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离子注入诱变微生物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选育是核技术应用于生物研究,进行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典型范例.自该技术应用以来,我国在微生物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及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国内较早开展相关研究的单位之一,通过10多年的学科发展与研究积累,学院在离子注入微生物研究的条件建设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离子束生物工程与植物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是一门首先兴起于中国的生物物理交叉新学科。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余增亮研究员发现,离子注入对生物具有诱变效应,井成功地将之应用于诱变育种。从此,离子注入就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和生物改良方法被应用,随之而来的便是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迅猛发展。离子束生物工程学从诞生至今的十余年中,已在生物诱变育种、植物转基因、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张立杰 《科技资讯》2009,(20):222-223
离子注入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随着离子注入技术产业化和实用化的推进,预期在不久的将来,离子注入工艺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离子注入技术对金属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离子注入技术在提高和改善金属材料表面性能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离子束加工技术是目前所有特种加工方法中最精密和最微细的工艺,是当代毫微米级加工技术的基础,近几年来国外在离子刻蚀、离子注入、离子镀和离子溅射沉积等工艺的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离子注入物理冶金及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离子注入非晶合金、化合物形成、细化晶粒;离子注入改变金属表面性质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离子注入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物理冶金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新的表面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离子注入于单晶Si已成为制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很有成效的技术,离子注入非晶Si也已有所研究,但离子注入于另一类非晶—硫系却很少有报道。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开辟新的应用条件。我们将A~ s离子注入非晶Se研究其光致放电特性及表面形貌与光学性质。光致放电特性已经报道,所以本文着重介绍用光学显微镜及椭偏仪分别研究A~ s离子注入非晶Se的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离子注入和溅射率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特卡罗方法是一种模拟随机性问题的好方法 ,文章依据离子注入和溅射原理并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了氩离子注入铜靶中的注入离子轨迹、碰撞级联和铜靶在氩离子不同能量和氩离子不同入射方向时的溅射率 ,并对所取得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提高溅射镀膜生产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在奥氏体不锈钢上注入金属W离子,研究了W离子注入对奥氏体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离子注入后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提高了3倍;W离子注入能够显著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降低微动磨损面积.这主要归因于离子注入造成的表面强化,以及离子注入在基体表面产生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离子注入穆斯堡尔谱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离子注入的不同途径,及离子注入穆斯堡尔谱学的应用。报道了作者利用离子注入穆斯堡尔谱研究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关于金刚石离子注入改性研究,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相继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而有关离子注入改善人造多晶金刚石耐磨性的研究,迄今未见报导.我们从1982年初开始进行离子注入改善人造多品金刚石耐磨性的研究.选用的试样是工业上用于修磨砂轮的人造多品金刚石修整笔(下简称修整笔),离子注入后和未注入的试样均在碳化硅砂轮上进行干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以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离子注入技术的特点,并着重介绍了其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综述了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在奥氏体不锈钢上注入金属W离子,研究了W离子注入对奥氏体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离子注入后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提高了3倍;W离子注入能够显著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降低微动磨损面积.这主要归因于离子注入造成的表面强化,以及离子注入在基体表面产生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13.
Ni_3Al高温合金的形成—脉冲铝离子束注入纯镍样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镍基铝合金有着优异的高温机械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因而这种合金在现代航空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和燃汽轮机等高温机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曾利用多极板放电室产生的脉冲离子束进行金属注入研究,取得如下结果:在钢表面形成氮化钛层;钛离子注入纯镍形成非晶合金等。本文中,作者将简述脉冲铝离子注入纯镍样品,得到 Ni_3Al 超级合金的最新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空蚀破坏的分析,介绍了当今从软、硬两个方面出发研究的最新抗蚀材料制作方法。特别介绍了离子注入术在水轮机转轮坑蚀中的应用及 IPN 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将某科研机构定制的离子注入机的环评预测与验收数据进行对比,论述离子注入机在环评与验收阶段在辐射防护方面的可行性,最终达到环境管理目标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由我校低能所李国辉副研究员主持,刘伊犁教授、姬成周副研究员和GaAs新器件课题组参加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aAsIC中的离子注入和白光快速退火技术”,近日通过了国家科委主持的鉴定.学部委员黄祖洽教授以及北京市技术研究院的有关同志参加了鉴定会.该成果研究了GaAs集成电路中离子注入的关健技术,提出了形成高质量离子注入层的技术条件,在材料与离子注入层特殊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了新见解;应用形成的技术成果探讨了新型器件研制中的物理、器件、材料与工艺问题,并研究了有关的检测技术,对提高材  相似文献   

17.
报导了在国内实现MeV级能量离子注入的实验研究结果.在n-型Si(100)衬底上使用MeV能量的B离子注入产生p~+-型层和快速形成n-p-n结构.结果表明,经合适退火的样品内部,形成了深掩埋的注入激活层和良好的表面单晶层.采用双重注入的增强退火效应,能更为有效地对高能B离子注入样品实现退火,这对高能离子注入的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低能铜离子注入绿豆(PhaseolusaureusRoxb)种胚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绿豆种胚被铜离子注入的区域其细胞结构和未注入的对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出现了局部损伤。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观察绿豆种胚的萌发过程,表明离子注入造成的局部细胞损伤在8h后得到修复,同时记录了离子注入对绿豆种胚萌发以后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离子注入对高速钢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表面层组成的变化规律。分析离子注入各类刀具特别是滚齿刀工业应用的寿命试验结果。提出了离子注入对高速钢材料及刀具改善物理与机械性能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以滚齿刀为例,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引言离子注入是近年来研制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中采用的一项新技术。用离子注入代替热扩散掺杂有一系列重要的优点(例如掺杂分布的准确控制、均匀性、重复性方面)。但离子注入后通常在注入区中产生晶格损伤,严重的甚至使晶体变成无定型,导致晶体管p-n结漏电流增加、击穿电压降低以及注射效率减小,因此对离子注入后晶格损伤的研究直接和集成电路及器件的生产相关。平行或会聚的光入射在固体的样品上,光子受到晶格原子的非弹性散射,发生能量以及动量的交换,散射光的频率ω_8与入射光的频率ω_i不同,频率的改变为△ω,这一过程即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