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科技》2007,(12S):85-85
广州新白云机场离港系统集成了共用平台、共用图形界面、备份系统、行李再确认系统、行李报文转发、应用接口平台等各个子系统和功能,实现了旅客值机、登机、航班控制、飞机载重平衡、行李管理和离港信息集成管理等一体化功能。各子系统功能完善,有机协同运作。这种模式创立了国内独一无二的、与国际一流机场相媲美的离港系统。  相似文献   

2.
对机场旅客陆侧交通需求进行准确预测是机场陆侧交通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依据.针对机场到港旅客乘坐出租车短时需求开展研究,从群体角度出发,考虑其他交通方式的影响,基于交通方式的交互直接预测机场乘坐出租车到港旅客流量.采集机场到港旅客出租车订单数据、机场到港飞机数据、机场天气报文数据和机场到港旅客地铁闸门数据,搭建LightGBM模型并根据具体情景采取网格法或贝叶斯优化进行参数标定,预测机场到港旅客乘坐出租车流量,结果优于6个传统经典模型,相比于以往研究,模型考虑乘坐地铁旅客数量对乘坐出租车旅客需求的影响,预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推广到机场其他陆侧交通方式,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07,(12):85
广州新白云机场离港系统集成了共用平台、共用图形界面、备份系统、行李再确认系统、行李报文转发、应用接口平台等各个子系统和功能,实现了旅客值机、登机、航班控制、飞机载重平衡、行李管理和离港信息集成管理等一体化功能.各子系统功能完善,有机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在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时存在对初始权值和阈值敏感、准确性和稳定性不好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获取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值和阈值的方法。首先分析了离港航班滑出时间的可量化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然后构建了基于SSA-BP的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模型,并采用我国中南某枢纽机场2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离港航班滑出时间与同时段滑行的离港航班数量强相关,与同时段滑行的进港航班数量、同时段推出的离港航班数量、平均滑出时间中度相关,与滑行距离和转弯个数弱相关;②基于SS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误差在±60s内的准确率提升了20%,误差±180s内的准确率提升了12%,误差±300s内的准确率提升了7%;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提升了2.61%,平均绝对误差减少了11.73s,均方根误差减少了61.03s。研究成果为提升大型枢纽机场场面运行效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全自动旅客捷运(APM)系统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希 《广东科技》2007,(8):120-122
全自动旅客捷运(APM)系统英文全称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s,中文意思为旅客自动捷运系统,该系统也称为自动导轨快捷运输系统(AGTS),最大的特点是无人驾驶,采用电力动力,橡胶轮胎,由导向轨道引导在水泥路面上行驶,可以一节车厢或者几节车厢连接一起运行.它不同于国内已有的地铁、磁悬浮等交通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6.
面对奥利机场日益增长的旅客流量,为了满足旅客对机场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巴黎机场集团(ADP)下属奥利机场决定对其南站候机楼的旅客流量进行分析与优化。本文一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奥利机场南站的相关背景;第二部分是对南站候机楼旅客流量的抽样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优化客流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机场终端区飞行流量大,空域资源紧张的现状,结合基于航迹运行理论,提出基于管制移交间隔优化离港航班时刻的模型。模型以时刻调整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使离港航班在出港点处能够建立符合移交条件的纵向间隔,使用遗传算法求解,利用北京终端区下辖三座机场的历史运行数据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时刻可使98.15%的离港航班在出港点处建立符合移交条件的间隔,有效降低了因不满足移交间隔造成的飞行冲突,提高了航班流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8.
黄龙杨  夏正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3):14434-14439
考虑离港航班可变滑行时间的可量化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离港航班可变滑出时间预测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并提出基于可变滑出时间预测结果的航空器推出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我国中南某枢纽机场2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预测模型及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离港航班的可变滑出时间与机场场面交通流有强相关性,与平均滑出时间中度相关,与滑行距离相关性和转弯个数较弱;②基于G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误差在±60s、±180s、±300s内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4%、10%和5%;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提升了1.87%,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了3.58s、32.45s。③基于可变滑出时间预测的离港推出策略比实际推出时间平均晚68s。研究成果为提升大型枢纽机场场面运行效率和协同决策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夏正洪  贾鑫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5):11262-11267
为解决BP神经网络在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精度欠佳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 SVM)的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影响离港航班滑出时间的可量化因素,构建了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基于SVM和BP神经网络的滑出时间预测结果。结论表明:(1)离港航班滑出时间与同时段推出航班数量、同时段起飞航班数量、同时段落地航班数量、1小时平均滑出时间呈现强相关性,与滑行距离、转弯个数、延误时间相关但不显著,与起飞时刻所在时段不相关。(2)基于SVM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趋势是一致的,考虑强相关和中度相关影响因素的七元组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最佳;引入不相关因素后模型的预测精度会下降。(3)基于SVM的滑出时间预测模型精度显著高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滑出时间误差范围在内的预测准确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民航旅客数量持续增加,特殊旅客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和改进特殊旅客服务,对机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强化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航业发展情况,识别特殊旅客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梳理相关研究,立足服务质量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以潍坊南苑机场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调研法、深度访谈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潍坊南苑机场特殊旅客服务质量现状,梳理潍坊南苑机场特殊旅客服务质量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成都双流机场容量资源评估需要及其流量分配中的问题,进行了机场容量与流量分配协同优化的供需平衡策略研究.采集历史的机场日常容量运行数据,利用容量包络线法来逼近机场实际容量和极限容量.在此基础上,应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机场容量、进港和离港容量三位一体的协同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查明了机场容量资源,并实现在不扩大机场容量情况下,通过对机场容量与进港和离港初始容量需求进行协同优化,最大限度满足交通需求,做到供需平衡,降低交通拥堵和航班延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论证拟建支线机场通航年是否有充足客源,从航空旅客吞吐量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系统的论证方法。比选已有拟建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方法,采用基于快速聚类分析的航空分担率模型进行航空分担率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交通客运量预测出通航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对比近年来中国新通航支线机场通航年旅客吞吐量占当年全国航空旅客吞吐量的比重,拟建支线机场所占比重不低于已通航机场所占比重的最低水平即可通航;将该方法应用于石嘴山市拟建支线机场通航年客运分析。应用表明:基于通航年旅客吞吐量预测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论证拟建支线机场通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马景德 《广东科技》2008,(4):171-172
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程度的不断开放,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民用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建设项目不断需要采用各种形式的国际招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国际招标采购项目使用的是日本协力银行的日元贷款,共36个项目71个采购包,合同金额约合2.35亿美元。采购的主要项目有航站楼结构钢材、金属屋面及张拉膜工程、旅客行李分检系统、航班离港系统、系统集成及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泊位引导系统、助航灯光系统、时钟系统等等。结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设物资招标采购的实际经验,对大型项目建设的国际招标采购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旅客对机场的选择影响着机场的发展,在多机场地区,地面交通方式多样,客运航线网络通达,旅客的选择行为更为复杂.针对多机场地区旅客机场选择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利用预问卷确定选择机场的关键因素,依托某多机场地区典型实例,编制发放SP问卷,调查旅客在关键因素水平不同的情境下对机场的选择.基于回收的数据构建参数化随机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系统的函数所具有的以任意精度逼近的良好特性,设计了具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特点的、低成本的机场旅客吞吐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经过BP网络预测软件运行检验,证明在该机场应用BP网络预测方法不仅可行,而且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曹真 《科技智囊》2010,(3):84-85
<正>虎年新春之际,随同家人外出旅游。旅游第一站定在了香港。春节出境旅游人数不禁让人惊叹,今年的旅游情况比往年更加活跃。从九州港至香港的游客,还有从拱北口岸至澳门的游客,除了内地自由行旅客外,内地赴港澳旅行团的数量暴增,其中除了珠三角城市的旅客外,长三角地区、"两湖"地区以及青海、内蒙古、东北地区组团赴港的旅客大幅增加。据了解,7天假期九洲边  相似文献   

17.
机场旅客进出场交通方式选择的双层规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机场出发旅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多种交通方式下旅客进出场出行费用对其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基础上,应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了机场旅客进出场交通方式选择问题,并利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模型综合考虑了交通系统的收益和旅客的利益.通过算例可以看出,应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机场旅客进出场交通方式选择问题是合理的,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对于制定多模式交通运输价格策略、缓解大型机场地面交通拥挤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虑旅客对抵达机场的时间要求严格和绕行给旅客带来的不便,将满意度量化为一段旅客到达机场的时间,建立在一定的满意度下运行时间和绕行时间的权和最小的单目标数学模型.根据问题和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Set-Partition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首先枚举出有效车次集,然后开发启发式算法PNAC(per-node average-cost),从有效的车次集中选择一组路段访问全部旅客,并结合后优化过程,制定高满意度的调度计划.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离港航班排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港排序优化问题是指优化离港航班序列以减少终端区离港航班的延误,是当前空中交通管制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基于带滑动窗的分布估计算法,实现了对此问题的求解。算法以飞机优先序列进行编码,适应度函数考虑了离港飞机起飞延迟因素,并在传统的优化流程中加入了滑动窗的排序思想,解决了多架飞机参与排序时编码空间不足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分布估计算法在离港排序优化问题上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同时滑动窗参数的选择对于优化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对航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场面运行规则,航空器排放、近机位利用率等多目标,建立一种使航空器排放量最小,近机位利用率最大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模型,并通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某日航班数据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由于近机位利用率的提升,航空器的HC、NOx、CO、SOx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量分别减少12. 33%、7. 81%、12. 66%、11. 06%和11. 17%;地面保障设备(ground support equipment,GSE)的HC、NOx、CO、PM排放量分别减少9. 59%、4. 63%、14. 34%、13. 64%;远机位旅客平均花费时间减少42. 31%。可见提出的优化模型增加了近机位利用率,减少了机场航空排放,减少了远机位旅客平均花费时间,验证了模型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