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按照党的十七报告大提出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求,结合实际,探讨了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现代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多种发展通道的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制度要具有激励性、公平性、竞争性和稳定性,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又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决定于劳动生产力。影响劳动生产力并进而影响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将之可归为劳动、科学技术、组织管理、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参与了价值决定过程 ,以自身的优劣和数量影响了价值量大小 ,这必须在价值分配的过程有所反映。本文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作了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5.
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要利用价值规律,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彻底贯穿于按劳分配之中,即实行彻底按劳分配原则.同时,又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即按要素分配的原则.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个别或局部劳动,较之社会必要劳动存在着或相等或低于或高于的状况,彻底按劳分配必然导致相等状况下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低于状况下的“少劳多得“;高于状况下的“多劳少得“.实行彻底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原则,真正体现十六大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宋孟宁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2):15-15,80
"十六大"报告确立了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出了新论断;同时,由于当前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交互式Web应用的出现、中国加入WTO,使作为企业管理中心的财务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树立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拓宽财务管理的研究视野,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吴郁元 《南昌高专学报》2004,19(1):53-54,60
该文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一文中的部分论述值得商榷(该文刊载在《南昌高专学报》2000年第一期)。阐述了“价值”与“财富”的区别,指出并不能由肯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得出“劳动仍然是分享财富的唯一依据”的结论,提出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分配方式归根结底是由发展生产的需要所决定并为发展生产服务的,先进或合理的分配方式归根结底是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分配方式。我国的分配方式从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按劳分配制度,再到十六大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也说明一定的分配制度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现阶段,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改变目前以增长为导向的分配观,建立以公平正义发展为导向的科学分配观。  相似文献   

9.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现代经济的客观要求。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全新的课题。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具体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按生产要素分配应当从广义进行理解。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也包含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因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要件是劳动;不参与价值创造的生产要素也应当参与价值分配;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过程中,实行利润共享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按生产要素分配发挥作用的效果是全局性的:能够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市场体系等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消极作用也应当给予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社会经济资源。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各生产要素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收益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存在的客观经济基础。因此 ,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规律 ,是对“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具体化和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桂芸 《奇闻怪事》2011,(8):5-5,21
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依据贡献大小,统筹考虑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诸要素,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所以,要正确把握工资薪金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两大原则,合理分配工资薪酬。  相似文献   

13.
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的重要性浅析□郭玉明一、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科学性认识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分配体制论述部分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相似文献   

14.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社会经济资源。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各生产要素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 收益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存在的客观经济基础。因此,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规律,是对“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具体化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与按资分配①商文斌十五大报告在论及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时,明确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一新论断最终把按资分配从社会制度属性中剥离开来,还以本来面目,并促使人们分配观...  相似文献   

16.
按贡献分配就是将劳动与其他非劳动因素统一于生产要素,根据各生产要素的社会贡献来进行分配.这一分配原则既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原则有其基本的内涵。贯彻这个原则,必须转变人们传统的分配观念,把生产要素的收益与其贡献、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建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市场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
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特点,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脑力劳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科技、知识、信息和管理在劳动价值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且,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在价值形成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财富分配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不仅创造价值的劳动要参与分配,生产要素也要参与分配,才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原则有其基本的内涵.贯彻这个原则,必须转变人们传统的分配观念,把生产要素的收益与其贡献、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建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市场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社会稳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邓小平曾深刻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①随着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新的分配方式的推行,势必给社会稳定带来相当突出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它既包括劳动、土地、资本等硬件生产要素,也包括技术、信息、经营管理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等软件生产要素。“把按劳动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