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成一个跨语言、跨文化动态阐释的明示—推理交际过程,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动态性与阐释性的本质特征,这与哲学阐释学中理解的对话性、历史性与相对性等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关联翻译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成一个跨语言、跨文化动态阐释的明示-推理交际过程,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动态性与阐释性的本质特征。这与哲学阐释学中理解的对话性、历史性与相对性等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关联翻译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董婷 《科技信息》2009,(4):61-61
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率先把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是明示—推理阐释活动,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寻求最佳关联,在保证效度与信度基础上的译文才是成功的。本文以《静夜思》的四个英译本为例,分析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作为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理解和传达意义的学问与翻译学研究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表达。因而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将对翻译学科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然而关联理论仅限于解释翻译现象的某些方面,因为关联理论有着自己的理论目标并不仅限于解释翻译现象,将解释某些翻译现象的理论扩展到解释全部翻译现象自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理论中的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其明示——推理模式能恰当地解释许多翻译现象.首先从理论层面简略介绍了关联理论,分析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本质、过程和标准的解释,随后用关联理论比较了英若诚与霍华两个<茶馆>英译本对文化现象的不同处理方式,证明关联理论在解决翻译实践中所起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是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把言语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性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关联翻译理论是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把翻译看成是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本文阐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它对于古诗英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韦冰霞 《科技信息》2013,(16):193-193,194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其目标是要在目标语中达到最佳关联,使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尽管已有不少学者证明关联理论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然而,在解释隐喻翻译、文化意象翻译及文化负载词翻译等方面,该理论的解释力还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8.
晏开维 《科技信息》2008,(9):460-461
关联理论是一种富有解释力的理论,能给翻译研究以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以依据关联理论来解决翻译界多年争论不息的话题,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概念进行证伪,如"对等原则"、"不可译性"等.它的产生虽然不是为了解释翻译,但它的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释翻译现象、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揭示了翻译的本质性特征.由关联理论和翻译研究结合诞生的关联翻译理论更把翻译研究带上了新台阶,建构起了从根本上有别于以往翻译理论的崭新理论模式.当然关联理论也不能涵盖所有的翻译理论,囊括所有的翻译现象.尽管关联理论的翻译观目前也只是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框架,但却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关联理论认为,这种交际行为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也要遵守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因此,翻译过程实际上是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文章阐释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从该理论对英汉互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整合理论以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础,是关于意义构建的重要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它的四空间交互运作模式对于翻译现象具有极强的阐释力,能够对复杂的翻译现象,提供更为详尽和科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变位模式下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通过对滑动土体中水平薄层单元的分析,建立了墙体绕基础转动(RB)模式和墙体绕墙顶转动(RT)模式下的被动土压力的一阶微分方程,给出了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土压力作用点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将该理论计算公式与墙体平动(T)模式和库仑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土压力强度分布呈曲线分布.合力作用点到墙底的距离依RB模式、T模式和RT模式次序增大.q0=0时,各变位模式合力计算值与库仑理论值一致;q0>0时,RT模式合力计算值比库仑理论值大,RB模式合力计算值比库仑理论值小.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策略、方法,指出了汉英广告语翻译中对于广告词正确理解的必要性。同时,研究了广告词中的文化现象、广告词的市场功能等,从而得出结论,广告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而且也是文化的翻译,更重要的是它有别于其他翻译文体,是一种具有强烈广告功效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李佳芩 《科技信息》2011,(21):232-233
在晚清时期曾有一次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繁荣发展。为了迎合预期读者,像林纾这样的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都更倾向于使用文言文。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活动受到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时期会导致翻译方法或策略使用的差异。因此,从多元体系理论来看,林纾主要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看似矛盾,其实是对特殊时期社会环境的一种妥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只关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了一些翻译技巧,在实际的翻译水平中往往表现得差强人意。运用语料库进行翻译教学是翻译教学的一次全新的改革。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它更加关注学生的"习得"翻译技巧的过程及实际翻译能力的提高。本文将以萍乡学院外语系09级英语专业本科班作为实验班,运用语料库进行英汉翻译教学,研究该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及教学成果以推广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有关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在国内翻译界由来已久,从三个方面阐述分析这一焦点问题.首先,论述这两个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定义;其次,论述归化和异化与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关系;最后,从文化和翻译学科建设角度,阐明异化翻译应当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区内的译介工作对吸引外国游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景区内公示语的英译就是景区的一张名片,其译介水平是衡量景区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从语言文化差异的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的翻译,不仅能让译者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还能深刻体会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从而有利于译者避免公示语英译常犯的翻译失误,进一步提高公示语的译介水平。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万卷楼风景区为个案,从语言文化差异的角度详细探讨了四类公示语的英译。  相似文献   

17.
释意翻译不仅仅是对职业高级翻译人员提出的方法和要求,在从教学翻译到翻译教学的转变过程中,释意翻译作为翻译理论的一种重要方法,也起到了很好的过渡桥梁作用。文章从释意翻译的基本理论、释意翻译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以及释意翻译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计算机名词的翻译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与计算机新名词的不断涌现,计算机名词的翻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软件、硬件、书籍所涉及的词汇存在着不恰当的翻译,给大众带来不便,同时还阻碍了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工作。应当加快翻译标准的制定,改进现行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该文回顾了我国翻译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展望了将要进入的建构主义阶段,指出了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从翻译标准的演变,可看出我国翻译研究正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0.
翻译研究早已关注语篇和语境,语篇翻译研究也已注重语境,但对物理语境和社交语境关注较多,对心理语境关注甚少。由于心理语境对其他语境存在深层制约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其对翻译语篇的影响。从逻辑思维差异出发,以心理语境为中心来分析汉译英中的翻译语篇问题,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