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BaCO_3、Y_2O_3、CuO为原料制备了Y-Ba-Cu-O超导体(T_C=95K)。用热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这类超导体的稳定性和失超机制。认为超导体存放在空气中由于水蒸气和CO_2的作用而生成Ba(OH)_2和BaCO_3导致超导体组成及相结构的变化是造成失超的重要原因。故隔绝水蒸气和CO_2是阻止失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超积的拓扑结构并提出了超积空间的概念,探讨超积空间的性质,进而证明文[3]中所建立的超积的代数结构和本文建立的拓扑结构在某些条件下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3.
将含有3条超边的超圈存取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任意一条超边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点集;另一类是至少存在一条超边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点集。对第一类超圈存取结构,用Shamir方案构造了一个理想的秘密共享方案,从而证明了其最优信息率等于1;对第二类超圈存取结构用信息论和λ-分解方法证明了其最优信息率等于2/3。给出了参与者人数为6、7且含有3条超边共86种互不同构的超圈存取结构,并计算了其最优信息率。  相似文献   

4.
Bi-2223/Ag超导带失超传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i-2223/Ag超导带的失超传播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导热冷却条件下的超导带失超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超导带的失超传播特性.通过对导热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数值求解,获得了失超过程中超导带温度的空间、时间分布,并由此获得失超传播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可导致失超传播的最小起始失超长度以及与导线承载电流的关系.计算所得失超传播速度在3~6mm/s之间,并且发现失超传播在某一电流值以下被截止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Y—Ba—Cu—O超导体失超机制的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 BaCO_3、Y_2O_3、CuO为原料制备了Y-Ba-Cu-O超导体(T_σ=95K)。用热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这类超导体的稳定性和失超机制。认为超导体存放在空气中由于水蒸气和 CO_2的作用而生成 Ba(OH)_2和 BaCO_3导致超导体组成及相结构的变化是造成失超的重要原因。故隔绝水蒸气和CO_2是阻止失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双导子的基本性质,确定李超代数Alg(K33)上的超斜对称双导子,证明Alg(K33)上的超斜对称双导子都是内导子.得到Alg(K33)上的线性超交换映射是标准的.  相似文献   

7.
柑橘原生质体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柑橘原生质体的超低温保存进行研究,发现玻璃化溶液加入小牛血清蛋白对原生质体的超低温保存有利,不同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超低温保存后的成活率不同;不同倍性的伏令夏橙原生质体超低温保存后的成活率也不同,其中2倍体成活率最高,其次为4倍体,6倍体成活率最低,超低温保存后的原生质体在BH3厮中能够恢复分裂,形成细胞团。  相似文献   

8.
对超衍射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利用优化算法设计了对应于横向、纵向,特别是三维超衍射的3种二元相位元件;模拟结果表明在飞秒激光微加工系统中,考虑双光子效应,这种相位元件的超衍射性能尤为理想.讨论了光源的光谱范围对相位元件超衍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谱较窄时,超衍射性能几乎与使用单波长光源时一样.所设计的超衍射相位元件可以应用于飞秒激光加工系统.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研究了超拓扑空间上的可乘性质,给出了超可数公理、超可分性质及超局部紧的定义.并证明了超可数公理、超可分性质和超局部紧性都具有可乘性质,以及在超分离性中,S-T_0,S-T_1,S-T_2和S-T_3公理具有可乘性质.  相似文献   

10.
基于Karman方程的动态比拟,运用Galerkin法,选用合适的正交函数将控制薄板振动的偏微分方程离散化为常微分方程,得到一带有平方和平方非线性的参数激励和外激励联合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由于立方非经线性对系统的调节,系统存在出现3倍超谐振动的参数域。在出现3倍超谐共振的频率附近,系统的响应为主振动响应与3倍超谐振动响应共同组成的稳定的周期振动。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及试验研究表明,参数激励简支屈曲薄板振动系统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将出现3倍超谐振动。当激励幅值不变、激励频率逐渐接近3倍超谐共振频率点时,3倍超谐振动成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逐渐增加,这表明立方非线性对系统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1.
超光滑表面抛光技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超光滑表面抛光技术是超精密加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超光滑表面在国防和民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介绍了超光滑表面的物理特征和应用,并根据抛光过程中工件与抛光盘之间的接触状态,将各种抛光方法分为直接接触、准接触和非接触3类,对每一种抛光方法作了总体的描述,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激光抛光技术和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及其超光滑表面抛光的加工机理,介绍了超光滑表面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氮化硅及其复相陶瓷超塑性的研究进展论述了Si3N4及Sialon陶瓷的超塑性变形机理、微观特征和断裂特性在Si3N4和Sialon陶瓷的超塑性变形中,α→βSi3N4(β′Sialon)的相变以及βSi3N4(β′Sialon)的长大和晶界玻璃相的析晶引起的纤维强化,将影响Si3N4陶瓷超塑性的流变特性晶界玻璃相的重新分布使Si3N4的变形由牛顿流变向剪切增厚转变变形中的孔洞损伤和裂纹尖端的氧化引起裂纹的扩展,导致Si3N4的延伸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超细颗粒流态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Al2O3、CaCO3等超细颗粒,进行文题的研究。超细颗粒在自发状态下会形成一次团聚物,粒径在数十微米范围。一次团聚物在流化过程中会进一步团聚,形成松散的流体力学团聚物,粒径为数百微米。  相似文献   

14.
超表面全息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全息成像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拓展了电磁超表面的应用范围。为进一步梳理超表面全息成像的发展脉络,以技术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系统地回顾了超表面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受益于超表面技术的全息成像模式的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超表面全息术逐渐从可见光频段向微波频段发展,从静态重现向动态全息演变,因此,着重介绍了超表面全息术的未来方向——可重构超表面及其动态全息技术,并且从超表面单元高性能创新技术、超表面阵列全息模式以及超表面全息系统研究3个方面对可重构超表面全息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左对称超代数上奇型的超O-算子,研究了左对称超代数上的超S-方程的解与超O-算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找到在左对称超代数上奇型的超O-算子与左对称超代数和表示空间的对偶空间的直和空间上的超S-方程的解的关系.给出了左对称超代数上超2-上循环的定义,研究了左对称超代数上超S-方程的解与超2-上循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氮化硅及其复相陶瓷超塑性的研究进展,论述了Si3N4及Sialon陶瓷的超塑性变形机理、微观特性和断裂特性。在Si3N4和Sialon陶瓷的超塑性变形中,α→Si3N4(β′-Sialon)的相变以及β-Si3N4(β′-Sialon)的长大和晶界玻璃相的析晶引起的纤维强化,将影响Si3N4陶瓷超塑性的流变特性。晶界玻璃相的重新分布使Si3N4的变形由牛顿流变向剪切增厚转变。变形中的孔洞损伤和裂纹尖端的氧化引起裂纹的扩展,导致Si3N4的延伸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CiteSpace 5.8 R3软件对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提取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HHMs)研究领域中满足条件的5 281条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发文量,HHMs可分为萌芽期、积累期和繁荣期3个时期。2)贡献最大的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分别是中国、中国科学院、Guillaume Echevarria和Lena Q Ma。3)热点主题分别从萌芽期的HHMs(尤其是Ni超富集植物)的分布、筛选以及对重金属(HMs)的耐受、毒性应激的研究,到积累期更多新的HHMs的报道、热门超富集植物的HMs富集机制、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对HMs富集差异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再到新超富集植物的报道、多重金属超富集、As和Cd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修复机制、强化修复技术和机制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4)3个时期的研究分别获得了9、8、7个代表性的知识域支撑。5)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最近5年的研究热点主要涉及HMs超富集的数量变异及其遗传机制、Cd超富集植物、HMs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超富集植物的抗氧化机制和修复强化技术等,它们有望在未来继续得到重点关...  相似文献   

18.
超立方体的边可区别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图(点)可区别数,提出了图的边可区别数,给出了n阶路Pn和n阶圈Cn的边可区别数;根据n维超立方体Hn及其p次幂Hpn的结构特性,对n维超立方体Hn和n维超立方体p(>2)次幂Hpn的边可区别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n维超立方体及其高次幂Hpn的边可区别数的一个上界.即,当n=2时,H2的边可区别数为3;当n≥3时,Hn的边可区别数为2;当n≥4,n≥p>2时,Hpn的边可区别数小于等于3.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超塑性的概念,实现超塑性的条件,超塑性的产生,超塑形变时的组织变化,并介绍超塑性在加工技术上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所研究的Fe3Al,Fe3Si,FeAl,Ni3Al,NiAl和TiAl等金属间化合物中均发现大晶粒超塑性.金相分析表明,超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明显细化;透射电子显微学(TEM)和位向成像显微学(OIM)分析表明,超塑性变形过程中大量亚晶形成亚晶网络,且随变形量增大,网络内小角度及大角度亚晶界密度不断增高,即发生连续动态回复与再结晶.高温塑性变形是通过位错的滑移和攀移进行的,而亚晶界的迁移、滑动和转动起到协调变形的作用,保持了材料在宏观上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