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宋小军  王小平  胡文革 《甘肃科技》2012,28(18):38-39,147
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为基本采矿方法,对昌马金矿180m中段矿体回采进行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应用。通过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爆破参数及放矿方式的合理确定,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并为后续的矿体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矿岩软破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玉石洼铁矿深部属难采矿体,原采用有底柱崩落法,存在采准工程最大、施工困难和矿石损失贫化大等问题,为此,提出设回收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实施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钢混人工假顶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随工作面的回采,在回采巷道末端底部连续地铺设与回采巷道同宽的钢混结构人工假顶,在人工假顶的遮掩下进行凿岩、爆破与出矿,有效地阻止了上分段废石漏斗中废石的流动,减轻了矿岩混杂,提高了回采效果。方案经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崩落采矿法覆盖层合理保有厚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采空区安全与矿石回采工艺两方面分析了覆盖层的功用,论述了作为散体垫层保证采空区安全所需的覆盖层厚度,实验研究了满足崩落采矿法工艺要求的覆盖层厚度,研究表明,对国内现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低贫化放矿方式时,可取分段高度值作为覆盖层的保有厚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法开采倾中厚矿体的特点,运用椭球体理论,建立了放矿数学模型;应用电算数值模拟法,求得了这种采矿法的最优放矿参数和放矿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这种采矿法开采倾斜中厚矿体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减少矿石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以大间距结构参数理论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9组不同的结构参数,利用多分段立体放矿模型,分别进行实验室放矿试验和计算机放矿数值模拟,然后,将2种不同方法所获得的实验数据采用直接分析法和Matlab回归分析法对比研究,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各结构参数对矿石回收率等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合理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7.
张孝东 《科技资讯》2014,(29):54-54
通过对现阶段降低采矿贫化率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这对以后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证明了该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该文就分析了矿石贫化损失的具体原因,提出了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研究措施,进一步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同时对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以期更好地提高采矿的效率,服务当地的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为以后的采矿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下盘围岩不稳固急倾斜破碎薄矿脉,提出分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等三种可行的采矿方法。通过技术指标、效率、优缺点等多方面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该矿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模拟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程序结构,并结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收率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介绍了随机模拟方法在放矿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本文最后还结合模拟研究的实践就使用随机模拟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技术在地下中深孔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的地质剖面任意剖切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深孔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Object ARX和Open GL对AutoCAD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写了一套中深孔设计软件包,可以实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中深孔设计自动化,实例表明该软件系统是成功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该文主要针对目前的矿山开采技术,如:空场采矿法、无底柱崩落采矿法、自然崩落法、充填采矿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针对当前的发展,对未来地下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通过该文的分析可以为开采技术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张孝东 《科技资讯》2012,(28):59-59
对国内的采矿专业而言,在冶金矿山、化工矿山以及非金属矿山的设计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也会因此而产生一些争议。如何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达到目的,更应该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综合分析后讨论应该注意或改进的技术手段,由此提高采矿率或达到生产所需的标准正是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黄靖斌 《甘肃科技》2011,(10):48-50
原桦树沟矿区V矿体的开采只延伸到6勘探线位置,随着2-6线开拓工程的相继完工及V矿体2970、2955水平采准工程的结束,在V矿体3~6勘探线之间进行采矿已经具备条件.按照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要求,在矿块进行采矿之前必须对上部山体进行崩落(即放顶),以便形成矿石覆盖层,保障下部开采安全.本次放顶矿块位于V矿体2970水...  相似文献   

1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受其自身采矿方法的缺陷,矿石与围岩的频繁接触是导致矿石贫化的直接原因。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矿石过程中,如何减少矿石与围岩的接触次数,合理运用低贫化放矿技术,稳定矿石质量和提高矿石回采率,达到推动技术经济指标进步的目的,一直是采矿技术人员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相关低贫化技术的实践运用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顶板围岩崩落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钢程潮铁矿西区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钻孔监测与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围岩的变形和崩落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地层结构和开采进程,设计两个钻孔实时监测顶板围岩的崩落规律.其次,以模型相似理论为基础,确定了所要研究模型的剖面和几何尺寸,设计制作模型,采用百分表、压力传感器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手段监测模型的应力、应变和破坏特征,并对百分表数据、应力盒数据、围岩位移和围岩破坏裂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金属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围岩崩落机理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1979年由冶金部下达科研任务,在寿王坟铜矿研究试验高端壁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 该法分段高度达40m,设2~3个凿岩水平,利用爆堆通风,铲运机出矿,多进路齐次爆破,铲运机出矿。与低分段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矿块采矿强度高,生产能力达33万吨/年,约高一倍。 2.一次爆破量大,达5万吨,可充分利用大生产能力自行设备。有利于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无底柱矿山长期以来,基本上采用10m×10m(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左右的小结构参数,限制了无底柱采矿法优越性的发挥,大间距结构参数较小结构参数而言,对增大开采强度,减少采准工程量,降低采矿成本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大间距无底柱采矿工艺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便于应用和推广。大间距结构为我国无底柱矿山首选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8.
杏山铁矿小杏山采区为层状倾斜厚矿体,原用垂直走向布置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存在矿石损失贫化大、上盘侧回采进路地压显现严重、巷道支护工程量大等生产问题.研究提出斜分条分段崩落采矿法,即沿矿体延深方向,从上盘到下盘按斜线分条开采,每一分条在矿体里布置诱导冒落进路,在崩落本分段矿石的同时,诱导近上盘矿体自然冒落,冒落的矿石由设置在下盘围岩里的回收进路回采.该法较好地顺应了倾斜矿体崩落矿石的移动规律,降低了采切工程总成本.试验采场自2019年5月开始回采,现已回采两个分段,矿石回采率由74%提高到85.6%,贫化率由18%降低到15%,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9.
张家洼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灰色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张家洼铁矿-250 m中段矿体赋存条件为背景,进行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同结构参数的放矿模拟试验.引入灰色局势决策理论,成功地将回收率、纯矿石回收率、岩石混入率等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根据试验结果,采用灰色决策方法得出了张家洼铁矿-250 m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最佳结构参数为分段高度12.5 m,进路间距12 m,放矿步距4~5 m.研究结果为矿山采准设计提供了依据,研究方法为采矿工程的优化拓宽了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无底柱矿山长期以来,基本上采用10m×10m(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左右的小结构参数,限制了无底柱采矿法优越性的发挥,大间距结构参数较小结构参数而言,对增大开采强度,减少采准工程量,降低采矿成本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大间距无底柱采矿工艺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便于应用和推广.大间距结构为我国无底柱矿山首选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