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得到了较快较好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起步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校办企业暴露出诸多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弊端,严重制约着校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多次强调要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对现有的校办企业,通过授予国有资产管理权等方式,理明产权关系.建立合理的校办企业投入撤出机制.今后高校投资经营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原则上不得投资经营非科技企业。这为确保高校校办企业持续健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北大校企改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教育部的安排,为加快北京大学校办企业改制的步伐,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试点工作,制定了北京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新春 《科技信息》2011,(34):447-447
高校校办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在高校产学研紧密结合和满足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高校校办企业必须通过明确校办企业产权关系、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等有效途径,才能提高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质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校办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对校办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从产权关系、媳部管理、学校对校企的监控等方面分析了校办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提出从明晰产权关系、事企分开、科学管理等方面着手防止校办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传统的校办工厂到现代公司制企业发展历程。1969年11月学校迁至山东。1970年起,学校陆续筹建了炼油厂、仪表厂、机械厂、印刷厂、农场等一批校办企业。在其后的30年中,校办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学校发展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办企业的发展,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传统的校办工厂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经历了一条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1969年11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迁至山东。1970年起,学校陆续筹建了炼油厂、仪表厂、机械厂、印刷厂、农场等一批校办企业。  相似文献   

7.
9月12日.东南大学召开了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研讨会.会议传达学习了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讨论了《东南大学关于规范管理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校办企业改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去除校办企业的种种弊端,2001年11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校企改制的必然趋势"后.许多高校都出资设立了代表学校管理校产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校办企业的改制应依法规范改制,加强对有关法律问题的保护,减少高校办企业的风险,有效规避高校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促进高校科技、教育、产业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近年来,校办企业改制工作在我国高校相继开展。校办企业改制是强化资产管理、发挥资产效益、明晰产权关系、增强校办企业活力、保证高校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举措。企业改制的目标,就是逐步实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校办企业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办企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开始暴露出来。本文针对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对校办企业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学校部分国有、集体企业中进行了改制试点,对新形势下的校办企业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办企业“减量改制”模式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校办企业因属于事业单位办企业,所以与一般的国企改制相比,校企的改制还有着其不同于一般国企的特殊性,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高校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此,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探索形成校办企业改制创新模式就成为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吉林大学校办企业改制成功经验为例,对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创新模式——“减量改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矿业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校办企业管理办公室.是代表学校对校办企业进行管理、监督、服务和指导的专门机构。目前科技产业集团拥有企业25家,其中全资企业11家,控参股企业8家.院(处)企业6家。产业涉及机电设备、精细化工、表面技术、发行印务、岩土工程、爆破工程、新型建材、信息技术、建筑设计等多个行业,2005年的销售收入达近两亿元人民币。截至2005年底.校办企业累计向学校上交3655万元。  相似文献   

13.
学校究竟要不要办企业?校办企业对学校的意义有多大?关系如何?校办企业如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认为学校究竟要不要办校办产业.应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4.
校办企业可实行售后股的办法进行改制,从而建立起责任有限的股份制的企业公司。在先售后股的改制中应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把好评估关,然后再建立新型的领导体制。在校办企业改制过程中要注意明晰产权关系,为校办企业独立进入市场奠定基础;明确责任关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并规范企业组织形式,努力提高企业素质,面对市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产业有较快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绩卓,引起了社会上甚至国外的关注与瞩目。进入新世纪后,从2001年开始,以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规范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试点为标志,高校校办产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新时期,经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高校校办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办企业经济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我国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也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只有加强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才能奠定校办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校办企业应将自己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渠道,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总趋势,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将学校丰富的专利和专有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邻近扩张打造"大工产业"的成长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发出后,大连理工大学同年11月便成功地组建了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并成立了学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相当于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明确了学校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校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全进入企业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后,以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简称“两校试点”)和教育部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指导方针为标志.高校科技产业步入了“发展与规范”的新阶段。近几年来,教育部一方面组织实施“两校试点”和指导高校科技企业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化管理的视角,研究校办企业文化特征,剖析校办企业文化的实质,深刻理解校办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地处大学校园的文化优势,探索提升校办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发展校办科技产业的指导方针,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厦门大学为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认真总结学校办企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校办企业的体制和机制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