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矿井掘进循环风问题,简述了掘进通风系统与矿井通风主系统的关系,分析了局部通风机风筒出口直对工作面和风筒出口在掘进面一侧的联络道两种局部通风方法。详细介绍了两种情况下掘进通风中各节点的能量关系,并绘制了相应的能量坡度曲线,从能量坡度曲线更容易看出掘进通风中各节点能量大小及变化关系,从能量角度分析循环风的形成条件,对井下预防循环风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距离大断面巷道掘进通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解决了长距离、大断面掘进的通风难题,有效治理了瓦斯、粉尘等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煤矿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煤矿搞好掘进通风,加强掘进通风的技术和安全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陈家沟煤矿3201工作面巷道掘进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实践为例,介绍了长距离大断面易燃煤层巷道掘进时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联文 《海峡科学》2002,(6):66-67,69
本文通过分析官殊矿井掘进独头长距离局部通风存在的诸多弊端,对此,我们实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彻底地扭转了通风工作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使该工程按预定计划顺利掘进贯通。同时在技改中有所体会,并提出今后在类似工程施工通风工作中,应注意加强的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慧武 《科技信息》2012,(36):393-393
加强掘进通风的安全技术管理,是保证掘进工作面连续可靠供风,杜绝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陈家沟煤矿3201工作面巷道掘进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实践为例,介绍了长距离大断面易燃煤层巷道掘进时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陈家沟煤矿3201工作面巷道掘进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实践为例,介绍了长距离大断面易燃煤层巷道掘进时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安全合理采矿是矿业生产的基础,其中通风技术是解决安全隐患的关键,对于采煤作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主要是针对高瓦斯矿井的通风技术以及长距离巷道掘进通风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海拔矿山掘进通风方式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原矿井掘进面通风难题,以西藏自治区某多金属矿为工程背景,依据层次分析法(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建立通风评判模型,对3 种拟定的混合式掘进通风方式进行优选。根据高原矿井负压低氧的特殊环境,从技术、经济、安全3 个方面选取通风系统的评判指标,运用AHP 法客观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TOPSIS 法分析贴近度并计算得出各通风方式的综合优越度。计算结果表明,第2 种通风方式(长压短抽)优越度最高。通过AHP-TOPSIS 优选的结果科学合理且符合生产实际,可为高原矿井掘进通风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油型气涌出条件下掘进巷道局部通风参数进行优化,解决油型气涌出造成的掘进巷道局部瓦斯超限问题,采用仿真软件ANSYS对掘进巷道压入式通风进行数值模拟,运用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对油型气涌出条件下掘进巷道中CH4浓度分布进行研究,分析了风筒进风速度分别为8,10,12 m/s以及风筒直径分别为0.6,0.8,1 m时,油型气主要成分CH4在巷道中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当风筒风速由8 m/s增加到12 m/s,风筒直径由0.6 m增加为1 m时,油型气与巷道内风流混合更加充分,高浓度CH4区域更小,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在0.5%左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由此可见,掘进巷道有油型气涌出时,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风速,增大风筒直径可以有效地排出底板油型气,有效预防局部瓦斯超限,改善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掘进通风由于不能采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全风压通风,而通常采用局部通风机强制通风,其影响环节比较多,所以在煤矿井下存在的问题较多。历年的事故统计表明,掘进工作面是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多发区。分析全国近10年来瓦斯爆炸事故可以发现,45起重物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掘进工作面就占了23起,占总数的51%,因此,掘进工作面是瓦斯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是矿井通风的薄弱环节。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霍州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店坪煤矿掘进巷道过程中瓦斯涌出的不均衡性,提出了通风—瓦斯—供电联控技术,即掘进工作面通风量根据瓦斯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实现对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不间断控制,最终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天子岭隧道施工通风的实践,给出了隧道掘进施工通风所需风量、选配通风机械设备时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阐明了如何根据相关参数选配通风机械设备的基本知识,就日常通风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措施做了简要的介绍,对解决隧道施工通风根据经验进行设备选配的现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掘进通风瓦斯超限严重,监控能力薄弱的现状,在对掘进通风瓦斯超限的通风、地质等主要原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瓦斯超限的灾害模型;根据井上和井下实时监测实际需求,建立了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掘进通风瓦斯超限实时检测、诊断、报警和控制井下井上一体化的总体解决方案,搭建了基于PLC的井下监控和报警系统硬件平台,开发了基于组态王的井上远程监控和报警软件系统。最后对软硬件原型系统进行了集成测试和完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以实现井下井上一体化的掘进通风监控和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利用并联巷道进行通风系统降阻调节面临的经济性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依托长平矿生产实际,结合并联巷道降阻调节原理建立降阻调节费用最优化模型,分析了并联巷道长度、巷道过风量、巷道使用年限、巷道施工掘进单价、通风电力单价等因素与费用的关系,及局部并联巷道对通风系统降阻调节的有效性与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矿井通风全费用随并联降阻巷道长度增加而增加,能够提高通风效果但经济性相对较差;全费用随并联巷道过风量和巷道使用年限增加而增加,但存在经济临界点,可实现通风经济性;得出并联降阻巷道位置是影响通风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依据通风动力单价和巷道掘进单价建立经济判定指标,从而能快速、准确确定并联巷道降阻经济调节位置.  相似文献   

17.
核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保证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维持工作人员的施工环境,规定核电操作人员的作业过程,减少安全隐患等。我们以AP1000核电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为例,分析了其临时通风的设计过程。通风系统的建立要以数学模型为基础,以优化现场的通风环境为目的,以系统通风和局部通风结合的方法来确保核电工程施工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清洁度,维持核电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为优化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利用变频调速技术改变局部通风机的运行速度,以调节风量大小,这样既满足生产需求,又达到节约风量的目的,同时实现节电,消除因“一风吹”造成的瓦斯事故隐患,抑制掘进工作面因通风机恒速运转风速过大而导致的煤尘飞扬,改善了工作环境,优化局部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不同瓦斯涌出量和通风配置下的高瓦斯矿井掘进通风瓦斯浓度进行准确预测,文中在对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各种通风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两种掘进通风瓦斯浓度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及煤矿现场获得的实测样本数据,建立了瓦斯浓度BP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可知,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对掘进通风瓦斯浓度进行准确地动态预测,为不同掘进阶段、不同瓦斯涌出量下的掘进通风方案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安全指标。现以可靠性工程理论为基础,用两种方法研究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并结合具体矿井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