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微处理机来控制语声信号处理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语声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本文介绍一种在 APPLEⅡe 机上实现语声信号的输入、输出的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2.
语声转换通过改变语音信号的声学特征参数来调整语音的个性特征,从而使得转换后的源说话人语音听起来就像是目标说话人的声音一样.系统地介绍了当前语声转换技术的发展状况,在描述语声转换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系统框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系统的转换模块,即声道特性的转换和韵律转换,特别是重点介绍了声道特性的转换算法.简要地介绍了系统性能的测试方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当前语声转换技术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分析人机语声对话的特点,讨论人机语声对话系统中的若干研究问题,并介绍为进一步进行人机语声对话系统的研究,设计一个基本型的人机语声对话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测量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测量环境、语声阅读材料的选择方法以及语声样本发声人的选择方法等,使用语言噪声的测量法,对32个发声人的汉语普通话语声样本进行录制采集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的汉语普通话的平均频谱曲线.语噪声方式比别的方式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在南京大学消声室中进行样本采集以提高测量的信噪比.使用多通道数据采集前端录制每个人的语声样本,使用软件分析得到每个人普通话语声的长期声压频谱,通过主观评测与客观评测的方法剔除异常数据,使用数学方法将每个人的长期声压频谱进行自归一化,然后将归一化后的样本进行混录,最终得到不同于已有汉语普通话的平均频谱.平均频谱可作为语言的产生、传输、接收及语言信号处理等语言通信系统、电声器件和测试设备的设计依据,并可作为语言扩声系统予加重的依据和典型的观众噪声谱.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系统速率和信号质量,改善系统的可控性,降低成本,笔者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芯片EP1K30TC-144成功地实现直接数字频率(DDS)系统合成,阐述了DDS的原理及其在FPGA中的设计思路、优化实现方法,电路结构,给出了DDS合成的VHDL源程序,克服了专用DDS芯片的输出频带范围有限,输出杂散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0.18 μm SiGe BiCMOS工艺的Ka波段功率放大器(PA),在25-30 GHz的频段内输出功率均达到瓦特级(30 dBm以上).该PA由驱动级与功率级放大器级联组成,两级均使用堆叠结构.其中,最后一级功率级电路采用两路功率合成的方法,所使用的功率合成网络为匹配网络的一部分.每级堆叠结构均采用最优级间匹配技术(相邻堆叠晶体管间匹配),使堆叠结构中每层晶体管达到最优负载阻抗,进而使堆叠结构达到最大输出功率.使用Agilent ADS软件进行PA性能仿真,版图仿真结果显示:工作在25-30 GHz的功率放大器最大输出功率为30.9 dBm,功率附加效率为22.9%,大信号功率-1 dB带宽为5 GHz(25-30 GHz),1 dB压缩点输出功率为28.5 dBm,大信号增益为22.7 dB.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量输出随机性的问题,开展其集成利用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空间梯度分布特征、工程利用因素与多能互补发电装备多样性,分析了太阳能、风能、波浪能及潮流能利用原理,提出了由能量获取、能量合成、电能转换以及储存方式组成的四阶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通过能量获取技术、能量合成技术、能量稳态控制技术与电能储存技术4个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多能互补集成利用系统的稳态高效电能输出.研究结果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新技术和新装置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自适应数字波束合成(DBF)中,快拍数直接影响了协方差矩阵估计的效果,从而影响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文中分析了最大似然协方差矩阵估计和空间平滑协方差矩阵估计时,不同类型DBF系统采用快拍数大小同输出SINR关系.分析结论对于系统设计中快拍数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状态同步是复杂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现实系统的状态经常是观测不到的,有时仅一部分状态能达到同步就能满足需要,无需所有的状态同步.因此,提出带有输出的复杂网络的新模型,此模型是原复杂网络模型的扩展,然后根据输出矩阵为奇异和非奇异矩阵的两种情况进行研究,给出了输出达到同步的几个充分条件,研究了状态不同步输出同步的稳定性条件.并举例说明在不满足状态同步的情况下,可实现输出同步.研究结果表明,复杂网络输出同步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研究室,于今年2月在 VICTOR 9000微型算机上初步完成汉语语声信号输入系统的研制。目前,我国引进的美国 VICTOR 9000微型机,只有声音输出部分,没有声音输入的硬件,所以有些功能不能充分利用,也不能进一步开展语音识别、声控、计算机语音通信等研究工作。该室在一九八三年底购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Microsoft Speech SDK5.1的机器人语音交互系统,利用Speech SDK5.1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SAPI进行语音识别,对识别结果在逻辑程序中处理,使用Inter-phonic5.0语音合成技术替代TTS技术来合成语音,实现了AHRR-I接待机器人的语音对话和语音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利用嵌入式语音识别处理器来设计智能玩具。其中硬件设计是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电路设计、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和状态显示设计;系统软件包括语音提示、对特定发音人训练和识别。经测试,识别准确率较高,控制准确。  相似文献   

13.
基于SPCE061A语音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方案以SPCE061 A单片机为基础,实现对智能小车的语音控制。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构成,简述了SPCE061 A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分析了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从软件设计角度具体阐述了特定人语音识别在智能小车上的实现过程。实验表明这种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给出了基于16位单片机SPCE061A的语音识别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该系统实现了语音的采集、回放、特征提取、单词识别等功能。利用SPCE061A的语音处理优势构成的各种嵌入式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词类搭配的特点和形式描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翻译系统中词类搭配规则的自动获取方法,称为CRAM·该方法利用词类的相关性并引入机器学习技术,构造二叉树形式的分类决策树,能够从带有词类和语义标注的语料中获取用于词类有序消岐的搭配规则,与汉英机译系统(CETRAN)的结合应用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媒体网格技术、TTS技术、Microsoft Speech SDK语音开发包,开发了基于多媒体网格的语音导航教学辅助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多媒体网格技术,其次对系统应用平台、系统资源管理架构和系统功能进行详细论述,最后给出了系统关键技术以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在特殊教育信息无障碍的应用领域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SQLite技术的汉语语音识别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一个适合于特定说话人识别系统的汉语语音识别数据库,对推动说话人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构建了一个基于SQLite技术的汉语语音识别数据库,通过LabVIEW平台来实现对数据库控制操作。采用无序列样本和语音数据库样本分别进行比对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一方面,无论是采用该语音识别数据库样本还是无序样本对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识别率没有改变,这充分说明本系统建立的汉语语音识别数据库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采用语音识别数据库样本其系统识别时间却明显缩短,这是改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说话人识别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了在多媒体作品中应用语音识别和智能阅读技术的基本思想,其次介绍了在多媒体作品中应用语音识别和智能阅读技术的实现方法,然后以简单的示例说明利用VB多媒体开发系统开发具有语音识别和文本阅读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混响声场中语音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免提式话筒语音识别系统是语音识别走向实用的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系统,首先要解决房间效应引起的混响问题.通过讨论室内混响声场中语音的特点,提出用鲁棒性特征参数——滤波规整的Mel频率倒谱参数(FNMFCC,即MFCC参数在对数功率谱域进行低通滤波,倒谱域进行均值减,并用标准差加权进行非线性规整,采用这3种措施来消除混响引起的语音参数的变化.识别方法用矢量量化法,用4组无混响数码语音进行训练,对特定人无混响和4种混响声场中共150组数码音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8.7%.提出的这一新方法在不降低无混响音识别率的情况下,提高了混响声场的语音识别率.该方法不仅识别率高,而且运算量小、所需内存空间小。易于做成小型实用的快速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tlab仿真的语音信号增强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音增强技术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语音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介绍了现有的各种语音增强算法,并对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谱相减法作了系统的描述。对传统型、增强型、改进型的谱相减法进行了探讨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C语言环境的算法程序,详细地介绍了该程序并画出了它的算法流程图,而且进行了算法仿真,通过分析它在-5dB,0dB,5dB的信噪比下的输入输出波形,证明了该程序可以较好地实现语音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