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孔子德育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德育的理论基础和“仁”、“义”、“礼”的德育内容,孔子德育思想揭示的基本原理以及“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无不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的一面。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时代精神科学地加以取舍,创造性地给以继承和发展,就一定能够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使人类社会的整个生存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所具有的快捷性、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既充实了高校德育的内容,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使主导性的传统教育理念和单向性的传统教育方法受到冲击,使大量信息“垃圾”得以滋长,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务必抓住时机,更新德育理念,积极应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建设网络队伍,加强网络管理,开辟“网络德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顺利“入世”给教育领域尤其是高校德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试图从高校德育目标“入世”后的新视角、“入世”后高校德育教学艺术的新思路,“入世”对高校德育教师的新要求三方面作深入探讨,形成高校应对“入世”的德育教学的新途径,从而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论德育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德育目标“虚化”,层次性不足;德育内容“僵化”,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德育方法“简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德育要加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回归生活,必须做到:德育目标融入生活,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德育方法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政治、思想与道德教育为主题,从“德说”切题引伸到“德育”,并提出,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要通过德育向“德化”转化,举校突出“德化”精神,付诸强化,最终着力构建“德学”学科,用以治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将德育视作学校智育及其他工作的一种保护和服务手段;二是德育工作的开展偏重于“教”而未突出“学”。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德育工作的功能在思想现念上存有认识偏差,并对德育工作的方式缺少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切实做到德育对象主体化、德育内容全面化,德育方法情感化,德育过程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厘清德育实效性的涵义是把握德育实效评估尺度的前提和基础。德育实效性评估中的“合需要性”与“合目标性”两个尺度统一于人的本质规定性。从方法手段、目标内容、理念等层面对德育低效作出归因,发现正是由于未充分认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存在与德育系统的运行目标之间的深层同一关系,而未能揭示问题实质。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德育应注重现状现代科学方法。用系统论的观点看,德育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综合性、最优化的科学方法。整个德育过程,是一个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反馈的系统过程。宏观控制、微观控制和“黑箱”方法,是高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工作可操作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到位,时紧时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难以操作。要使之由“软”变“硬”,不仅在整体规划、德育体系上要有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而且在教育活动内容和方法方面也要解决具体操作的问题。必须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及考核机制。对教育者的德肓工作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学德育的他律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现行方法也与学生的思想现状难以整合。高校德育只有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使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起来并达到发展人、造就人、丰富人、完善人的德育过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身处课改热潮,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我们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切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为此学校要全面抓好德育队伍建设,落实德育常规,开展德育科研,深化德育内涵,开阔德育思路,拓宽德育渠道,探寻到符合校情、生情的有效途径,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12.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新思路应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理想教育与信仰教育为本,德育工作者应从不太关注网络向建立网上德育工作阵地跨越,实现短期德育向终身德育创新跨越,实现从重视“共性”德育向突出“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德育创新跨越。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部分,应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一致并为其服务。培育和谐人才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用“和谐方法”育人是高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满足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是增强和谐德育的重要体现,建立和谐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笪双寿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1):45-46,55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德育。新中国成立后,“三好”、“四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也把“德”放在首位。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思想品德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德育内容未完全确定,德育方法也较陈旧,德育途径尚缺乏系统等等。本文仅谈谈如何加强对电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特点了解九十年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何特点,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当代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卜)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听到很多新鲜内容,思想也从僵化走向开放。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青…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认为只有对原有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进行系统的整体改革,才能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新格局。一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从单纯注意培养“合格学生”这一近期的学校目标向同时注意培养“合格公民”这一远期的社会目标转变;从单纯注意培养学生成为“道德完善的人”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完善的人”转变;从单纯注意“知识型道德人”的培养向更加重视‘能力型道德人”的培养转变。二是德育内容的改革必须注意突出发展性,突出个性发展需要,突出时代性和超前性。三是必须建立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建立多维德育协作网络;建立多渠道的德育渗透网络;建立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隐性德育课程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论述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两课”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并对“两课”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把心理健康教育归为德育的范畴。因此,德育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内容和培养途径,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构建德育新体系,音乐教学更要“以人为本”,以适应社会德育本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学校特别是中等学校里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衔接、融合规律及方法,指出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隐含、渗透于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各方面的教育者都应“强化德育意识,淡化德育痕迹”,有意识而又自然、巧妙地衔接和实施好德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德育导师制”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德育导师制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德育创新机制。“德育导师制”在浙江省中小学实施已历时两年,一些学校和地区积极探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和实施途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是时代的呼唤,是法制的发展。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所以,青少年德育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而当前学校的德育问题令人忧虑,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力,少数教师的德育意识不足以及德育教学中的知行脱节等,都将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完善德育政策机制,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德育研究队伍的建设,认真研究德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