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疣粒野生稻(O. granulata Nees et Arn ex Watt)是分布于我国的3种最具研究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稻资源之一. 利用Southern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 对水稻抗绿叶蝉基因Glh, 抗褐飞虱基因Bph-3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5在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疣粒野生稻中的同源性和物理位置进行了比较分析. 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 在疣粒野生稻中存在与水稻抗性基因连锁的RFLP标记的同源序列. RFLP标记筛选出来的3个BAC克隆作为探针, 在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中均检测到杂交信号.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确定了3个BAC克隆中的2个(14E16和38J9)在疣粒野生稻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短臂上, 且这2个克隆在栽培稻和疣粒稻染色体上还存在共线性. 另一个BAC克隆(44B4)被定位到2个物种的另一染色体短臂末端. 虽然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 在生物学特征和生态习性上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 但疣粒野生稻被检出的染色体在相对长度、臂比和BAC克隆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与栽培稻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2.
稻属(Ory3a)是禾本科中的一个小属。不同研究者得出稻属有19~23个种,迄今仍未作出定论。稻属种间,以及栽培稻与野生稻间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生殖、生理障碍,甚至染色体组相同的栽培稻和野生稻间都常出现亲和性差的现象,以致长时期来不为能对稻的野生资源充分利用。比之麦类种间直至属间遗传因子的不同形式的交换来,稻属的开发是十分落后的。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C基因组C0t-1 DNA比较分析稻属A, B, C, D基因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伟侦  覃瑞  李刚  何光存 《科学通报》2006,51(12):1422-1431
以药用野生稻(CC) C0t-1 DNA作为探针, 对其自身体细胞染色体和栽培稻×药用野生稻杂交后代F1, 回交后代BC1以及宽叶野生稻(CCDD), 高秆野生稻(CCDD)和斑点野生稻(BBCC)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在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中, 同源染色体呈现相似的C0t-1 DNA杂交带型, 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同源性聚类. 对F1 (AC)和2个BC1 (AAC和ACC)的杂交实验中, 在不封阻的情况下, 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C0t-1 DNA探针能清晰地鉴别C组染色体, 而在A组染色体上信号分布很少, 说明A基因组与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中高度重复序列同源性较低. 此外, 对宽叶野生稻、高杆野生稻和斑点野生稻3个四倍体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FISH分析, 在24条C组染色体上均可观察到较强的杂交信号, B和D基因组的24条染色体上信号较少, 但在D组染色体上的信号较B组染色体的多, 说明D与C基因组的亲缘关系较B与C基因组的近. 进一步分析发现, 高杆野生稻D组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要比宽叶野生稻D组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多, 说明高杆野生稻的D基因组与C基因组的同源性要高, 这可能是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同属于CCDD染色体组型但可区分为不同种的原因之一. 上述结果表明, C0t-1 DNA具有很强的种的特异性和依赖基因组型的特异性, 利用C0t-1 DNA作探针更能有效地对不同基因组进行FISH鉴定. 同时, 本研究采用F1植株和BC1植株, 即1个二倍体和2个三倍体人工选育杂种, 与宽叶野生稻、高杆野生稻和斑点野生稻进行了基于C基因组C0t-1 DNA杂交的比较分析, 对稻属异源四倍体的可能起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与高秆野生稻(O. alta)分别属于AA和CCDD染色体组, 其种间生殖隔离影响着高秆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向栽培稻的转移和利用. 本研究从不可交配性和杂种不育性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栽培稻与高秆野生稻种间生殖隔离的细胞学机理. 结果表明, 其不可交配性的细胞学原因在于: (ⅰ) 胚囊亲和性障碍,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受精障碍, 包括不受精、受精停滞和单受精等; (ⅱ) 杂种不活障碍, 表现为杂种胚胎发育停滞以至胚胎夭亡, 这是导致不可交配性的主要原因. 杂种F1不育包括胚囊败育和花粉败育, 其中杂种胚囊完全败育, 以胚囊退化为主; 杂种花粉高度败育则主要表现为典败; 杂种胚囊和花粉败育的细胞学原因主要在于其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常, 即染色体不育导致了杂种的高度败育. 由此提出了克服栽培稻与非AA染色体组野生稻种间生殖隔离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5.
用栽培稻遗传图第4连锁群中与抗稻瘿蚊和抗稻瘟病基因, Gm-6和Pi-5(t)连锁的RFLP标记RG214和RZ565及其筛选出来的2个BAC克隆作探针, 对药用野生稻荧光原位杂交. 供试探针均被定位于第4染色体长臂, 百分距分别为74.18±2.62, 52.33±3.78, 72.33±2.62和54.50± 5.43, 信号检出率为8.3%, 9.8%, 52.70%和61.2%. BAC克隆和RFLP标记探针杂交位置几乎一致, 说明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RFLP标记RG214和RZ565都在同一BAC克隆的大插入片段中, 药用野生稻与抗性基因Gm-6和Pi-5(t)的同源顺序就在第4染色体信号出现的相应位置. 在未封阻的情况下, 药用野生稻多个染色体上具有信号, 这表明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的Cot1DNA重复顺序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同源性. 药用野生稻第4染色体是根据Jena等(1994)和RFLP杂交的结果确定的, 并讨论了栽培稻BAC克隆对药用野生稻原位杂交物理作图的可行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稻作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中国稻作起源研究中的3个主要问题--起源地,祖先种及栽培稻籼粳亚种起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1)长江中游-淮河上游稻作起源新论;(2)“原始栽培稻”及其驯化的强化时;(3)中国栽培稻的栽培多样化中心;(4)中国和南亚为亚洲栽培稻的2个独立的稻作起源与演化系统;(5)中国普遍野生稻(普野)的形态分类与RFLP分类;(6)原始祖型普野的认定;(7)近缘祖型普野初探。(8)中国是否存在一年生普  相似文献   

7.
栽培稻的紧穗野生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的遗传定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野生稻资源是水稻育种中获取有利外源基因的一个主要来源。紧穗野生稻(Oryza eichingeri,2n=24,CC)原产于非洲,具有高抗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白叶枯病等多种有利性状。在紧穗野生稻与栽培稻(Oryza sativa,2n=24,AA)品种02428远缘杂交后代中,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 等分子标记,对栽培稻背景下外源遗传物质的存在进行了跟踪鉴定,并对来自紧穗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紧穗野生稻的染色体片段已经易位到栽培稻中;抗褐飞虱性状由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位于第2染色体,在两个微卫星标记RM240和RM25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6.1和5.5cM,暂时定名为Bphl3(t)。该基因的发现和定位将有助于对水稻褐飞虱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8.
将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染色体组型为AA)与宽叶野生稻(O. latifolia, 染色体组型为CCDD)进行杂交, 结合胚拯救手段, 获得了这两个种的种间杂交种. 杂种F1在株高、分蘖力、生长繁茂性等方面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 穗部性状明显偏向于父本宽叶野生稻的特征, 表现为长芒、小粒、大而外露的紫色柱头极易落粒. 根尖细胞染色体鉴定证明杂种染色体数为2n = 36. 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 鉴定了杂种F1的染色体组成及其在减数分裂中的配对行为. 结果表明, 杂种染色体的组成为ACD, 在减数分裂中, 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 很少有配对现象发生, 因而杂种表现完全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9.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转移疣粒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疣粒野生稻(O. meyeriana (Zoll. etMor. exSteud.))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高度的抗病性, 为转移这种抗病性, 进行了栽培稻+疣粒野生稻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以软X射线处理过的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作供体, 来源于栽培稻品种02428的原生质体经碘乙酰胺(IOA)失活后作受体, 采用PEG法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 由于代谢功能互补, 融合物经培养后得到623块愈伤组织, 最终分化出72株再生植株. 这些融合植株形态上与栽培稻接近,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了杂种鉴定. 细胞学分析表明, 融合杂种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7~38条之间变化. 在成株期对融合植株进行了白叶枯病接种鉴定, 结果显示疣粒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成功地转移到栽培稻中.  相似文献   

10.
江西东乡野生稻孕穗开花期耐冷基因定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桂朝2号和江西东乡野生稻构建的高代回交群体, 对东乡野生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QTL进行了分析. 在第1, 6和11染色体上定位了3个影响孕穗开花期耐冷性QTL, 其中2个QTL位点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提高回交群体孕穗开花期的耐冷性. 在第5染色体上定位了1个育性主效QTL, 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使回交群体的结实率降低78%.  相似文献   

11.
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在肿瘤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元富  朱祯平  杨纯正 《科学通报》2000,45(17):1808-1815
双特异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具有两条抗原结合臂,能分别与靶细胞和效应细胞结合,引导效应细胞靶向杀灭肿瘤细胞。BsAb的研制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化学偶联、双杂交瘤和基因工程BsAb3个发展阶段,其中,基因工程BsAb与以往鼠源性BsAb相比具有较低的免疫源性和较好的组织穿透能力。目前已有一些F(ab′)2和diabody等类型BsAb进入了临床Ⅰ/Ⅱ试验,其中以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离铁缺乏相关基因,构建了一个滴度为4.5x10~5pfu/μg的λZAP表达型缺铁胁迫玉米根 cDNA文库.通过差异筛选得到 6个阳性克隆.经 Northern blot和 Western blot验证在缺铁条件下加强表达的有fdr3(Fe-deficiency-related) cDNA clone。  相似文献   

13.
具有AAV载体包装功能的重组HSV的产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腺病毒伴随病毒(AAV)载体有望成为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常规的共转染法难以大规模制备重组AAV(rAAV),本研究生产了一种具有rAAV包装功能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rHSV),为rAAV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一套含有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全基因组的粘粒系统(Davison AJ et al,1993),该系统含有5个粘粒,依次称为cos48,cos28,cos6,cos14和cs  相似文献   

14.
7000年前考古遗址出土稻谷的小穗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云飞  孙国平  陈旭高 《科学通报》2007,52(9):1037-1041
稻谷小穗轴基部的离层形成的差异是鉴别野生稻、 粳稻和籼稻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长江下游的跨湖桥、罗家角和田螺山等3处距今7000年以前遗址出土稻的小穗轴特征观察的研究结果显示, 3个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所见的小穗轴可分为粳稻型和野生型2种类型, 没有发现具有籼稻小穗轴特征的稻谷, 表明距今7000年以前的水稻尚处于驯化过程中带有野生习性的原始栽培稻阶段, 粳稻是栽培稻的演化方向. 根据两种小穗轴比例推测长江下游在距今10000年以前开始稻的驯化.  相似文献   

15.
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联运  舒红兵 《科学通报》2001,46(8):617-619
TRAIL(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是 1995年发现的一个新的 TNF(tumor necrosis factor,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1].它能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因此具有被开发成治疗肿瘤的蛋白药物的可能性[2~4].本文将评述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机理并讨论这一领域在将来应解决的一些问题.1TRAIL及其受体 通过从EST数据库中搜寻与TNF同源的蛋白,Wiley等人[1…  相似文献   

16.
稻属AA型物种包含栽培稻和与其最近缘的野生稻物种,是稻属植物中一个重要的类群.为了探究稻属AA型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以AA型稻属物种中已经公布的6个叶绿体基因组为对象,利用PAML和Selecton对叶绿体基因进行适应性进化的分析.研究发现,4个基因(matK,ccsA,psbB和rpoC2)经历了正选择作用,并对基因的正选择位点进行了定位,初步分析了正选择位点的变异特点,探讨了正选择位点与蛋白质结构保守性的关系.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稻属的叶绿体基因及其适应性进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减数分裂相关基因OsDMC1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兆军  王台  种康 《科学通报》2001,46(10):838-842
酵母DMC1基因是一个在减数分裂前期 I表达的减数分裂特异基因,其产物是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所必需的.根据在酵母Dmc1与拟南芥AtDmc1中保守的氨基酸motifs合成的简并性引物,以cDNA作模板,通过套式PCR(nested PCR)和RACEs克隆了水稻中酵母DMC1的同源基因 OsDMC1.OsDMC1全长的 cDNA是 1348 bp,编码 3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OsDmc1). OsDmc1与 Dmc1和AtDmc1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是51.8%和81.7%.OsDMC1在生殖器官中表达量较高,在根中有少量表达,而在叶和幼芽中不表达. 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基因组中有两个拷贝的 OsDMC1.  相似文献   

18.
一种快速高效分离和纯化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载体的方法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利用2型腺病毒伴随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type2,AAV-2)能够抵抗氯仿的特性,采用“氯仿处理-PEG/NaCl沉淀氯仿抽提”3个步骤分离,浓缩和纯化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整个纯化过程可在4h内完成,最终从5个转瓶生长的4*10^9个载体生产细胞中可得到5*10^3病毒颗粒/mL,SD  相似文献   

19.
hB1F与HNF1协同调控HBV增强子Ⅱ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蔡彦宁  李嵋  周青  孔玉英  汪垣 《科学通报》2000,45(15):1635-1639
人B1结合因子(human B1 binding factor,hB1F)是本实验室克隆到的一个新的转录因子,它能够结合于HBV增强子Ⅱ(ENⅡ)的B1区并反式激活其功能,对hB1F和其他反式激活ENⅡ的肝细胞核因子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CAT)报告基因分析发现,hB1F与HNF3β,HNF4间在激活E  相似文献   

20.
双偶氮苯掺杂液晶在光场下的Freedericksz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表征了双偶氮苯酚(DAP),研究了掺杂有少量DAP的5CB液晶体系在光场下发生Freedericksz转变的情况,发现掺入染料后激励光场强度显著降低,对于12.5μm厚沿面排列掺杂液晶发生Freedericksz转变的光强为0.3mW/mm^2,比纯5CB液晶下降3个数量级。这一新现象主要是由于光场作用下染料分子的顺反异构导致液晶分子重新取向,并且产生较强的非线性效应,对于研究光场下的非线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