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首先将本文研究的区域空间范围界定在"城市群"这个中度空间尺度范围内,定义了运输走廊的含义;采用"廊道效应"分析运输走廊对所在地域的影响作用,包括流通效应和场效应;阐述了区域运输走廊与城市群发展演化阶段的关系,以及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关系;指出区域运输走廊的出现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标志,网络化空间结构的城市群对应的运输系统是以多条运输走廊为骨架的网状布局;并详细描述了区域运输走廊与城市群互动耦合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走廊转角疏散模型的基础上,将房间人员密度设置4种情况,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FDS+Evac模拟了不同转角角度,不同圆角半径的走廊转角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过程。研究表明:走廊转角角度从O°增加到90°,疏散时间先增长然后缩短最后又增长。同条件下,圆角疏散能力优于折角。圆角半径大小对人员疏散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建筑走廊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PLC应用到车间运输小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可实现运输小车的自动化控制,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PLC运输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连线简单,控制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好,安装、维修和改造方便等优点。PLC的控制是论文研究重点之一。在车间运输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概念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建立了一套适应车间运输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大件运输辅助决策系统有助于提高大件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研究,首先从目标功能、技术性能、经济效果三个方面构建了大件运输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然后采用灰色统计方法建立测评矩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论文提出的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论述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必要性的基础上,阐明了卫星遥感、低空遥感、地面遥感监测山火的相关方法和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不同传感器的火点识别方法、火点与输电设备距离测算方法、搭载平台特点等,并对三种监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本文还展望了遥感技术在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的研究趋势和应用方向:1)针对采用单一遥感技术易发生迟测、误测、漏测等问题,建议融合多种监测技术来提高山火定位的准确度和实时性,未来可进一步加强多源数据自动协同处理方面的研究;2)无人机平台在大跨度、大范围输电线路山火监测中,续航能力有限,可进一步加大有关无人机自主飞行、航迹规划及多无人机协同飞行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克服现有技术的限制;3)在野外山区等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能力差的区域,为保证无人机数据快速传输,可探索结合卫星通讯、5 G技术等,以期提高山火监测效率;4)通过深度学习方法提取火点,实现机上数据实时处理,用以解决数据延迟问题,大大缩短应急救火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展示了2010—2019这十年国内外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的分布及主题特点,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共性、对比二者的主要差异,从中挖掘目前国内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这十年国内外医疗数据可视化领域文献年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后五年国内相关研究数量呈指数增长,国内外对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的重视程度均有所提高,但当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国外研究相比存在起步晚、科研主题创新和活力不足、研究主题粒度较大不够细化、处理数据来源和应用范围有局限性、可视化研究成果形式不够丰富等实际问题。本研究对这些突出问题逐一列举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为未来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大数据时代医疗数据资源在可视化层面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的物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外近期开展的有关超细颗粒的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简述了常用的超细颗粒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并对超细颗粒物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由此提出了目前我们应该开展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接触网抗风可靠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分析了接触网风荷载作用下的失效形式、抗风可靠性的安全界限和破坏准则;对存在的难点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ETT-引领21世纪的高速运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世纪汽车、火车的出现代替了马拉车,20世纪飞机的发明使运输速度比汽车和火车又提高10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有些研究机构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最高速度可达到22500km/h的ETT-真空管运输系统的设想,即运输速度比普通飞机再提高10倍以上。自提出设想以来几十年过去了,建设ETT所需的工程技术,材料工艺,真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均已成熟,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重托,积极投身到ETT项目的实践中去,迎接这场21世纪运输革命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大件运输过程中,沿途弯道、横坡、纵坡、桥梁等复杂的道路状况,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C/S架构的公路大件运输安全管理系统,以保障公路大件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分析系统体系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系统数据库和客户端软件分别进行设计,并采用VB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实现系统各项功能。最后通过在公路大件运输企业的实际运用,证明了该系统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道路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路景观生态学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作者认为该领域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道路生态学影响、道路景观美学评价、道路景观规划与设计。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综述了道路景观生态学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研究的重点领域道路的理化环境污染,道路修建对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道路景观空间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区域尺度道路网络的景观破碎化效应,道路生态学的网络理论,道路系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道路选线对具有特殊美学价值(如自然河流、原始地貌、地方文化特色)区域的影响研究,道路使用者与沿线居民美学感知研究,公众参与途径机制的研究;3S技术在道路前期选线应用研究,道路构造物的美学处理等。最后本文对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做了展望,认为未来应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总结国内外现有成果,引入新方法与理论,开展前沿领域研究;以典型旅游公路为突破口,开展细致深入的景观调查、路线优选、构造物美学设计等工作,以期公路设计部门形成重视前期道路景观选线与后期景观设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抗盐机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盐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从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水分关系、叶片解剖学、光和色素及蛋白、脂类、离子水平、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剂、氮素代谢、苹果酸盐代谢、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影响光合作用的机制等方面入手,对植物盐胁迫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展植物抗盐机理研究、选育培育耐盐植物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深海工具中以海水为压力介质的液压系统与传统的油压系统相比所具有的突出优越性,并介绍了深海液压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其当前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In rats, at low infusion rates taurocholate (TC), taurochenodeoxycholate (TCDC) and taurodeoxycholate (TCD) each produced an increase in bile flow of 20–50%. However, at high infusion rates (5–20 moles min–1 kg–1) the cholestatic effects of the bile salts were revealed and the relative toxicity of the bile salts was seen to be TDC>TCDC>TC.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ROPS(Robt Off—1ine Programming System)是当前机器人研究领域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因而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注意。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发展现状,离线编程系统的构成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国内外微埋盲孔制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微埋盲孔钻孔工艺、去钻污工艺以及孔金属化研究等;重点介绍了激光钻孔技术、微孔填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综述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现状的基础上,从收运设施规划、收运调度以及收运路线优化等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收运系统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实际应用性,并提出了建立中转站规划-调度一体化优化模型和在规划基础上的优化路线的优化模型的整体研究框架,为我国大城市和人口密集背景下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研究及完善提出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GPS系统的广泛应用,作为系统用户设备部分的GPS接收机,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发热点。本介绍了一种基于ARM核的双芯片(即基带处理器+射频前端)GPS接收机的硬件设计方案,该GPS接收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集成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ystem of analysis used by the Xerox Corporation to relat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company decisions. The system is sophisticated and elaborate, comes to grips with such issues as product forecasting, market monitoring, activity monitoring, materials and labour cost analysis, and product price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system examines the longer-term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orporate strategy, with the more recent initiatives directed toward the strategic focus The Xerox case illustrates very well how externally provided forecasts of economic environmen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can be used as inputs to a variety of econometric products to serve the individual corporation. The challenge in this work is to build the bridges from the external forces to the critical company decisions. That is a task which requires sophisticated tools and skilled professionals to accomplish. This case study shows what can be d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