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二维刚性粒子流体模型计算了第一类热滞蛋白溶液中HPLC-6分子在冰晶表面吸附的覆盖度,得到了覆盖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应用拉普拉斯方程计算了由冰晶表面吸附的HPLC-6分子影响使冰晶表面曲率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附加压强,并根据一级Gibbs-Thomson方程得到了相应浓度下由此附加压强造成的热滞温度,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抗冻糖蛋白是一种具有抗冻作用的特殊生物功能蛋白质分子,可以防止低温环境中生物细胞被冻伤。通过与冰晶的某些晶面相结合,抗冻糖蛋白分子能降低冰晶的生长点温度,而对冰晶的熔点温度无明显影响。冰晶在抗冻蛋白溶液中的生长行为与冰晶在纯水中生长有明显区别。根据晶体生长理论,分析了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基面上水分子发生固-液相转变概率与纯水中冰晶棱面上水分子发生固-液相转变概率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Jackson理论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的生长,提出了在低过冷度下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沿c轴生长速率的理论模型,应用该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加符合。  相似文献   

3.
根据冰晶生长理论,在一定的生长驱动力作用下,冰晶界面生长机制和动力学规律决定于冰晶界面的微观结构.从大分子溶液热力学性质出发,得到了结合抗冻蛋白后冰晶表面微观平衡结构的变化,并讨论了这种变化对冰晶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抗冻蛋白造成冰晶表面微观平衡结构改变,是抗冻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的形态与纯水中冰晶生长的形态有显著区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水溶液冻结过程生成的冰晶是低温保存中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研究如何降低冰晶形成和生长过程对细胞伤害的方法,是低温生物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国内外描述相变微观结构的相场模型,将体系视为水和溶质二元系统,研究了界面厚度尺度、各向异性强度和过冷度对结晶过程冰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厚度影响模拟结果,为了获得可靠的计算结果,界面厚度参数取值为3.00dx;各向异性系数大小对冰晶形貌有很大影响,取值越大,冰晶的二次分枝越发达,且尖端速度波动的幅值越大,各向异性系数取值范围0.010~0.025;过冷度明显影响冰晶的生长和形貌,过冷度大,冰晶生长速度加快,二次分枝发达,形貌变化较大,固相率也随之变大.参数优化结果为:界面厚度尺度等于3.00dx,各向异性系数等于0.023,过冷度等于20K的模拟结果与低温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冰晶生长形貌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抗冻溶液中冰晶界面层的特性,给出了热滞的定理结果,定量计算了冰晶生速率,解释了抗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的各向异性特点和生长速率,这些结果与实验数据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6.
利用显微可视化实验台,对水平冷板上霜层表面冰晶的形态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在霜层成熟期观察到一种冰晶"吞噬"现象。冰晶在周围冰晶正常生长的同时发生升华,并且升华过程从温度较低的根部开始。在冰晶升华过程中,有可能于根部生长出新冰晶,最终被新冰晶取代。局部温度场和浓度场的相互作用是产生这些冰晶竞争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冰水相变平衡条件,按已知的HPLC—6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并结合HPLC—6分子在冰晶表面具体的吸附模式,得到了冰晶表面局部的曲率半径与吸附于冰晶表面的HPLC—6分子在冰晶表面的覆盖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个结果对定量计算HPL-6分子的热滞活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低温显微镜观察了脐带血单核细胞在降温过程中与冰晶间的相互机械作用,比较了在不同保护剂情况下有无静电场的降温过程中,冰晶形成和生长以及由此引起的机械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脐血中的细胞与冰晶间存在一定的机械作用,静电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冰晶的形成和生长特性,使其细化;不同的保护剂,由于其本身的化学机制不同,对冰晶的抑制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根据冰晶生长速率理论,计算了抗冻糖蛋白(AFGP1-5)溶液中自由生长条件下冰晶生长的激活能.这种定量计算对研究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冻蛋白溶液中界面吸附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抗冻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的实验结果和抗冻蛋白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抗冻蛋白溶液中界面吸附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 了冰晶界面层厚度增量和系统中水分子吸附量与抗冻蛋白浓度的关系,模型对于指导实验上定量测定冰晶界面层的吸附情况和解释实验结果的机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鱼抗冻多肽分子的结构特点和鱼抗冻多肽溶液中抗冻多肽分子(AF(G)P)与冰晶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鱼抗冻多肽溶液中的冰晶生长理论.合理地解释了冰晶生长的各向异性习性.并给出了周期性键链理论的一个定量形式.  相似文献   

12.
K Harrison  J Hallett  T S Burcham  R E Feeney  W L Kerr  Y Yeh 《Nature》1987,328(6127):241-243
Inhibition of ice growth in supercooled solution by certain proteins is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many living organisms. Some fish, native to both subzero northern and southern waters, have special proteins or glycoproteins in their blood serum that inhibit ice formation. Whereas these proteins have only a very small effect on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i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se fish can fall to nearly 1 K below the melting point before ice crystals grow.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freezing hysteresis, in contrast to the normal colligative effect of solutes that depresses the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around which small changes lead to crystal growth or melting depending on sign. Some insects also exhibit a serum freezing hysteresis. We repor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supercooling on the habit and rates of growth of ice crystals from solutions of these antifreeze glycoproteins (AFGPs). We fin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is up to five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in pure water.  相似文献   

13.
在南极和北极的一类鱼的血清中,有一种抗冷冻蛋白(AFP).它们能够保护这类鱼在低于一般鱼的冰点以下生存.这是一种非依数性效应.为了解释观测到的热滞(冰晶生长点和溶点的差),本文提出一个吸附的抗冷冻蛋白能够在冰晶生长方向引起冰晶表面弯曲的模型,在生长动力学的基础上并考虑抗冷冻蛋白在溶液和冰晶中的不同溶解度,计算了冬鲽抗冷冻蛋白溶液的热滞,得出与实验较符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第一类抗冻蛋白分子上的苏氨酸或缬氨酸对其在冰晶表面的吸附起主要作用,在此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抗冻蛋白分子在冰晶表面的吸附依赖于这些氨基酸上的甲基与冰晶的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从理论上计算了第一类抗冻蛋白分子与冰晶的相互作用能,给出了几种第一类抗冻蛋白分子与冰晶的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吸水性涂层对霜层生长过程的影响,以寻求抑制结霜的有效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设备对吸水性涂层表面上霜层生长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获取了不同时段霜层的显微图片,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其分析,与无涂层的铜表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吸水性涂层使得结霜时间推迟,霜层高度下降,冰晶体分布稀疏.此外霜层生长初期冰晶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晶体呈倒立状,在某个时段内持续这种状态.对列固含率的分析表明,吸水性涂层的表面在初期有些位置冰晶体含量较高,但有些位置则接近于零,这样的霜层在生长初期甚至加强了热传递.最后通过对比不同表面霜层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吸水性涂层在初期抑霜效果最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抑霜能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冷冻浓缩水处理工艺中冰晶纯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冷冻浓缩水处理工艺的核心是制备颗粒大、纯度高的冰晶.以尿液为试验水样,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冷冻温度、冰晶形态、溶液初温、溶液浓度、种冰、再结晶过程和结晶时间对冰晶纯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备高纯度冰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闵柯睿  刘晓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9):12746-12753
对于自然云催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再现人工催化后云的宏微观物理响应特征,有助于提高对人工催化机理的科学认识、优化人工催化方案。本文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Thompson微物理方案中加入碘化银人工催化过程,对2018年河北省一次层状云催化过程开展数值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与实际催化过程相似的催化剂量,层状云降水个例催化后冰晶含水量、数浓度及地面降水显著增加。该次降水个例自然云中冰相粒子较少,自然云中冰相过程不活跃,数值模拟结果再现了降水个例催化后从过冷却到冰、雪晶含量明显增加的转变。相同催化剂量下,催化层厚度的减少提高了播撒率,进一步优化了催化效果,可见,应该在云中过冷水含量丰富的云区开展冷云催化作业。人工催化过程增加的冰晶通过凝华过程增长并自动转化为雪晶,雪晶增长下落过程中以凇附过冷云水增长为主。本次催化过程导致地面降雪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