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07年3月利用TCT,结合TBS分类对1500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结果患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500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92例,其中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0例(21.7%),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1例(12.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6例(39.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2例(23.9%),宫颈鳞癌3例(3.3%),病理符合率为92.4%.结论:TCT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结合宫颈细胞学ASCUS检查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者8500例。结果回报为ASCUS的640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302例阴道镜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取活检并送病理,338例阴道镜检查为慢性炎症,给予阴道上药3个月,3个月后复查宫颈TCT,8例仍为ASCUS,在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剩余的330例复查阴性者定期复查。结果:310例取活检的患者,检出CINI-III级165例,宫颈癌5例,慢性炎症140例;330例随访3~24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无明显异常,减少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损伤几率。结论:对于基层医院,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可有效地排除宫颈癌,减少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液基超薄细胞技术宫颈涂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宫颈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226例患者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就诊,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4226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342例(8.09%),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273例(6.4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7例(1.5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2例(0.28%),TCT与阴道镜病理检查符合率为42.69%.由此可看到TCT技术结合TBS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
总结分析1 247例HPV分型检测联合TCT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病例中的检测结果,研究HPV分型检测联合TCT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策略。选取医院行健康体检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1 24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HPV分型检测及TCT细胞学检查,将高风险病例转诊阴道镜,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将活检结果分别与单独TCT细胞学检查结果、HPV分型检测结果,HPV与TCT联合检测结果对比分析。HPV分型检测与TCT细胞学检查联合检测更能够准确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的高风险病例,其结果与阴道镜下取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HPV分型检测联合TCT细胞学检查方案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此联合筛查方案有效提高了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的准确性,并能有效降低阴道镜的转诊率和宫颈癌前病变的过诊过治率,值得在农村妇女宫颈癌预防筛查工作及市县级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究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金塔县妇幼保健站2018年进行宫颈癌筛查,1月至12月共筛查35-64岁的妇女5216人,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诊断表为金标准,分析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经TCT筛查异常人数为193人,TCT联合阴道镜检查160人,筛查确诊宫颈癌1人,高度病变10人,低度病变11人;单一行TCT检查灵敏度为27.27%,特异度为96.40%,准确度96.11%;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灵敏度为54.55%,特异度为97.15%,准确度为96.97%。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检查准确率,且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宫颈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射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平均年龄35岁;其中宫颈糜烂42例、宫颈肥大23例、宫颈腺体囊肿15例;CINI级38例、CINⅠ~Ⅱ级11例.采取射频电波刀进行宫颈环行切除术66例,微波及激光治疗54例.结果:经射频电波刀进行宫颈环行切除术的66例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仅有两例患者宫颈口处可见新生肉芽组织,治愈率达97%;有CIN改变的49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TCT检查均为阴性.经微波及激光治疗的54例患者中,有7例复发、11例宫颈表面愈合不良,治愈率为67%,有效率为80%.结论:射频电波刀行宫颈环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微波及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翠霞  鲁强  赵淑萍 《科技信息》2011,(21):I0389-I039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TCT检查异常的182例女职工均行高危型HPV检测,对检查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显著升高。TCT检测、HR-HPV检测、联合检测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为81.72%、86.67%、96.92%。联合检测与TCT检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3581,P〈0.01);联合检测与HPV-DNA检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674,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筛查中HR-HPV联合TCT检测比单一方法检测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行宫颈环状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愈率、持续存在率及复发率是否与民族差异有关.方法:对通辽市及周边乡镇不同民族(蒙古族及汉族)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回报非良性反应性改变者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回报为CIN而行LEEP术的347例患者(蒙古族164例,汉族183例)进行随访,分析术后的病变治愈、持续存在及复发情况.结果:(1)LEEP术后总治愈率汉族高于蒙古族(.2)术后总持续存在率蒙古族及汉族均有下降趋势,残留的病灶为CINⅡ或以下更低级别的病变(.3)术后总的复发率蒙古族及汉族均呈上升趋势,且术后1年二者总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5年二者总复发率比较,蒙古族高于汉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病变持续存在或复发的患者多数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结论:(1)民族的差异可能导致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率的不同(.2)LEEP是治疗CIN的安全、有效方法,且术后保持随访能及时发现并治疗残留或复发的CIN(.3)LEEP治疗后患者是否感染HPV可能是病变持续存在和复发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非月经期的4000名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常规宫颈刮片,涂3%的醋酸及复方碘溶液,可疑部位病理活检.结果4000名女工中发现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浸润癌1例;宫颈CINⅠ136例,CINⅡ28例,CINⅢ6例.结论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结果准确、可靠.对于宫颈癌(外阴、阴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是基层医院大规模普查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与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门诊的98例CIN患者,每位患者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提示宫颈CIN后,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后组织送病检,比较两种方式诊断CIN的差异。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CKC术病检一致率随着CIN级别升高而升高,阴道镜下活检与CKC术后病检结果诊断的完全一致率为49%(48/98),在炎症和CINⅠ一致率为0,CINⅡ、CINⅢ、宫颈癌中分别为26.1%、55.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术后病检级别升高13例(13.3%)。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在CIN级别较高病例中诊断准确性升高,所以阴道镜下活检和CKC手术对CIN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种有效的诊断访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我院收治106例宫颈CINⅢ及CINⅢ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多点定位取材、锥切后病理检查-三阶梯技术应用;及宫颈锥切术尤其是LEEP的应用,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诊断及治愈率高;满足部分患者生育需求。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多点定位取材、锥切后病理检查-三阶梯技术应用于宫颈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宫颈锥切术尤其是LEEP的应用,具有治愈率高,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并发症少,又可保留部分患者生育需求.  相似文献   

12.
张熙渊 《甘肃科技》2022,(21):113-115
对比分析单一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HPV联合TCT检查3种方式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实际效用和应用价值。选取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妇科门诊接诊筛查的宫颈病患者124例,经行HPV检查,同时做TCT检测,对双阳性病例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将3种方式检查结果对比并确诊。TCT和HPV单独检查结果呈阳性者及HPV+TCT联合检查显示双阳性者73例,经组织病理学最后确诊宫颈癌前病变者62例,占84.93%(62/73)。其中,HPV+TCT联合检查出阳性病例55例,占最终确诊为癌前病变病例的88.71%(55/62),而且其诊断的特异度为47.56%、灵敏度为95.16%,相比单一检查方式结果都要高。HPV联合TCT检测在临床宫颈疾病筛查,尤其是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方面准确率高,无创且效果理想,可作为早期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诊疗思考.回顾性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例宫颈原位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病理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2.75±7.81)岁,其中9例有阴道出血、8例有同房出血、21例存在细胞学异常、23例呈现HPV阳性,其中HPV16、18、45阳性的有14例,有个别患者同时存在两种HPV阳性,已生育的有29例,未生育的3例.活检发现AIS 16例,锥切或LEEP发现AIS有13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现AIS有3例.治疗:32例患者中6例患者直接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余患者均行宫颈锥切明确病理后处理,共29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8例术后病理AIS,5例患者术后病理腺癌,1例术后病理AIS,疑有微浸润性癌,2例术后病理灶性上皮不典型增生,2例术后病理AIS及局灶微浸润癌,2例术后病理CIN1-2级,1例术后病理灶性CIN3级,1例术后病理AIS及CIN2-3级,7例术后病理慢性宫颈炎.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转移癌.术后随访4~48月至今未发现复发病例.其中3例患者选择了保守性治疗—宫颈锥切术,1例LEEP术后发现AIS,切缘AIS,第二次CKC术后病理小灶CIN2级,切缘阴性,1例患者活检AIS行CKC术后病理慢性宫颈炎小灶符合CIN2级,切缘阴性,1例患者活检病理AIS疑有浸润癌,第一次CKC术后病理AIS,病变距离宫颈管外口切缘最近处约2 mm,第二次CKC术后病理慢性炎,少部分腺体示轻度不典型增生,病变腺体距离宫颈内口切缘最近处约2 mm.这3例患者均有生育要求严密随访中.结果显示,鉴于宫颈细胞学筛查和高危型HPV敏感性较低、阴道镜检查图像改变轻微、病变大小及位置、跳跃性病变、深部病变、混合型病变等因素均会影响AIS的发现和处理.因此临床工作中对于AIS的诊断我们既要结合细胞学、HPV综合分析,同时作为阴道镜医师又要不断提高识别腺上皮病变的能力和临床警惕性,避免AIS漏诊,从而尽可能避免子宫颈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球形电极电熨术、环形电极电切术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对经妇科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官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0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或行宫颈锥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LEEP手术治疗官颈疾病1次成功率97.0%(97/100),手术时间6~20min,平均8min,出血量10~20ml,无一例术中大出血,术后无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具有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宫腔镜宫颈电切术(TCR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对121例术前经病理确诊为上皮内瘤变(CINI-III)的患者行宫腔镜宫颈锥形电切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随访1-5年,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共治疗1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 I 98例,CIN II 15例,CIN III 9例。109例一次手术治愈,一次治愈率95.61%;1例复发(CINII),二次手术治愈;4例患者TCRC术后行子宫切除;7例失访。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影响生育及生理功能,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手术标本可行病理检查。应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差异化治疗的应用.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观察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扩增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程度关系.检测63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TCT)和50例宫颈活检石蜡切片hTERC基因的扩增程度.结果:两组结果均显示,随着TBS分级或病理分级的升高,hTERC基因阳性率增加.hTERC基因异常细胞比例与TBS分级或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等级相关系数为0.403/0.612.结论:hTERC基因扩增程度可能为宫颈疾病发展的重要风险预测因子,反映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程度,可辅助病理分级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妇科门诊经妇科检查、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225例进行聚焦超声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糜烂面积的改变,综合评价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后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坠胀明显缓减或消失,宫颈形态明显好转,无结痂、瘢痕形成,宫颈弹性良好,治愈155例(68.89%)、有效69例(30.67%)、无效1例(0.44%),总有效率99.56%.但聚焦超声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液,持续约7~21 d,5例患者出现少许阴道出血,检查为创面渗血,局部上云南白药或止血纱布后血止.结论 聚焦超声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与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对1460位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依次进行TCT和HC2检查,并对TCT检查结果异常且HC2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显示:在1460例患者中有414例(28.4%,414/1460)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TCT检查结果异常,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02例(6.99%,102/146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62例(11.1%,162/146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150例(10.2%,150/1460);414例TCT检查结果异常的样本中,有224例HC2检测为阳性,其中139例PCR检测为阳性,测序分型发现HPV 16型占10.9%,HPV18型占1.7%,并且其发生率随着宫颈病变等级的增加而升高;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新疆北疆地区的HPV16,18型序列具有特有的性质。由此可知,在临床宫颈病变人群中,高危型HPV 16和HPV 18的感染率较高并出现序列多样性。在HPV疫苗还没有引进和实施的新疆地区,筛查应该作为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