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以1.0mol·L~(-1)氢溴酸方流动相,以甲基膦酸二仲辛酯为固定相,硅胶为载体的萃取柱色层分离微量铟的条件,萃合物的组成及干扰.结果发现,甲基膦酸二仲辛酯是分离富集微量铟的优良固定相,并研究了在盐酸——氯化钾介质中,铟与间溴偶氮羧一m形成配合物的高灵敏显色反应,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86nm,摩尔吸光系数为1.38×10~5L·mol~(-1)·cm~(-1),0.04~0.32μg·mL~(-1)铟服从朗伯——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2.
用3种β-二酮为配体与Et2In按摩尔比1∶1和2∶1反应,合成了6种新的有机铟配合物.对这6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MS和IR分析,并对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作了初步探讨.根据IR光谱分析,含有β-二酮基的有机铟配合物的结构为:β-二酮基中的两个O原子与In配位,形成螯合的6员环.根据MS分析,发现配合物1-6,在升温过程中,都有歧化现象,歧化反应朝着β-二酮基增多的方向进行.因此,含有β-二酮基和乙基的有机铟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大小为:EtIn(β-diket)2>Et2In(β-diket).  相似文献   

3.
利用TG ,DTG技术研究了铜的 9—羟基—芴— (9)—羧酸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借助TG ,DTG曲线 ,采用Bagchi的积分和微分方程对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 ,推断出第一、二两步热分解反应的可能机理 ,求出该配合物热分解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 .其两步分解的机理都属于二维扩散机理 ,其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 :dα dt=A·e-E RT[- 1 ln(1-α) ]  相似文献   

4.
以乙酸钴、2-(1H-苯并咪唑基)-4-溴苯酚为原料通过水热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Co(C_(13)H_8BrN_2O)_2]·2(CH_3OH)1;乙酸锌和2-(1H-苯并咪唑基)-4-溴苯酚通过自然挥发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Zn(C_(13)H_8BrN_2O)_2]·DMF·3H_2O_2.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具有相似的晶胞参数,属于同构体.配合物1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两者的荧光及热稳定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2比配合物1的荧光强度高.  相似文献   

5.
以1,2-二-(2-1H-咪唑-4,5-二甲酸)苯(H6Phbidc)为配体,在120℃下通过与NiCl_2·6H_2O的自组装,制备了1个新的镍(Ⅱ)配合物[Ni(H_4Phbidc)·2H_2O]·2H_2O·[NH(CH_3)_2](I)。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I为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中心金属离子Ni(Ⅱ)处于1个六配位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对配合物I的红外光谱、粉末衍射图谱、热稳定性以及固态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I在185℃时失去二甲胺、结晶水和配位水,Ni(Ⅱ)离子的存在可以淬灭配合物的荧光。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有机-无机多金属氧酸配合物H_7[AsMo_8V_6O_(42)]·[C_2H_8N_2]·4H_2O(简记为配合物1),用IR及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配合物(1)在苯甲醛氧化制苯甲酸中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阴离子[AsMo_8V_6O_(42)]~(7-)是一种新型的以As原子为中心的双帽pseudo-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阴离子.配合物(1)在苯甲醛氧化制苯甲酸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为65℃,H_2O_2用量为3.5 mL·m L~(-1)苯甲醛,催化剂用量为30 mg·mL~(-1)苯甲醛,反应历时4 h,苯甲酸的产率最高,可达73.9%.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顺-[PtA_2X_2](其中A为金刚烷胺,X=I、Br、C1、1/2mal·1/2ox、Cl-ac),顺-[PtA_2SO_4].H_2O等七种二价铂配合物,[PtA_2X_2(OH)_2](X=Br、Cl)、[PtA_2(Cl-ac)_2(OH)_2]·H_2O等三种四价铂配合物,并加以表征。配合物抑制BDA/2小鼠L-1210白血病的活性及其在水和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均经测定。在测试化各物中以[PtA_2(Cl—ac)_2(OH)_2]·H_2O活性最高。对配合物抗癌活性与其水溶性、脂溶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3-氨基吡嗪-2-羧酸(ampca)为阴离子配体、以2,4,6-三吡啶基三嗪(TPTZ)和1,10-邻菲罗啉(phen)为中性配体分别合成了两对钐和镝配合物;以对苯二甲酸(PTA)和TPTZ为配体合成了铽配合物.对5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的测定,推测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Dy(TPTZ)(ampca)3·3H_2O(1)、Sm(TPTZ)(ampca)3·3H_2O(2)、Dy(phen)(ampca)3·4H_2O(3)、Sm(phen)(ampca)3·4H_2O(4)和Tb(TPTZ)(PTA)1.5·3H_2O(5).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及荧光寿命,结果表明Tb配合物发光强度和寿命明显高于Sm,Dy的配合物;中性配体TPTZ和Phen可以明显增强钐和镝配合物的发光,其中Phen的增强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以3-氨甲基吡啶和2,6-二吡啶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多功能桥联配体2,6-双(N-(3'-吡啶甲基)酰胺基)吡啶(L),配体L和硫酸钴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2(L)2(CH3OH)4(SO4)2]n·4n CH3OH(配合物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20-元大环的双核结构亚单元,通过配体L和SO2-4双桥联成一维双链结构,再通过链间弱的C—H…O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此外,对配合物1的磁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6,(6):861-865
以氮杂环化合物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芳香多羧酸均苯四甲酸(H_4btec)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u(btec)_(0.5)(imb)]_n(1).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由左螺旋链和右螺旋链彼此连接而成的三维结构,可以简化为4,4,4-连接的三维拓扑结构,其拓扑符号为(3~2?10~3·11)(3~2·104)(3~2?103·11).另外还对配合物1的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热稳定性以及固态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进一步验证了Cu(Ⅱ)离子的存在能淬灭配合物的荧光.  相似文献   

11.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型Co(Ⅱ)配合物[Co2(cpa)2(phen)2(H2O)2](1)(cpa =3-(4-羧基苯基)丙酸、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CHN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参数:a=1.26192(14) nm, b=1.59916(17) nm, c=1.04130(11) nm,β=111.935(2)°.配合物1为环状双核结构,其基本结构单元由1个Co原子、1个3-(4-羧基苯基)丙酸、1个1,10-邻菲罗啉和1个配位水分子组成,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相邻的配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的识别作用形成1维超分子链.π···π堆积作用将邻近的超分子链进一步扩展为2维超分子网.  相似文献   

12.
采用2-(4,5-二苯基-1H-咪唑)-4-噻吩配体,合成了该配体的铜(I)的配合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的结构,结果显示,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3·476(5)°A,b=11·393(2)°A,c=23·508(5)°A,β=91·55(°),R1=0·0717,wR2=0·2365.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该文用2-(1氢-1,2,4-三氮唑)-1-乙酸配体(及辅助配体4,4′-bipy)与铜(Ⅱ)反应,得到了一个配合物单晶体{[Cu(trza)(4,4′-bipy)]·(H_2O)·(ClO_4)}n(Htrza=2-(1氢-1,2,4-三氮唑)-1-乙酸),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和元素分析。又以DMF为溶剂,研究了这个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在-1.6~0.2 V电位范围内,该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准可逆反应,电极反应过程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2,4-二羟基苯甲醛分别与乙二胺和乙二胺缩乙酰丙酮络合制得西夫碱,再与三乙基铟按摩尔比1:1反应制得了2种未见报道的铟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MS等对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新显色剂4—(2—苯并噻唑偶氮)焦棓酚(BTAPG)与Ti(IV)和CTMAB的灵敏显色反应和所形成的配合物结构,该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01×10~4L·mol~(-1)·cm~(-1),钛在0~18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Ti(Ⅳ)-BTAPG为带负电荷、组成比为1:2的紫红色配合物,其表观稳定常数为1.0×10~9。所拟定的分析方法已满意地用于钢铁中痕量或小量钛的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16.
合成并表征8-羟基喹啉-2-醛-苯甲酰腙Cu(Ⅱ)配合物(2a)和8-羟基喹啉-2-醛-对羟基苯甲酰腙Cu(Ⅱ)配合物(2b),利用黏度滴定、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它们与CT-DNA相互作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2a和2b均为良好的DNA插入试剂,它们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62×106 L·mol-1和6.934×106 L·mol-1,均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剂热方法,利用柔性的配体4′-[4-methyl-6-(1-methyl-1H-benzimidazoly-l-2-group)-2-npropyl-1H-benzimidazolylmethyl]-biphenyl-2-carboxylic acid(HL)制备了一个新颖的配合物{Cd(L)2}n(1).配合物1是二维网状结构,并且在氢键和π···π键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在室温条件下,配合物1和配体比较,表现出了较弱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8.
由苯并15-冠-5-经二硝基化后还原制得的4’,5’-二氨基苯并-15-冠-5与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反应,合成了冠醚化双西佛碱L1-L4,再与三乙基铟按摩尔比1∶1反应制得了4种未见报道的铟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MS等对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氯化镍与2-氨基甲基吡啶反应合成了配合物二氯化二(2-氨基甲基吡啶)(二水)合镍([Ni(2-ampy)2·(H2O)2]·Cl2).利用IR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六、七、八元瓜环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六、七、八元瓜环与配合物形成包结比为1:1的配合物.稳定常数为103数量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杨醛缩1,1′-联-2-萘酚-3,3′-二甲酰腙(H4L)与Zn(Ⅱ)、Cu(Ⅱ)金属盐反应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Zn2L(DMSO)(H2O)]·2DMSO·2H2O}n(1)和[Cu2L(DMSO)2](2)。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是一个以双核锌为重复单元的一维聚合物,配合物2是双核铜配合物。配合物1中的Zn(Ⅱ)离子与一个H2O分子中的氧原子、脱去4个质子的配体水杨醛缩1,1′-联-2-萘酚-3,3′-二甲酰腙(简称L4-)中的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以及另外一个对称位置的L4-配体上的酚羟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配合物2是DMSO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和L4-中的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与Cu(Ⅱ)离子配位,在Cu(Ⅱ)离子周围形成四配位的平面四方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