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师研究的新视角: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总结概括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我国教育改革和师资培训参考的增进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教师者应在了解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和形成途径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达到提高其学业水平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和团体的潜能开发,尤其是在调节人们心理健康和成就行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目标制定、发展方向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发展和变化,自我效能感能够使个体面对变化,激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信念,调节自我并最终实现成长目标。因此自我效能感对于高校教师专业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该文针对自我效能感与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之间的关系提出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双差生”是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非正式又约定俗成的用语,他们面对学业和学校纪律,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往往被漠然视之,滞留在教育的边缘。教师的教育职能体现为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人格是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效能感对“双差生”的认知与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教师人格对“双差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亦有着积极的隐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教师者应在了解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和形成途径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达到提高其学业水平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以高校思政课中师生自我效能感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情感、行为、评价、归因等层面探讨师生自我效能感的互动发展关系,共同提升师生自我效能感,使教师与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提高,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120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试图揭示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现状及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特征教师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重点高校教师和高学历教师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各因子与教师自主发展各因子显著相关,是影响教师专业承诺、身心健康等自主发展因素的重要内在推动力。据此,提出了如何促进教师自我信念,使之成为激发教师内在工作潜能最有影响力的主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路俊华  杨琦 《科技信息》2009,(30):263-264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意志水平、思维模式、情感反应模式等。目前在普通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困难,成绩低下,这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对这一群体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外语学习成绩,促进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自我效能感、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专业发展,针对自我效能感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从培养职业认同感、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调节身心健康等所方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促进其专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敏 《科技信息》2010,(30):I0195-I0196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心理性因素。本文介绍了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提高语言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林俊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5):130-131
近年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普遍应用于教育、职业选择、组织管理等领域中,该理论的核心是克服了传统心理学的一些弊端,结合人的自我感知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源着手,通过以住的成败经验、他人的示范效应、社会劝说、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这四种不同的信息源,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就业择业,旨在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自我效能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实现人职和谐。  相似文献   

12.
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将3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自然实验,在3个月内对实验组进行10次团体辅导。采用自我效能感评定量表并结合学生自评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辅导前后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感分数表现差异显著,学生自评中自信心有很大提高,说明团体辅导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州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方法:采用龙立荣等根据CDMSE制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被试为福州地区的300名大学生。结果:该被试群体中,性别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影响,且总体上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也有影响:量表总得分上大一最高,大二其次,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越来越引起国内高校的重视,但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及必要的教学方法、手段及工具支持。文章引入社会身份认同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结合自身参与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培养大学生作为公益创业者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效能的教学策略,给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及工具,并探讨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及其对学生态度和行为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我效能理论在女生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是影响女生学习游泳效率和成绩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自我效能应在游泳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更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自觉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对262名内地西藏班(校)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其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别差异,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预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最高,初一、初二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年级差异,预科至初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心理疾病,由于特有的社会、组织、个体及工作因素使得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职业倦怠给教师、学生和教学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体的职业倦怠就越弱,因此,通过继续教育以培养自我效能感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良好的继续教育设计应当包括科学的教育目标、具有可选择性的教育内容、完善的教育评估机制及经费投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对于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有相同的预测作用。以往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预测时,往往只使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或者是只使用学生自我概念的得分,但是本研究发现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感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预测作用是不相同的,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对男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要比女生大,而自我概念的得分对女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大于男生。所以在进行成绩预测时,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应该考虑使用不同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大学生学习厌倦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的关系。采用流调抑郁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及学习厌倦感问卷,对46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显著负相关,学习厌倦感与抑郁显著正相关,较低学习厌倦感、较高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预测抑郁水平的降低;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的关系存在性别效应,自我效能感对男生抑郁的影响要大于对女生的影响。从而得出学习厌倦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