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130例骨折病人,施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改变了过去传统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及李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后保持有效固定,防止针道感染,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并亲自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28例断指再植患者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辫证施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甘肃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28例36指断指再植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分期,分别从服药,饮食,休息锻炼,理疗,情志等多方面实施辨证施护。结果:断指再植成活34指,成活率为94.44%,成活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再植术后进行早期恢复脉络连续的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提高了再植成活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经验。方法:从1990年7月-2006年4月进行小儿断指再植39例42指,对各类型的小儿断指再植进行探讨。结果:小儿断指再植总成活率90.48%。结论:严格断指再植适应证;彻底的清创;精确无误的吻合血管;认真细致地修复各种组织;果断的处理血管危象;早期功能锻炼等,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缩短指骨显微术联合术后扶他林乳胶剂对断指病人治疗效果、肿痛恢复程度的影响及对患者手术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断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不缩短指骨显微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联合使用扶他林乳胶剂干预;治疗结束后半年时对患者手治疗疗效进行评估;统计两组再植指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术后肿痛恢复程度及术后肿痛康复时间,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率的影响。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断指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胀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胀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离断程度、缺血时间、受伤类型、静脉桥联、受伤水平、血管形成及保存方法均为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率的影响因素,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离断程度、缺血时间、静脉桥联、受伤水平为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受伤类型、血管形成及保存方法为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的独立性保护因素(P0.05)。采用不缩短指骨显微术联合术后扶他林乳胶剂对断指病人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肿胀恢复程度,且离断程度、缺血时间、静脉桥联、受伤水平、受伤类型、血管形成及保存方法均为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了59例肢体损毁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结果表明所有病人皆为GustiloⅢ型骨折,20例(34%)伴有休克、21例(35%)伴有多发性骨折、10例(17%)合并严重联合伤。1例因挤压综合症死亡,51例因肢体不可修复的损毁伤行急诊截肢,7例因患肢感染或缺血而保肢失败,其中6例行非急诊截肢,1例出现无功能肢体。15例(24%)病人截肢术后因并发症而再次手术,残端软组织覆盖不佳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何淑平 《甘肃科技》2012,(22):159-160
总结了19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防止腹主动脉瘤破裂,注意观察血压及双下肢血运变化;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肢体血运,注意有无出血倾向,重视肾功能、内漏的观察。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19例患者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断肢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术的处理方法,分析断肢再植术的失败原因,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及患肢功能.方法:对30例四肢离断伤的致伤原因、伤情、离断至吻合时间、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恢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再植的成功与否及功能恢复的优良与分析研究的因素关系密切.结论:严格掌握再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再植时限的把握,术中的操作,早期功能锻炼的时限等是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观察医用弹力袜和传统弹力绷带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以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或分段剥脱术的7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对患肢使用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患肢使用医用弹力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术前、术后3d、10d患肢疼痛情况,观察2组患者术后10d患肢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术后3d、10d观察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及同时间点的对照组有明显降低,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压迫性疼痛、患肢肿胀、足背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患肢小腿周径较术前缩小值、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均大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使用医用弹力袜,能减轻术后患肢疼痛与肿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缩小患肢小腿周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逆行吻合血管法再植断指。方法: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逆行吻合血管法断指再植561例,658指,再植须先行指骨固定——吻合屈指肌腱——指神经吻合——指动脉吻合——掌侧皮肤缝合—伸指肌键吻合——指背静脉吻合——指背皮肤缝合。结果:658例指中有601指成活,成活率达91%,术后随访3mo-2a。根据:断指再植3a评价效果评定,优527指占80%,良110指占15%,左21指占3%。结论:逆行吻合断指再植法成活率高,手术时间缩短,使患者减少痛苦,医务人员节省体力,是一种可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韩锡茜  东红 《甘肃科技》2016,(21):93-94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高压氧舱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选择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于患者病情稳定后1~2周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5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SHH)和日常生活能力(BI)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HH)和日常生活能力(BI)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高压氧舱治疗脑梗死后肢体障碍的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总结分析高压氧(HBO)治疗颅脑损伤50例,与对照组比较,认为HBO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可促进颅脑损伤手术后昏迷病人的清醒,改善运动机能障碍,消除颅脑损伤后遗留下的神经精神症状,对于颅脑损伤病人,手术治疗后应把握好时机,尽早行HBO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高压氧对肝糖原和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疲劳模型组、疲劳高压氧暴露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游泳致力竭疲劳模型并通过高压氧暴露进行恢复;8周实验后取每只大鼠两块肝脏组织,其中一块取每只大鼠的肝脏相同部位,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另一块取肝右叶5g,制备成10%的肝组织匀浆,采用蒽酮法检测肝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1)疲劳高压氧暴露组大鼠游泳时间明显长于疲劳模型组(P<0.05).(2)疲劳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1);高压氧暴露组与疲劳模型组比较,肝糖原含量显著增高(P<0.05);疲劳高压氧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3)光镜观察显示: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疲劳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肿胀,核变大,细胞间质模糊,中央静脉扩张淤血,汇管区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胞浆疏松,肝窦内枯否细胞增生肥大.疲劳高压氧暴露组大鼠肝细胞核肿胀有所改善,充血现象消失,肝细胞轮廓较为清晰,细胞间质纹理较疲劳组更清晰,汇管区炎症消退.结论:高压氧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肝糖原含量、促进血糖的稳定,并改善肝脏的形态结构、缓解肝组织损伤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制造商存在生产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分别构建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的分散式决策系统和集中式决策系统,研究了生产成本扰动下闭环供应链的应急管理问题。结果表明:当产品的生产成本发生扰动较小时,分散式决策系统和集中式决策系统在稳定运营环境下制定的各类均衡决策均具鲁棒性,且随着规模不经济弹性系数的增大,各企业保持稳定运营环境下最优均衡决策具鲁棒性的扰动区间也在不断增大;而当产品的生产成本发生扰动较大时,应根据其扰动方向调整零售价格,按反方向调整产品需求量并保持废旧品回收价格不变;在应急回收模式选择中,制造商直接进行废旧品回收较优;设计的应急收益费用共享契约能够实现稳定运营环境下和发生扰动后闭环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充血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时血循环内皮细胞记数(CEC)、血浆脑钠素(BNP)、血浆内皮素(ET-1)及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水平的变化及高压氧(HBO)治疗的干预效应.方法 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BBO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HBO组治疗压力0.2 MPa,1次/d,每周6次,共治疗4周,并检测用药前后自身外周血循环CEC数量、血浆ET-1,BNP及6-Keto-PGF1a的含量,30例CHF患者未行HBO治疗为对照组.结果高压氧治疗可使CEC数量、血浆ET-1及BNP水平明显降低及6-Keto-PGF1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时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高压氧治疗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半切模型,为临床脊髓空洞损伤研究提供适宜的动物模型。方法25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楔型块状半切组( A 组,n = 10) 、假手术组( B 组,n = 10) 和正常对照组( C 组,n = 5) 。术后采用 BBB 运动功能评分、斜板试验、HE 染色和核磁共振( MRI) 检测综合评价脊髓半切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术后A 组 大鼠伤侧后肢BBB 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维持最大角度值显著低于B 组和C 组( P < 0. 05) ,而这些指标在B 组和C 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术后28 d HE 和MRI 检测显示脊髓损伤区( A 组) 灰质和白质发生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通过该方法建立的脊髓半切模型稳定、可靠,适于脊髓空洞性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总结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归纳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机制.综述高压氧在治疗脑梗塞、脑出血、颅脑损伤、偏头痛和震颤麻痹等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科学应用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研究投入很少,其治疗一些疾病的机制还不甚明确等.同时,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既要重视高压氧疗法的独特疗效又要防止其滥用,只有及时、适度地使用高压氧疗法,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加强高压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十分必要.虽然目前高压氧医学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未来其治疗将会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更广泛地应用.高压氧将成为神经外科临床疾病综合治疗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妇科腹腔镜手术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在妇科疾病的应用。方法:回顾妇科腹腔镜手术76例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76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时间(42.25±18.23)min,术中平均出血(50±30.5)ml;术后5~7h即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5±1)d,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等优点,在妇科疾病治疗上有广泛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断指成活的原因。方法 运用显微外科方法。结果 断指(肢)再植937例1269指(肢),成活1058个,总成活率83.4%。结论 再植术后患手使用率和满意度较高,其实用功能比假肢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需求扰动下一类单级供应链的优化问题,采用求极值的方法,分析了需求扰动对供应链模型的影响.建立了在市场需求服从均匀分布条件下供应链的初始模型及需求扰动后的抗扰动模型,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变化较小时,原有模型仍然能实现供应链协调;如果市场规模变化较大,初始模型不具备协调性,采用抗扰动模型能使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