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Ⅱ优838为材料,研究不同施钾量和施硅量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结构特征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显著提高茎秆基部节间的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改善水稻抗倒伏性的最佳施钾质量浓度为125 kg/hm2,可以使抗折力和纤维素分别提高97.76%、27.93%,倒伏指数和节间长度分别降低55.68%、13.18%.施硅可以使茎秆的抗折力提高、基部节间缩短、茎秆增粗、充实度提高.其中,120 kg/hm2处理使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倒伏指数显著降低.施用钾肥和硅肥能够使茎秆维管束面积增大,有效改善茎秆维管束系统;施用一定浓度的钾肥和硅肥均可以提高水稻基部节间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施用钾肥主要是改善基部第3节的抗倒伏性,施用硅肥则是提高基部第2节的抗倒伏特性.  相似文献   

2.
在灌耕灰漠土上对棉花配合施用氮、磷肥,氮、钾肥和氮、磷、钾肥比不施肥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效果;由于土壤速效性钾含量丰富,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与施用氟、磷肥相比,无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3.
钾肥作为各种作物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增加作物产量,特别是提高作物品质上发挥着极具重要的作用。掌握土壤的钾肥供应水平和作物的需钾特点,是合理、科学施钾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随着农业生产中氮、磷肥的大量施用,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复种指数的不断增加,钾素已成为限制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因素〔4~7〕。近年来,在冀东地区蔬菜生产中出现了重施氮、磷肥,轻施钾肥的现象,致使蔬菜的氮、磷、钾素营养失调,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选用冀东地区主要蔬菜之一的小油菜,来探讨施用钾肥对小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于1998年4月~6月进行。供试土壤采自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果园,…  相似文献   

5.
钾肥对铅的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试验,研究铅及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钾肥(K2SO4)不同施用水平下小麦干重及小麦植株体内铅的积累与分布,从小麦根际、非根际土壤pH值、铅形态分布的角度阐述了钾肥对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小麦干重增长,随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小麦植株不同部位铅的浓度逐渐降低,吸收系数逐渐降低,表明增施钾肥可降低铅的植物有效性。钾肥的施用使根际、非根际土交换态铅先略有上升而后下降,碳酸盐态铅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上升,对有机质硫化物态、残渣态铅的影响很小,由于钾肥对根际、非根际土壤pH值影响并不显著,铅形态的上述变化并非由土壤pH变化所引起,而是K^+,SO4^2-与Pb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有些机理还尚待查明。  相似文献   

6.
唐东胜  黄金涛 《汉中科技》2013,(4):24-24,33
水稻是喜硅作物,硅肥是一种很好的新型多功能品质肥料、保健肥料、植物调节性肥料,被人们称之为继氮肥、磷肥和钾肥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我国对硅肥的开发研究比较晚,但近年来硅素营养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重点介绍硅素营养特点和硅肥施用技术,对水稻优质高产和发展无公害高效农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三要素。巴州1984年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土壤耕作层养分呈“缺磷、少氮、钾丰富”。近年来,土壤耕作层养分已呈“富磷、少氮、缺钾”。而农民们仍在沿用以往的施肥方式,大量施用磷肥,而不施钾肥……。  相似文献   

8.
要获得低丘红壤新造田,水稻的当年高产,持续高产,就必须要有相应数量的氮、磷、钾肥料。以往认为低丘红壤新造田施用氮肥和磷肥是很重要的,对于钾肥的施用,在一些试验结果中反映增产幅度不大,也有认为低丘红壤新造田最缺磷,也缺氮,但不缺钾。要获得新田水稻当年种植当年高产,持续高产,除采用相应的措施外,究竟要不要施钾肥?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怎样?尤其在富含钾素的有机肥(栏肥)施用量较少或不用的情况下,施用钾肥有无补益?土壤中所贮备的钟素能否适应水稻高产的要求?经过多少季的水稻栽培,若不补充钾肥将会限制水稻的增产甚至于减产呢?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选择了母质为第四纪红土(黄筋泥),红壤分布面积较广的团石农垦场新开田,进行了钾肥的定位试验。试验得到团石农垦场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从1974年早稻开始至1976年的晚稻为止,连续进行六季水稻栽培中钾肥的试验,并系统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生物钾肥是一种硅酸细菌。新疆土壤中虽然含有丰富的钾资源,但土壤多属盐碱土且碱化程度偏高,溶重偏大,多被土壤固定,而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速效钾的缺乏,已成为限制作物优质高产的一大因素。1995-96年两年在147团13连每亩以1公斤生物钾肥拌种,并在小麦追肥中亩施1公斤生物钾肥,和其它肥料拌匀混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增加3.4─1.2粒,千粒重提高1.2-0.8克,单产提高48.3-73.6公斤,土壤中碱解氮提高4.3-5.4%,速效磷提高7-17.5%,速效钾提高5.78-8.27%。  相似文献   

10.
增施钾肥是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施钾肥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性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百合的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钾肥的施用量以每666.7m~2施K_2O10~5kg为宜。钾肥施用过多反而降低其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钾肥施用方法在每666.7m~2施用K_2O 10kg条件下,以1/2钾肥作基肥,1/2钾肥作蕾肥为最好,其次是以1/2钾肥作基肥、1/2钾肥作苗肥。试验同时表明,增施有机肥料,以2500kg/666.7m~2猪厩肥作基肥,2500kg/666.7m~2人粪尿作追肥,不仅可完全替代钾化肥的施用,而且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水稻氮、磷、钾肥效"3414"不完全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为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利用率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采用 3414不完全试验,在西昌市7个试验点6个土壤类型上实施水稻的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优于氮磷、氮钾和磷钾之间的配合;氮肥主要通过影响植株的分蘖、株高、穗长等总体发育影响水稻产量,磷肥、钾肥主要通过影响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水稻产量;不同试验点间水稻的增产率、产出率和产投比均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后.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缺钾症状及施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崇英  孟茹 《汉中科技》2007,(5):43-43,45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随着农作物中补施钾的不足及作物一年又一年的携走,土壤的缺钾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我市有50%以上的耕地已出现缺钾问题,补施钾肥已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就有关钾肥的作用、种类、缺素症状及使用注意事项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经试验表明在土壤速效氮110.0mg/kg、速效磷32.4mg/kg、速效钾67.0mg/kg的中海拔地区种植水稻,N素仍然是水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K素,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而P素对水稻产量无影响,增施磷肥均没有增产效果;从肥效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和氮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明显优于氮、磷、钾肥单施和氮磷、磷钾肥配合施;从肥料利用率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钾肥的利用率较高,氮肥利用率为27.5%,钾肥利用率为56.5%,磷肥的利用率无论是单施还是配合施用都极低,在-2.6至2.6之间;从肥料贡献率看,施用氮肥的四个处理均较高,在24.3—41.9%之间,以施氮磷钾肥处理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发展加速了土壤中速钾的递减 ,为掌握滴灌条件下的钾肥施用技术及在我区土类上进行滴灌棉花钾肥施用技术 ,探索钾肥在我区条件下的效果 ,找出最佳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5):698-701
为给豫南区当前生产条件下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多年来在河南南部水稻区布置水稻肥效田间试验,并用ASI法对基础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以缺钾素区(NP)与推荐施肥区(NPK)水稻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为标准,分别将对应的土壤有效钾分成"极低"、"低"、"中"和"高"4级.研究显示运用ASI法测定的土壤有效钾含量与不施钾小区水稻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水稻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对应的土壤有效钾指标,可以得出水稻区土壤有效钾"极低"指标为49.5 mg/L,"低"指标为49.5~85.5 mg/L,"中"指标为85.5~125.5 mg/L,"高"指标为125.5 mg/L.据此建立的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钾量为:速效钾含量小于49.5 mg/L,钾肥推荐为150 kg/hm2;速效钾含量为49.5~85.5 mg/L时,钾肥推荐为120 kg/hm2;速效钾含量85.5~125.5 mg/L时,钾肥推荐为90 kg/hm2;速效钾含量大于125.5 mg/L,钾肥推荐为45 kg/hm2.  相似文献   

17.
氮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的试验观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50kg/hm^2纯氮肥、225~300kg/hm^2纯钾肥,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其中450kg/hm^2纯氮肥、225kg/hm^2纯钾肥的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可有效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究水稻秸秆炭对土壤性质和莲藕植株生长的影响,实现水稻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出一种用于莲藕植株生长的水稻秸秆炭施用方法。【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首先探讨了水稻秸秆炭不同热解炭化温度(350、650℃)条件和施用量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对土壤化学性质、酶学性质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水稻秸秆炭对莲藕植株生长的影响,最后总结出水稻秸秆炭的最佳炭化温度和施用量。【结果】施用水稻秸秆炭能提升土壤pH,650℃水稻秸秆炭2%+化肥处理(G2)相比对照组提高了0.38个单位;水稻秸秆炭的施用也提升了土壤全氮、全磷、有机碳、速效钾含量,350℃水稻秸秆炭2%+化肥处理(E2)相比对照组分别提升了32%、150%、39%和260%;此外,水稻秸秆炭还能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等速效养分含量,在G2处理作用下分别提升了2.36倍、17.8倍。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在水稻秸秆炭作用下增幅显著,其中土壤脲酶活性在G2处理作用下增加最显著;E2处理对土壤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提升效果最显著;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水稻秸秆炭施用后降低。莲藕立叶叶绿素含量在E2处理作用下得到显著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临沧地区土壤的钾素含量以及分布情况,利用大量的资料分析了临沧主要耕地土壤的钾素演变情况,结合近年来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土壤的供钾能力及钾肥施用效果。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壤钾素及补钾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何朝荣 《遵义科技》2009,37(4):15-17
通过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县渗育型黄砂泥田中,施用硫酸钾18k/667m^2(N:P2O2:K2O=1:0.78:1.3),其产量最高,经济性状最好,充分体现了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