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探讨嘎日迪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法复合TNBS诱导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从宏观和微观评价嘎日迪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结果:动物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粘膜损伤指数、结肠粘膜镜下评分的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和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HE结果显示,模型组还存在典型的溃疡,各给药组粘膜修复良好.结论:嘎日迪散能有效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和阳性药柳氮磺吡啶及补脾益肠丸相当.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对慢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结果表明,它可以扩大药物在肠腔的弥散面积,延长保留时间,提高药物利用率,节省用药剂量,明显提高疗效,较一般药物灌肠法有所创新,有较大的优越性.实用方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甘草酸二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外周血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诱导复合结肠黏膜组织致敏UC大鼠模型.将100只大鼠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给药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甘草组(给药甘草酸二铵),分别于0,2,4周动态观察4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第2,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大鼠淋巴细胞(LPL)及中性粒细胞(PMN)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HE染色后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结肠湿重及肠重指数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第2,4周甘草组与西药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均有所减轻,第4周甘草组大鼠结肠湿重及肠重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造模后第2周模型组大鼠血外周LPL及PMN凋亡呈延迟现象,甘草酸二铵、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均可促进LPL及PMN凋亡;第4周模型组大鼠LPL凋亡率仍低于对照组,凋亡呈延迟现象,西药组、甘草组的LPL凋亡率高于模型组,说明甘草酸二铵、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仍能提高LPL凋亡率.LPL及PMN凋亡的减慢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系,甘草酸二铵可能通过对LPL与PMN凋亡的调控,达到缓解...  相似文献   

4.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的叙述了中医、蒙医、现代医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机制、辩证分型、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柚皮苷( Naringin,NG)对 DSS 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用 C57BL / 6 雄性小鼠构建动物模型,将 15 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 NG 组,每组 5 只。 除对照组外,其它两组给予 4% ( m / v) DSS 自由饮用,第 2 天给予 NG 组小鼠 NG 干预。 第 9 天处死小鼠,留取结肠和粪便。 Western blot 检测炎症分子蛋白磷酸化核因子-κB-p65( p-NF-κB-p65)和凋亡蛋白 Bcl-2。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CR-DGGE) 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结构。 结果 模型组 p-NF-κB-p65 和 Bcl-2 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1) ,且 NG 干预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 PCR-DGGE 中的条带通过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 UPGMA)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结肠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 NG 可以有效改善 DSS 诱导的结肠炎症状,改善小鼠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蒙药内服与灌肠联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结果:经过2~3个疗程(2周为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溃疡性结肠炎(UC)为目前未查清病因的直肠、结肠炎症,病情迁延,难以根治.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占重要地位.选择建立合适的动物疾病模型,为探讨其病因,研究其疾病规律以及开发研制治疗药物等提供合适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iNOS表达增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NOS(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在DNCB(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DNCB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中iNOS表达的变化.结果 DNCB诱导的结肠炎大鼠iNOS表达增加.结论 DNCB所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中iNOS明显增加,并且与人类结肠炎有相似之处,本实验研究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蒙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泄泻”、“痢疾”、“滞下”、“肠风”、“脏毒”等范畴.蒙医认为该病属于大肠“包如病”范畴,是一种热邪之积于大肠而引起的聚会性慢性病.因该病的病因病理研究方面的滞后,使药疗进展缓慢且缺乏特异性,而该病发病率日趋升高.笔者就中医、蒙医对该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肝龙胶囊及美洲大蠊脱脂膏对小鼠急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SS造模法,通过测定小鼠的DAI并检测结肠组织的MPO含量和观察结肠组织TNF-α免疫组化表达来评价肝龙胶囊及美洲大蠊脱脂膏对急性结肠炎的影响.结果:肝龙胶囊及美洲大蠊脱脂膏能够减轻小鼠急性结肠炎的炎性因子的浸润、减少粘膜出血溃疡、降低TNF-α表达、腺体消失等现象并降低结肠组织中的MPO含量( P<0. 05).结论:肝龙胶囊及美洲大蠊脱脂膏对DSS所致的小鼠急性结肠炎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甚至全结肠和回肠末端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迁延不愈,复发率高,可诱发癌变的产生,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两个方面加以综述,从而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蒙成药的助消化、祛赫依、清腑热、止泻止痛方面的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口服蒙成药治疗.结果: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消失,镜下粘膜充血水肿消退.结论:该蒙成药对慢性结肠炎初期治疗更有效,治愈期明显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