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二级扩链技术,合成了同时具备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大分子链结构的水性聚酯分散液,以红外光谱技术,就预聚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程度的影响进行了表征,认为当初始合成温度为70℃时,以丁酮为稀释剂、DMPA为离子型亲水单体、乙二醇为一级扩链剂、三乙胺中和剂,三乙烯四胺为二级扩链剂,控制nNCO/nOH=1.3,预聚反应5h,扩链反应2-4h,可获得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液,采用XRD、DSC等技术,研究了亲水链段PEG分子量对水性聚氨酯浇铸膜结晶性的影响,证实了所合成的水性PU结晶形态属于单斜晶系,且软链段结晶致密度程度随PEG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聚工艺制备丙烯酸/环氧/氨基树脂水性罩光涂料,所合成的涂为的贮存稳定性、耐盐雾性、光泽度与丰满度等性能无有显著提高,是适用于电冰箱蒸发必器电镀材料使用的一种高装饰、高性能的水性罩光涂料。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了环氧树脂E-44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当DMPA含量为5wt%-7wt%,环氧树脂添加量为5wt%-8wt%,采用相反转分散方法时,可得到较稳定的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液,且分散液综合性能较好;用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制备的涂膜具有硬度高,耐水性和耐溶剂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合成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TDI与聚酯二元醇(T1136)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反应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讨论了合成工艺、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氨酸分散体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反应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DMPA溶液加入分步合成法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水性纸箱印刷分切压痕机 水性纸箱印刷分切压痕机是由深圳市机械工贸公司研制生产。产品应用于纸箱包装装璜印刷、分切、压痕,产品的技术原理是采用了国外成熟和当今最先进的水性墨和金属纹辊传墨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暖水性鱼类必须生活在一定水温的水体中才能安全越冬,利用工厂余热、塑料大棚、地热水、小型锅炉等作为暖水性鱼类的越冬方式均为实用有效,同时,在越冬期间,要根据暖水性鱼类的生理生长特点,加强饲养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水性聚氨酯(水性PU)由于制备成本低,火灾隐患小,有利于环保,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材料的涂饰。对水性PU的主要性能、制备工艺及其应用进行综合介绍,旨在能对涂饰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乳化法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NCO/OH摩尔比对水性聚氨酯粒子尺寸、胶膜耐水性、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胶膜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等单体进行溶液聚合,所得聚合物用有机胺微粒化制得高质量水性上光油。叙述了水性上光油的制备工艺,并列举了主要技术指标。讨论了影响主体连结料及其水性光油的诸多因素,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水性涂料、溶剂性涂料、乳液型涂料等有机涂层的研究进展,并将3种涂料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得知,在水性涂料方面,单纯的水性涂料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等的防腐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可以通过超声处理、磁力搅拌等进行改性,而纳米材料的添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溶剂性涂料的研究方向在于如何开发出无毒或低毒、无刺激性气味的环保性有机涂料。在乳液型涂料方面,纳米合成树脂乳液涂料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纳米复合涂层可大幅度提高涂料的抗老化性、耐洗刷性、耐水性等各项性能,是新一代高科技含量的绿色环保产品。  相似文献   

11.
采用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端羟基染料合成了有色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利用这种有色聚氨酯作为高分子染料对聚氨酯树脂进行着色,研究了有色聚氨酯及其着色后聚氨酯的色牢度、耐溶剂性能、热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有色聚氨酯及其着色的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色牢度,干湿摩擦色牢度均达到5级;有色聚氨酯的耐溶剂性能与聚氨酯树脂相同,在水及甲苯中无溶解掉色现象;有色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聚氨酯树脂接近,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染料用于聚氨酯着色。  相似文献   

12.
该文讨论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影响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因素及水分散体形成机理;综述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在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存在问题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Polyurethanes are finding increa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fibers, elastomers, plastics, foams and coatings [ 1]. These are best known for their high tensile strength, load bearing capacity, and resistance to abras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structural variations, end products with diverse character and properties have been manufactured. Lignin, hemicellulose and cellulose are the main backbone materials of botany body in nature. They are reproducible resources. In pape…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掺杂改性的聚氨酯水性分散体乳液,并采用投射电镜、扫描电镜、粒径分析、热失重、紫外-可见光吸收和涂膜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对该POSS掺杂聚氨酯分散体及其涂膜的微观结构、热、光和力学等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乳液具有良好的室温贮存稳定性能(>3月),POSS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协同增强效应。POSS的掺杂改性不仅能够提高聚氨酯涂膜的耐热性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涂膜的硬度和耐水性,同时该掺杂聚氨酯涂膜还具有优异的抗紫外光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空芯蜂窝铝(六边形孔)、聚氨酯、聚氨酯/蜂窝铝复合材料进行压缩试验,分析蜂窝铝和聚氨酯复合后的压缩力学行为及缓冲吸能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弹性、屈服和密实三个阶段,初始刚度和屈服应力较空芯蜂窝铝有很大提高;蜂窝铝的加入使聚氨酯的变形回复降低25%;复合材料的最大吸能效率是单纯聚氨酯的1.47倍,且较大应力下复合材料具有比单纯聚氨酯更好的吸能效率;聚氨酯填充1 mm孔径蜂窝铝复合材料的最大吸能效率是聚氨酯填充2 mm孔径蜂窝铝复合材料的1.37倍;加载速率越大,吸能效率的峰值越大,且在达到最大吸能效率时的应力越大.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与二羟甲基丙酸反应制得聚氨酯预聚体,加入含侧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齐聚物水乳液扩链改性,得到一系列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有机硅含量对胶膜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稳定性好,膜的手感柔软,吸水性降低,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家具用木粉改性聚氨酯仿木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家具用木粉改性聚氨酯仿木材料的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表面硬度和阻燃等性能的测试,分析了木粉添加量、木粉粒度、材料密度等对聚氨酯仿木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粉添加量的增加或木粉粒径的减小,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压缩强度有所提高,而弯曲强度和表面硬度却有所下降;随着聚氨酯泡沫材料密度的增大,其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表面硬度都近乎线性增加;随着复合阻燃剂用量的增加,泡沫材料的氧指数也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利用乙酸酐对自身可以水分散的超支化水性聚氨酯(WHBPU)进行封端,得到了乙酰基封端的超支化水性聚氨酯(AWHBPU).研究了超支化水性聚氨酯共混改性聚氨酯乳液的剪切黏度、粒径分布以及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对WHBPU羟基的封闭可以有效降低共混聚氨酯乳液的黏度;AWHBPU共混乳液偏离牛顿流体程度明显下降;粒径和表面张力测试表明,超支化水性聚氨酯进入胶束内部引起粒径上升是引起黏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性聚氨酯对铀尾砂的固化效果,开展了不同质量比的水性聚氨酯固化铀尾砂试验,采用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水性聚氨酯质量比对铀尾砂试样的应力-应变行为、破坏强度、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固化前后铀尾砂的微观特征。结果表明,当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5%~10%时,随着围压的增加,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由软化型向硬化型转变;当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5%时,皆为强软化型。随着水性聚氨酯质量比的增加,试样的破坏强度增大,内摩擦角下降,内聚力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表明水性聚氨酯通过充填到尾砂颗粒间的孔隙中,并将其包裹和黏结在一起,由此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提高了试样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隔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地阻止因爆炸性装置意外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利用聚氨酯材料对冲击波较好的衰减特性,建立逆向拒爆装置的物理模型,用聚氨酯材料作该装置的隔爆材料,通过调整该装置的聚氨酯材料厚度及空气柱长度,对冲击波衰减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得出聚氨酯材料单独作用及空气和聚氨酯材料共同作用下的隔爆距离.同时根据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聚氨酯材料厚度与炸高之和大于130 mm,且聚氨酯材料厚度大于30 mm、炸高大于50 mm时,各参数及指标符合隔爆装置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