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4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熊猫个体识别对研究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非常重要,大熊猫面部检测是基于面部图像的大熊猫个体识别方法中的首要关键步骤。针对现有的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VGGNet-16改进网络结构的多尺度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首先,以VGGNet-16网络结构为基础,通过增加残差结构与BN层,降低卷积层通道数,并采用LeakyRelu激活函数等改进,构建一个新的特征提取主干网络。其次,将一个3尺度的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与SPP结构结合用于目标检测。最后,使用深度分离卷积结构替代常规卷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在测试集上能够达到99.48%的mAP,检测性能优于YOLOv4。  相似文献   
2.
综合了LDPC和卷积码的特征,给出了一种卷积码编码器结构的改进方法. 利用此方法可构造稀疏卷积码,进一步基于卷积码编码结构可实现高性能译码. 设计了基于MIMO系统平台的时变新型卷积码结构,并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卷积码编码器误码率在10-4时比传统卷积码编码器有2 dB的编码增益提高;同时提出的编码器结构还可实现传统卷积码无法实现的长约束并行编码,具有实现简单、译码延时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耐寒性较强的三门峡栝楼和耐寒性较弱的安庆栝楼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4℃)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0,0.25,0.5,1和2 mmol/L)的水杨酸溶液对栝楼幼苗叶片生理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2个品种栝楼幼苗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而相对水含量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酯酶(EST)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的活性呈现增加的现象,显示出2个栝楼品种的耐寒性差异;喷施低浓度的水杨酸溶液能够显著降低植株的相对电导率、质膜透性及Pro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而高浓度的水杨酸对于降低植株SOD,POD,PPO,EST和CYT的活性均没有低浓度的显著.由此可知,适宜浓度的水杨酸有缓解栝楼低温胁迫的效果,但不能消除冷胁迫对栝楼生长的抑制作用.外源水杨酸缓解栝楼低温胁迫的最适浓度是0.5 mmol/L.  相似文献   
4.
实际应用中,功率变流器经常会发生过流,重复的过流冲击会造成其功率器件绝缘栅型双极性晶体管(IGBT)的性能退化,并形成累积损伤,最终导致失效,而突然的失效会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故需对重复过流冲击下IGBT的性能退化进行研究,建立相应的在线监测方法.针对目前对IGBT在重复过流下性能退化的研究较欠缺,搭建了过流冲击的实验平台来实现IGBT的重复过流冲击实验;采集重复过流冲击过程中IGBT外部端子的电气量,并提出相应的新的性能退化指标——导通电阻.结果表明:重复过流冲击会造成IGBT的性能退化,影响其外部电气特性;提出的退化指标——导通电阻明显地表征了IGBT内部累积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化学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存在环保压力和副产物多等问题,研究了通过生物酶法降解高聚原花青素来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首先通过基因筛选方法筛选出SananAEcnanA基因用于酶法降解高聚原花青素,将SananAEcnanA基因连接在不同质粒载体表达蛋白的结果表明,SananA基因连接在pETDuet-1载体上时的蛋白表达效果较优。进而,利用纯化的SananA蛋白优化高聚原花青素降解条件,结果显示较优的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10、反应时间8 h,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单体积累量为35.67 mg/g,二聚体积累量为14.49 mg/g。  相似文献   
6.
在卫星导航对抗效能的仿真中,真实地理环境的地形遮挡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干扰源干扰范围影响的仿真计算是个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地形遮挡对GNSS干扰范围影响的计算通过基于视线可视域分析的算法得到,但该方法存在大量冗余计算。为了减少计算量,提出一种基于参考面可视域分析的GNSS干扰范围高效仿真计算方法,利用干扰源与目标点附近可视高程值对应的辅助格网点建立参考面,通过目标点实际高程值与参考面映射高程值判断目标点的受干扰情况,避免了目标点与干扰源视线方向上多个采样点的插值计算。仿真分析表明,当待分析区域半径约为145 290 m时,该算法与传统基于视线可视域分析的GNSS干扰范围仿真计算方法相比, Matlab耗时大幅减少了97.38%,但结果差异并不明显,仅为0.94%。因此,所提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计算出地形影响下GNSS干扰范围,为干扰源优化部署、战场环境仿真分析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饱和氯水呈现浅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扩散到空气中,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新制氯水主要成分:HCl、HClO、Cl2、H2O。新实验设计可使制氯水的过程完全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实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单壁碳纳米管根据长度、管径、导电属性、手性和对称性的不同分为多种结构类型.结构不同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光、热、电、磁等物理性质以及许多化学反应方面表现不同,因此在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获得结构均一的单壁碳纳米管,人们发展了多种分离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梯度密度离心法、共价修饰分离法、非共价修饰分离法、电泳分离法、色谱分离法、场流分离法、萃取分离法、刻蚀分离法、基于电流效应分离法、胶带法和洗涤法.根据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特征,分离可以分为5个层次,依次是长度、管径、导电属性、手性和对称性.导电属性的分离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同时具有带隙、超小尺寸和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在纳电子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取代硅基器件引发下一代电子器件革命.手性管和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是新的发展点,近期手性管的分离已经取得很多进展,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则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将从这5个层次阐述单壁碳纳米管的分离方法及其原理,同时分析不同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白城市2002~2007年洪水资源利用实践为研究背景和实例,基于熵值权向量和多目标多级模糊优选理论,构建了洪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的多层次半结构性指标体系及动态连续评价模型.以2002年为对比基准年,采用了2种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可知洪水资源利用量和其产生的效益、综合评价值和对比增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连续评价的6年中,2003年综合效益最优,其产生的效益评价增量为82.8%,最差的为2004年,其增量为18.2%.不仅对每年洪水资源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等级确定,而且对6年进行了连续评价和前后增量对比,实现了评价的延续性和准确性.分析认为,洪水资源利用的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突出,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加大利用量可以提高综合效益,并会对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动态连续评价的实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洪水资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以巯基乙胺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CdSe量子点,巯基乙胺自组装在量子点的表面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简称DSS)靠静电引力及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RRS)强度显著增大,最大散射峰位于536nm.同时二级散射(second-orderscattering SOS)和倍频散射(frequency-doublingscattering FDS)的强度也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785nm、290nm.其中,RRS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它的线性范围为0.012~1.0μg·mL^-1,检出限为3.68ng·mL-1.从而建立用CdSe量子点作为探针RRS法测定葡聚糖硫酸钠的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新方法.应用于尿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