测了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状况。采用了国际间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与人均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消费强度、人均电力消费、交通用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大幅度增长;中国未来GDP能源强度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电力消费和油品消费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九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将整个能源经济系统划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编制基年能源投入产出表并利用RAS法将能源投入产出表系数不断向前推进,从而得到预测年份的能源投入产出表,输入能源、人口和经济数据,预测未来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分量。以江苏省为例,预测了2010,2015和2020年的能源需求量,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下降空间巨大;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拉大,自给率持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用MARKAL模型研究中国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为研究中国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假设基础上 ,应用中国 MARKAL 模型 ,对 1995~ 2 0 5 0年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及构成、一次能源消费及构成、电力构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终端能源消费中油气电比重的增加、先进高效的火电机组以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应用对减排二氧化碳的作用。此外 ,还应用该模型对由煤制油品、煤制氢等满足未来急剧增长的交通运输燃料的需求以及由煤制合成气实现城市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夹点技术对精馏系统换热网络的调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夹点技术对永坪炼油厂1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换热网络进行了调优分析,找出了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采取节能措施和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气候资金需求进行了定义,开发了气候资金需求分析模型.模型结果显示,要实现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的目标,资金需求对应着3个阶段:a.早期投资阶段(2020年前),需要快速增加投资,预计每年资金需求增速超过4%,直到2020年逐渐增大到资金需求的峰值25 6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度GDP的1.79%;b.平稳投资阶段(2020—2030年),资金需求相对稳定,每年的投资规模稳定在25 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到2030年资金需求为25 2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度GDP的1.8%;c.投资收益阶段(2030—2050年),受益于早期持续投资的长期收益,该阶段资金需求将快速下降,到2050年资金总需求降低为15 0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每年的气候资金供给规模仅为5 256亿元/年,缺口超过20 000亿元/年.为了填补巨大的资金缺口,本文提出公共资金在完善气候资金制度框架,扩大气候资金供给,撬动私人投资方面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构建以气候基金为主体的公共资金体系.  相似文献   

18.
 钾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通过分析泰国钾盐资源禀赋、地理、基础设施等,认为泰国具备较快规划发展为亚洲大型钾盐基地的物质条件。老挝钾盐资源开发的成功,也证明具有相同资源类型的泰国钾盐资源具备开发的可行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开展,泰国新矿产法的颁布、国际石油集团等公司的开发,展现出建立泰国-老挝亚洲钾盐战略基地的前景。建议相关国家和企业及早谋划建立泰国-老挝亚洲大型钾盐基地,为亚洲建立大型钾盐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19.
CO2减排情景下中国能源发展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按中国目前大力推进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到2020年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仍会有较快增长,其后尽管增长速度放缓,但2050年前尚不能实现CO2排放的零增长。如果采取强力措施力图到2030年左右实现CO2排放零增长,并考虑改善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除超常规发展低碳能源供应技术外,尚需大力发展与清洁煤发电相结合的碳埋存技术和煤基液态燃料,但这将降低能源系统的效率并导致能源总需求量的上升,同时也会大幅提高能源供应系统的成本。面对日益紧迫的全球减排温室气体形势,中国需要对外努力争取合理的碳排放空间,对内则应积极应对,大力推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尽快形成核能、风能、生物质发电和纤维素乙醇等低碳能源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的体系,为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