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吩噻嗪相互作用时的荧光淬灭及构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吩噻嗪通过静态方式对HSA的荧光进行淬灭,并与HSA形成了复合物;吩噻嗪在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未引起该蛋白质构象的变化.因此,吩噻嗪作为药物在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时,不会影响到人血清白蛋白这样的传输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本研究对药理学和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华中五味子中分离纯化出一个稀有降三萜成分schicagenin A,采用荧光淬灭技术和紫外光谱方法研究该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两者的相互作用研究显示:静态淬灭机制参与其中,提示schicagenin A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形成了复合物;在schicagenin A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起了主要驱动作用;人血清白蛋白的ⅡA亚域(位点I)是schicagenin A与之的结合位点.本研究为schicagenin A在人体内进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和基于该化合物的新药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槐米中的芦丁提取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方法:在有/无超声协助作用下,采用热水浸取-冷水结晶及热碱液浸取-冷酸液结晶的提取方法,考察芦丁的提取效果;荧光光谱法测定芦丁对人血清白蛋白发射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热碱液浸取-冷酸液结晶方法芦丁提取率高于热水浸取-冷水结晶法,超声对提取率影响不明显;随芦丁浓度的增加,HSA的内源荧光强度有规律地降低.结论:热碱液浸取一冷酸液结晶方法为较好的芦丁提取方法;芦丁与HSA能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分子构象,芦丁对HSA的内源荧光有淬灭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平衡透析法研究雷公藤甲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结果表明当雷公藤甲素的浓度分别为3.60,7.20和36.0μg/m L时,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24.2±2.0)%,(18.4±0.4)%和(6.30±0.3)%.应用荧光淬灭法研究雷公藤甲素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TP与HSA之间的结合为静态淬灭过程,在300,305和310 K温度下结合常数分别为1.3×10~4,7.8×10~3和3.8×10~3L/mol,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HSA)与对甲氧基苯乙酮的相互作用。通过Stern—Volmer方程求算出在不同温度下(304,307,310 K)的淬灭常数分别为7.64×103,7.68×103和7.73×103L.mol-1,证实了HSA与对甲氧基苯乙酮相互结合作用为动态淬灭过程,并且得到活化能Ea为0.998 kJ.mol-1。与对甲氧基苯乙酮作用后HSA的同步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的现象说明HSA的疏水环境降低,并且二级结构发生了由α-螺旋向β-折叠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巴马亭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法对巴马亭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基于药物白蛋白荧光猝灭机理,得出了药物与白蛋白结合常数;根据能量转移理论,估算了巴马亭与白蛋白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7.
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绞股蓝皂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表明,绞股蓝皂苷对人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并计算得到绞股蓝皂苷与HSA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通过热力学数据分析,推断出绞股蓝皂苷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结合.同时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绞股蓝皂苷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是静态猝灭过程,而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则是动态猝灭过程.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咖啡因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以及ΔH、ΔG和ΔS等热力学参数.由于咖啡因在荧光激发波长处有吸收,其猝灭行为中包含有"内滤光效应",因此我们对荧光实验数据进行了校正,结果显示"内滤光效应"使咖啡因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升高.另外,用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考察了咖啡因对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位点竞争实验表明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发生在siteⅠ(sub-domainⅡA)位.  相似文献   

9.
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抗凝血药物华发灵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初步确定华法灵钠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产生猝灭现象,猝灭方式为静态,并计算了二者形成化合物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确定了华发灵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现华法灵钠的存在明显改变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并讨论了华发灵钠使人血清白蛋白构象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考察了卡博替尼(CBZ)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BZ主要借助疏水作用力与BSA形成1∶1的配合物,导致BSA内源性的荧光发生淬灭,其类型为动、静态同时存在的联合淬灭.上述结合作用的动态淬灭常数KSV和表观结合常数Ka分别为5.223×10~4L·mol~(-1)和5.06×10~4L·mol~(-1),说明CBZ与BSA间存在较大相互作用,该研究对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CBZ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和筛选甘草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采用超滤质谱法(UF-MS)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和5种甘草提取物(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甘草呋喃酮和甘草利酮)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5种甘草提取物均与人血清白蛋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其中甘草酸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是甘草苷、甘草素、甘草呋喃酮和甘草利酮.说明超滤质谱法可准确识别与受体蛋白质结合的活性小分子配体,实现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2.
应用荧光光谱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DNS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结合位点数为1.同步荧光光谱显示DNS与BSA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残基.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体系,建立精确的叶酸分析检测方法,对促进叶酸的多方面、深层次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叶酸的分子结构及其主要存在形式,以及常见食品中叶酸的含量。阐述了化学法和酶解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表明在测定富含淀粉、蛋白质的豆类、谷物等食品中的叶酸时,更适合采用与淀粉酶、蛋白酶等联合使用的酶解法。综述了微生物法、荧光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等常见叶酸检测方法,指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快速测定不同形式的叶酸,且具有高效、精确等特点。探讨了影响叶酸稳定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叶酸摄入量和稳定性的措施,认为可通过在主粮作物中添加叶酸、蛋白质胶囊包裹叶酸、促进叶酸与蛋白质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叶酸的摄入量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用氧传感器研究了葡萄糖、油酸、硬脂酸、月桂酸、十一烯酸、亚油酸、吐温-80、吐温-60和聚氧乙烯硬脂酸酯(POES)对结核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油酸混合物和葡萄糖对结核杆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分别在体积分数5%和1%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偶氮胭脂红G在酸性介质中与蛋白质迅速结合,生成一紫红色复合物,该复合物在570nm处有最大吸收,且其吸光强度与牛血清蛋白(BSA)、人血清蛋白(HSA)、免疫球蛋白(IgG)的质量浓度至少在15.0μg/m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依此建立的测定蛋白质的光度分析新方法不受蛋白酶和大部分其它共存物质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宽的线性范围,同时方法快速、稳定,用于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测定蛋白质的经典方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柴鸡蛋和洋鸡蛋中叶酸这一营养元素进行检测,了解两种鸡蛋中的叶酸含量是否存在差异。以市售散装洋鸡蛋和百年栗园柴鸡蛋为实验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T5009.211—2008)所推荐的方法分别测定了两种鸡蛋蛋黄中的叶酸含量。两种鸡蛋各取12枚,每枚鸡蛋重复2次,洋鸡蛋蛋黄中的叶酸含量均值为120.7μg/100g,百年栗园柴鸡蛋蛋黄中的叶酸含量均值为122.6μg/100 g,应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对两种鸡蛋蛋黄的检测结果进行成对资料t检验。t=1.64,P=0.129,p0.05,结果表明两种鸡蛋蛋黄的叶酸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pH2.20的Clark-Lubs缓冲介质中,刚果红与蛋白质作用,在室温下能迅速结合形成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结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检测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的线性范围均为2~90μg.mL-1,检测限分别为0.42μg.mL-1和0.44μg.mL-1,测定频率达65次.h-1.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于尿液及人血清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G-250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模拟酶用于测定葡萄糖及免疫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锰-四磺基苯卟啉(Mn-TPPS4)络合物催化过氧化氢与邻苯二胺反应的特性,并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比较。与葡萄糖氧化酶的酶促反应偶联,测定血清中的葡萄糖,与试剂盒测定结果吻合。用两种方法将Mn-TPPS4标记到牛血清白蛋白上,其免疫活性和催化活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In acid buffer solution, proteins with positive charge can react with anion surfactant and result in a great enhancement of synchronous light scattering (SLS) signals. In this contribution, the correlative experiment was made to compare the interaction of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and immunoglobulin G (IgG) with sodium dodecyl sulfonate (SD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polarization light scattering signals, a new method of scattering polarization was constituted to distinguish these two interaction systems with molecular weight difference (HSA 66 kDa; IgG 150 kDa). The results were con- sistent with the data measur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20.
CdTe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及生物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直接合成CdTe量子点,实现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水溶性.利用巯基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外端的羧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通过偶联剂的作用形成酰胺键,从而达到标记蛋白质的作用.利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标记前后体系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变化以及荧光量子产率,通过透析膜对标记后的牛血清白蛋白进行纯化,进一步用琼脂糖电泳证明牛血清白蛋白与CdTe量子点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