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包装材料的迁移及安全壁垒研究 3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包装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了欧美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法规的整体框架,尤其是关于食品接触包装材料迁移的安全法规,并重点对欧美制定迁移安全法规的依据-食品聚合物包装材料成分迁移的数学模型和实验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包装材料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会直接威胁到食品,导致食品不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食品包装材料有很多,相比较其他包装材料和形式,如玻璃和金属等,塑料包装更加环保、节省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从而在现代包装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近几年残留在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从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搜集到的文献资料等,对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和检测方法进行探究,希望寻求一种更加快捷、简单、安全、高效的污染物检测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迁移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塑料包装材料具有重量轻、运输销售方便、化学稳定性好、易于加工,以及良好食品保护作用等优点,塑料食品包装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塑料包装材料与食品直接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含有化学物向食品中迁移及安全性,近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纳米TiO2食品接触涂料的使用逐渐引起重视,为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对涂料中纳米TiO2迁移进行研究.笔者以纳米TiO2食品接触用涂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纳米TiO2向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行为.采用微波消解的方式对纳米涂料迁移液进行前处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其迁移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迁移到模拟液中的纳米TiO2进行形貌、尺寸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到涂料中的纳米Ti0会迁移至食品模拟液中,不同尺寸的纳米TiO2在不同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量不同,迁移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迁移后纳米颗粒发生了明显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食品级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向猪肉中迁移的行为,建立了新鲜猪肉中9种增塑剂同时检测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并运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食品级PVC保鲜膜中增塑剂含量以及其向猪肉中的迁移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S/N=3)为0.020~0.036mg/kg,能够满足分析需要。市售食品级PVC保鲜膜中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和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adipate,DEHA)两种增塑剂,并以这两种增塑剂为实验对象进行迁移实验。迁移实验中,接触温度、时间、猪肉的脂肪含量对迁移量均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接触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脂肪含量越高,迁移量越大;对于薄的包装材料,选择与食品接触的那一面进行单侧迁移实验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相似文献   

7.
纸包食品:为了让纸变"白",许多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使用漂白剂,而漂白剂在与食品接触后,会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极易对食品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超高压处理对食品包装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从包装材料的结构、阻隔性、机械性、成分吸附及迁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包装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包装材料提出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在食品包装领域.食品包装材料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食品生产厂家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也提出了各种要求.油墨虽然不是直接的包装材料,但它是包装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也对它提出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0.
粮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可能存在于的加工原料、加工工艺、违规乱用添加剂等3个方面,其中加工原料的安全问题如原粮中的农药残留、真菌毒素污染、重金属污染等方面,加工工艺的安全问题如过度加工、反式脂肪酸、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等方面.保障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强化过程控制与管理,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11.
纳米银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菌性能,将其应用于食品包装中能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包装膜材料抗菌效果差,因此抗菌效果好且环境友好的纳米包装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简述了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造纸包装、医学、光学和催化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食品包装模拟物的选用比较及化学物迁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化学物的迁移对人身健康造成的伤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食品包装材料化学物向食品迁移的研究现状和迁移实验中食品模拟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化学计量学、分析化学和食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任务。评述了化学计量学中的多元校正、化学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无机元素分析、维生素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分析、分类和质量鉴别及某些过程分析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最小二乘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有机残留物向食品模拟物和真实食品的迁移行为及在不同食品基质中的迁移规律.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纸杯浸泡液中的有机残留物,进行GC-MS定量分析.选择四种食品模拟物和与之性质相近的食品,浸泡纸杯,测定有机残留物的迁移量.从两种品牌纸杯中共检出9中有机物,残留物在食品模拟物和食品中的迁移趋势一致.纸杯中的有机残留物主要来源于增塑剂和印刷油墨,这些有机残留物向酒精类食品的迁移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直接接触食品的材料生产许可证现状1.主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现状目前,与直接接触食品的材料生产许可证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最新版本于2018年12月29日修订,该法明确规定"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必须遵守本法,即相应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化学计量学、分析化学和食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任务.评述了化学计量学中的多元校正、化学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无机元素分析、维生素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分析、分类和质量鉴别及某些过程分析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最小二乘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对PVC食品保鲜膜在四种食品模拟浸泡液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的含量及其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水性食品模拟液外,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较易迁移至食品模拟液中,且随着迁移时间的增加,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的迁移量逐渐增加并趋于平衡,说明长期使用PVC保鲜膜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书讯     
<正> 我校食品工程系教师窦家驹编著的《常见食品中有害物质和掺假的快速检验》最近已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论述对食品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不宜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某些食品中的掺假行为,以及对此所采用的快速、低成本、简便易行的检验方法。可  相似文献   

19.
食品模拟体系中疏水性淀粉基膜材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考察疏水性淀粉基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模拟体系接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系统分析了淀粉基膜材的显微结构、链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结构和微区结构.结果表明:在与食品模拟体系的接触过程中,随着模拟体系溶剂的渗透和增塑剂的迁移,淀粉基膜材中大分子链收缩聚拢,微晶结构聚集,晶面距减小,形成更致密的聚集态结构,增塑剂分子受到的作用力增大;淀粉醋酸酯大分子的运动性、溶剂渗透和增塑剂迁移受到更大的内阻力.  相似文献   

20.
双酚A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人体暴露于双酚A可能会带来健康问题。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双酚A生产国,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对双酚A的暴露量进行系统性评估,缺乏相应的食品接触材料数据库。因此,了解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的双酚A暴露风险及国内外主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及消费者食品选择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双酚A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干扰内分泌系统、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和遗传毒性等;通过对双酚A暴露评估结果表明,各国居民普遍暴露于双酚A之下;各国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应用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中国居民目前双酚A暴露广泛,但暴露量低于欧洲食品安全局规定的暂定可耐受摄入量,暴露水平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然而,随着人们对塑料制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暴露于双酚A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可能会引发更多不良后果。建议中国加强对双酚A的重视和监管,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全国范围内系统性的双酚A暴露评估工作并及时关注双酚A的研究动态,降低双酚A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