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面向立体视频网络传输业务,分析影响用户感知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网络立体视频用户感知质量的多指标评价模型.该模型融合了网络服务质量因素、立体视频内容质量因素、用户互动质量因素及终端设备质量因素,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立体视频感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分析,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并建立最终的评价模型.通过网络仿真实验,并利用主观评测值,验证各个指标对网络传输中立体视频用户感知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与用户主观评价值相关性较高,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网络传输中立体视频的用户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在线教学系统中,用户对教学视频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过滤的在线教学视频推荐方法,可以将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教学视频"推"给用户;首先将用户的观看视频纪录整理并保存至数据库中,依据各用户历史播放纪录以及用户的基本信息的兴趣差异来查询邻居用户,然后利用这些邻居用户的视频观看记录基于协同过滤的方法进行教学视频的推荐;改进了传统协同过滤推荐方法中普遍存在的稀疏性(Sparse)和冷启始(Cold Start)等问题,因此能使推荐更为精确;另外,通过用户是否观看所推荐的视频,可以对系统做出隐性评价以修正系统的参数,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适用于3D视频传输的模糊自适应算法,选用缓存状态和估计网络吞吐量作为视频质量选择依据.不同于2D视频传输,设计自适应算法同时考虑视点选择对用户观看视频质量体验影响.实验表明,在几种常见变化网络环境条件下,算法可以为网络视频用户提供更好的质量体验.  相似文献   

4.
无线网络用户拥有差异化的网络与视频接收设备,通过单一优化用户获得的下载速率,无法最终确保用户获得良好的视频质量. 多码率视频流编码基于一种多描述编码(MDC),在MDC视频流中,由于各层数据以数据分片的形式传输,网络编码成为一种有效的视频分片传输机制. 从网络、用户兴趣、内容属性等角度分析用户对视频流码率的偏好,提出了一种用户码率敏感的流媒体数据传输算法. 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用户偏好满足与降低网络消耗率上,优于已有研究. 在用户可以获得偏好码率的同时,保证了流媒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网络水军灌水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网络论坛水军账号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包含3步:首先通过统计分析网络论坛单日回帖情况,确定可疑区间;然后根据用户单日回复行为构建用户协作网络,并依据删减后的用户协作网络的聚类情况确定高可疑时段;最后通过高可疑用户的回帖时间特征分析判定其是否为网络水军.该算法采用"层层逼近"的策略,分3次排除正常用户和数据,不断缩小计算范围,具有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利用该算法对"新浪网-娱乐论坛-影视世界版块-影行天下子版块"2010年全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发现网络论坛的单个水军账号,还能发现网络水军军团账号并确定炒作内容,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6.
网络视频质量包层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网络视频质量的实时监测,提出一种包层视频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无需对视频载荷信息进行解码,只通过分析视频包头信息评估网络视频的质量.首先,分析包头信息获取压缩码率、帧率、每帧编码比特数、丢包数目和丢包位置等信息,利用压缩码率和Ⅰ帧的平均编码比特数预测视频内容的运动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视频帧编码类型及视频内容运动特性预测视频流的编码失真和丢包失真并最终建立包层质量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国际标准G.1070模型和G.1070增强模型中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该模型得到的视频质量与视频主观质量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平均提高了0.087和0.065,同时均方根误差降低了0.219和0.164.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准确地评价网络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7.
超卓视频vMOS值作为用户观看移动视频主观体验的一种客观评价标准,可以客观反映用户对LTE网络体验的业务使用感知。某地市联通在开展LTE超卓网络优化时,在超卓视频vMOS值的专项优化方面进行了探索。选取超卓区域分别进行1080p及720p的vMOS值评估测试,通过与超卓视频目标值对标多维度分析,找出短板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优化方向,探索出LTE网络优化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线视频学习中用户观看行为的记录与呈现问题,对在线视频播放器进度条进行了扩展设计,实现用户观看行为的采集、存储与呈现。首先使用div标签作为进度条容器,再用span标签记录用户播放行为,定时将用户观看行为数据异步写入服务端。该方法能完整抽取用户观看行为,使学习者精确观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了用户体验,也为后期学习行为的分析和大数据处理储备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快捷地从网络视频媒体库中定位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是视频分析和检索领域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需要对视频进行语义的分类,以充分挖掘其中语义对象、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给用户提供类似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无人值守精密数据机房监控系统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治洪  庞亚宾 《甘肃科技》2009,25(17):27-28
精密数据机房IP数字监控系统,利用网络摄像机,通过网络利用TCP/IP协议传输,用户可在自己的PC上使用标准的网络浏览器,根据IP地址对网络摄像机进行访问,观看实时图像、监听声音及控制摄像机镜头和云台,对目标实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基于IP的音视频数字监控系统,综合布线代替了烦琐的视频布线,真正实现了信息网络和视频网络的合二为一,实现了业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大规模普及,视频监控系统的效用评价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视频监控系统评价只考虑了摄像机的覆盖率,缺少对摄像机覆盖质量的量化评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监控摄像机覆盖质量评价算法.将摄像机覆盖质量评价问题转化为对摄像机所采集视频帧的质量评价问题,探讨了基于视频帧的摄像机覆盖质量等级的分级策略,标注了一个摄像机视频帧质量等级数据集;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多维标签赋值方法,利用深度卷积网络学习鲁棒的视频帧表示,进一步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学习视频质量回归函数,从而实现对摄像机覆盖质量的鲁棒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对监控摄像机的覆盖质量进行自动评测,有效监测了摄像机监控质量的实时变化.  相似文献   

12.
优秀课例的评比日渐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评价方式和手段.本文利用课堂视频分析工具,借助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编码表,对一节优秀视频课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利用课堂视频分析工具可以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根据量化的数据对教学过程进行质性的分析,能客观反映课堂教学情况,因而可以为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一种可视化分析模式和平台.  相似文献   

13.
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当前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和教师人数不断增多,靠以前发放机读卡的形式进行教学质量评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需求。本文对实现具有高效率的教学质量评测平台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教学质量评测系统。本系统采用B/S模式和标准的三层结构:数据层,功能层,用户层。通过此系统,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评测的效率和公正。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械材料类专业课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极强且难理解、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课堂讲授难度大等特点,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以提高专业课课程教学质量,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金属工艺学为例,以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级作对比试验,研究视频在金属工艺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插入的视频资源对金属工艺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提高作用,学生们对视频展示环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赵丽坤  王于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647-11652
为提高社交网络个性化服务质量,研究数据周期推荐算法的重大意义,针对传统推荐算法相似度计算准确率不高,导致推荐结果精度低、召回率低和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数据周期推荐算法。首先依据用户行为建立评分矩阵,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评分矩阵评分值与网络行为数据相似度,依据计算得出的相似度以协同过滤为核心来检出需要推荐的社交网络用户数据内容,其次利用Top-N法生成用户邻居集,最后实现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数据内容周期推荐。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相似度计算准确率较高,网络用户行为数据周期推荐结果精度可高达97.2%,且推荐结果召回率高、耗时低,提高了社交网络个性化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课程.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但不同的评课方式对讲课者的影响是不同的,积极客观、公平的评价将会对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在评课体系中,课程内容的难度不应该被忽视.文章以《数学分析(I)》为例,论述了以课程内容中的定义、概念、定理证明、例题等为标准而建立的基于难度系数的评价系统,旨在促使评课更加积极客观,借以促进教学水平、教学技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贝叶斯分类技术在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确保教育品质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给出一个结论,而对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没有进行分析。根据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将贝叶斯分类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讨论了贝叶斯分类的定义和方法,介绍了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并给出具体的数据分类实例,利用过去已有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经验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贝叶斯分类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和较高的分类精度,贝叶分类技术用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完全可行。通过贝叶斯分类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合理评价,克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直接影响,为以后的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合理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考虑丢包特性的无参考网络视频质量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相同丢包率条件下不同的包丢失集中度对视频质量影响不同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丢包特性并且不需要对视频解码的无参考网络视频质量评估模型.首先依据码流信息在压缩域计算视频的时域复杂度,然后在压缩域计算包丢失集中度和包丢失率对视频质量的影响因子.考虑到人眼视觉系统的空域掩盖效应和时域掩盖效应,进而提出由于丢包引起的视频质量下降的视频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不需要对视频进行完全解码,具有资源开销小、实时性好的特点,适合对实时传输的视频流进行质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视频质量评估模型测得的视频包丢失质量评分与其主观质量评分有很好的一致性,相比于国际标准G.1070中的丢包视频质量评价模型,无参考网络视频质量评价模型与主观质量评价的相关性平均提高了6.18%.  相似文献   

19.
智绪龙  张冬梅 《科技信息》2010,(35):J0064-J0065
由于受无线信道带宽的限制,现有编码技术不能很好的实现实时传输。在分析现有编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小波变换分级编码算法。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信道质量,采用小波变换的分级编码技术进行视频编码,在传输时自适应的改变视频传输编码层,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实时视频传输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