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压强”是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在水力学教材中只详细介绍并论证了静水压强的特性,其实在水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和量测中,用得更多的是动水压强,而在水力学教材中却没有介绍理想水流和实际水流的动水压强的特性,因此影响水力学中有些问题的论证和分析,令人误介或述惑不介。例如:  相似文献   

2.
 一、阴阳二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具有明显的哲学本体论意义,因为古人把“气”看成是构成万物的本元,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物质。但它与西方人认识的原子、电子、夸克等物质实体不一样。“气”分阴阳,是阴阳二气的相互竞争、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决定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化,而原子、电子、夸克似乎不具备这些特性。就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物质定义,也与“阴阳二气”迥然不同,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物质只承担构成“物体”的“真身”这一责任。所以,我们的祖先所说的“气”这种物质,既不同于原子、电子、夸克之类具体的物质基元,也不同于西方哲学本体论中抽象的物体的“真身”.  相似文献   

3.
阴阳二气及其相互转换的现代科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阴阳二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具有明显的哲学本体论意义,因为古人把“气”看成是构成万物的本元,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物质。但它与西方人认识的原子、电子、夸克等物质实体不一样。“气”分阴阳,是阴阳二气的相互竞争、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决定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化,而原子、电子、夸克似乎不具备这些特性。就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物质定义,也与“阴阳二气”迥然不同,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物质只承担构成“物体”的“真身”这一责任。所以,我们的祖先所说的“气”这种物质,既不同于原子、电子、夸克之类具体的物…  相似文献   

4.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各种物质在宇宙中是始终存在的。宇宙没有也不会有绝对的“真空”,一切空间都有物质存在,即使在人为制造的完全密闭的环境中,也只是物质密度相对较小而已。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我们知道“中微子”能穿透地球时,还有什么真正意义的“真空”呢。  相似文献   

5.
一般地说,英语名词在由单数形式变成复数形式后,意思是不变的,而有些名词(数量颇可观)在变成复数形式后却获得了新的意义,有的还不只一个变义。这些名词大都是我们一般认为没有复数形式的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他们的变义有些有规则可循,有些则是任意的。在翻译中,一不小心,便会产生谬误,甚至笑话。本文试图给这些变义情况作一个分类,从繁杂的现象中找出一点规律来。这里使用的方法不一定很科学,还望行家指正。 (一) 复数变义与单数意义有联系(必须说明的是,这儿的“联系”是共时意义  相似文献   

6.
1 物质结构与性质认识、记忆的关系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化学缠”的问题,即学生并非根本不会,但是总觉得模糊不清,头绪不明。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对化学学习既缺乏科学的方法,又缺乏对化学学习规律的整体认识。实际上中学化学教材中,物质结构理论像一根红线贯穿教材始终。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存在、制备、用途又反映出物质  相似文献   

7.
板块运动的纬向重力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按照“纬向正常密度假说”的观点提出了“纬向密度异常”和“纬向重力”的概念,进而提出了板块运动的“纬向重力模式”,按照这一模式,纬向重力总是把地球物质从“纬向密度异常高”的地区推向、纬向密度异常低!”的地区,一方面,,纬向重力驱动岩石圈沿水平方向运动,另一方面,因纬向重力驱动软流圈物质沿水平方向运动而使得岩石圈沿垂直方向发生,同密度异常高地区的岩石圈会因软流圈物质的流失而下沉,纬向密度异常低地区的岩石圈会因为软流圈物质的补充而上升。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中学物理和化学课本中,都曾多次用到“物质”一词。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引用了列宁对一般物质概念所下的定义:“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并已指出,电场和磁场等都是物质。而中学化学课本中,在阐述原子--分子论的观点时指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因材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材施教”主要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给予有的放矢的教学 ,而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决定了对他们的“因材施教”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应包括在分班原则、教师选派、教材选用和教法运用等方面予以多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一、系统复习高三教材及总结数学思想与方法 系统复习教材。教师归纳知识体系是单元复习的重点。要提高复习效果,掌握复习教材的方法。对教材要有正确认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会把教材“由厚变薄”,强调“给知识演电影”,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漫无边际地看教材意义不大,复习教材的方法是“看目录—想内容—去翻书—作练习”,尤其是教材中“总复习参考题”的内容,经常有高考题的基础题,是它们的引伸、变形、拓宽;挖掘典型例题、练习题,把握学科思想方法;学习“由厚变薄”到“由薄变厚”是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物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它们有不同的认识。在现代化学中,在化学教学中,它们是最基本的概念。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化学中常常说,“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我们在物理学中常常说,“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这样理解物质概念,实际上把分子或原子看成了世界的始原,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某种特殊结构和属性的东西了,缩小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势必会产生“物质是由非物质组成”或“物质可以消失”的误解(这在科学史上是有先例的,如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引起的物理学界的混乱)。就目前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水平来说,自然界的物质(matter)包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八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使之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但是在课课练中,普遍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对大纲规定的踢腿、压腿、臂屈伸、立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感到枯燥,认为无用,练习不起劲,教师也往往束手无策。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各地已有一些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学习、运用“循环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在国外的运用什么叫“循环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方法,也是一种身体训练的方法,它是根据生理学原则有目的地选用几个主要训练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内,按  相似文献   

13.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中的根本规律。”遵照这一规律来分析现代物理学中的质量和能量及其相互关系E=mc~2,我们认为质量和能量是运动物质中的根本矛盾。物理现象的千变万化,物理学中基本原理和规律都是由这本矛盾所决定的。本文只着重分析质量和能量是一对矛盾,并分析了这一对矛盾与哲学上一些基本原理的关系,对现在质能问题讨论中有些观点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静电平衡过程的弛豫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导电物质中电荷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ρ=ρ0e^-γ/t t。由电荷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达到静电平衡要经历一个有限的过程。静电平衡过程的特征时间由物质的电导率和电容率决定。物质的电学性质除与电导率和电容率有关外,还与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自我和自我行动性格这个词,原来是希腊语,意指“刻印”、“雕刻”、“标记”、“特性”的意思。而人格这个词,是由拉丁语(Peisona)来的,在希腊戏剧里“人格”,具有角色或“被认为具有特殊个性的演技者的自身”的意义。在日本古典歌舞剧的能乐中,使用各种各样的面具。  相似文献   

16.
教师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的总目的,其途径是多方面的。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内容方面的思考和分析,并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和潜滋暗长,即是一种方便而又有效的优良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一套适用的、富有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好教材,对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就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来说,由复旦大学董亚芬总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文理科本科用)系列教材,就是一套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理想教材。这套教材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快速阅读”和“语法与练习”五种教程,各有侧重而又相互配合,自成体系,自1990年首版以来,总印数已超过200万册,成为九十年代最受欢迎的大学英语教材。 笔者在使用这套教材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到它所包涵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内容,并自觉将这种内容融汇在语言教学当中,以教材为基础,联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树立崇高而又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热爱真善美等方面的引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使这种努力进一步提高水平,笔者试以《大学英语》精读教程第一册为例,分析一下该教材所包涵的德育教育内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一个十分重要、但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探讨的问题,这就是认识的双重决定结构思想。马克思写道:“我的看法是,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里已经蕴含着认识双重决定结构的意思:观念的东西一方面是“物质的东西”“移入人的头脑”产生的某种“等价物”,另方面又是被人脑改造过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光的波动性是由光的干涉和衍射“间接”验证的。这里说“间接”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不甚讲道理的思维:人眼可见到的机械波(确确切切的一种波)有干涉和衍射的特性。于是强性反推,凡具干涉和衍射特性的物质也就称为波,这种逻辑就如同由“人须食物”反推出“须食物便是人”一样可笑。但是在物理学的一研究过程中却不乏用这种“权宜之计”,只要没有发现“需食物的非人类”,理论便坚持了下来。当今对光的认识已不局限在“光具有波动性”这个意义上了。然而,光的波动理论作为人类认识光世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当今  相似文献   

19.
别让"屁股"指挥"脑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写出这几个字,便感到有些抱歉,毕竟有些不雅。好在这句话在信息化建设的“业内”已经不太陌生了,甚至还不时地被点缀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成为对时下一种现象的精辟而无奈的描述。所谓“屁股指挥脑袋”,其实就是“立场决定方法”。只是这里的“立场”,说准确点,是部门的、局部的立场,是一种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讨论有关密度算符的以下两个问题:一、密度算符是怎样定义的;二、密度算符有些什么主要性质.文中以比较自然的方式引入了密度算符的定义,还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双重平均”、密度矩阵的对角元和非对角元的物理意义,并扼要地概括了密度算符的主要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