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以教学、科研、服务、信息、就业"五位一体"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以合作平台、人才培养、利益驱动、制度保障、能力建设"五位一体"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两者互动促进,推动校企合作全面、深入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操作性强,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震 《科技信息》2010,(31):232-232,20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校企合作"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种新的模式,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才能在"校企合作"中做的更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市场的需求成为人们思考的重点。本文结合实际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肖英芳 《科技信息》2010,(29):239-239,420
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建"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本结合点。本文以校企共建"双赢"为切入点,阐述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进而为高职语言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提供理论及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出现了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论述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出了职业院校图书馆如何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图书馆。明确图书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的方向。通过扩大读者群,完善资源建设。加强建设文献资源,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加大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力度,推进职业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基础下,依托校园和产业基地,构建融教学、生产、研发、生活为一体的"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设计工作室"与"校外创业工作室"两条腿走路。"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中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并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问题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咸宁技师学院以服务学习型企业创建为目的,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大胆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一个"校企联合主导、工学用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其创新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招生就业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与内容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田立强 《科技信息》2011,(3):40-41,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日渐成为了高职教育改革的主线和切入点,高职院校推行"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探索和实践,但实践中尚存不少局限和困难。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从宏观政策、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逐渐推进"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杨晓云 《科技资讯》2013,(23):181-181,183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宗旨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双辅导现场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在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双辅导现场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该实践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校企合作"双辅导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为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企业调研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姚嵩 《科技信息》2010,(36):I0005-I0005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大多只是充当了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的角色,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缺乏主动性,校企合作仅流于表面,合作的效果并不突出。本文就"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建设进行探讨,重点从校企共建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等方面探讨一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课程建设,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全治 《科技资讯》2008,(35):158-158
"半工半读"模式是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学生,从而实现校企双赢、学生受益的成效,在"三育人"的基础上,注入"生产育人"的内容,完善了育人体制。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责任明确,利益兼顾,资源共享,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晓静  郝亮 《山西科技》2011,(2):15-16,18
校企合作模式自19世纪末发源于德国以来,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出现多种形式,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俄罗斯则称之为"学校—基地企业制度"。然而,各国校企合作模式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从中我们能得到重要启示,尤其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国内现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种类,重点探讨了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在长江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校中企”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趋势,"校中企"就是一种校企合作的创新形式。在"校中企"合作中主要存在校企合作定位、企业管理团队力量薄弱、学生心态波动性大等突出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形成合力从明确合作定位、提升企业团队管理水平、调整实习心态等方面来化解。  相似文献   

14.
余洪英  刘焰余  吴军  吕科 《科技信息》2010,(20):I0196-I0196
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职校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高职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出发,重点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几点"冷"思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学术+科研"型、"理论+应用"型、"认知+技能"型三种。其中,"认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高职教育实际,应得到推广。在"认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关键。高职院校只有大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周雪瑛 《甘肃科技》2014,30(19):69-7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出发,对会计与审计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彭振 《科技咨询导报》2014,(2):214-214,216
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我校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开设订单班"等校企合作方式,先后与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东莞三星电机有限公司、上海京瓷电子有限公司、中央国家机关后勤干部培训中心培训部、湖南省丰彩机械有限公司、双峰县兴昂国际有限公司、双峰县海螺集团、双峰县农友机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全作协议,建立了固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多种校企合作途径取得了"三赢",即学生赢、企业赢、学校赢,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得到了社会与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的研究,找到问题、分析不足,探讨新形势下“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新路径,从而为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找到新思路,实现校企合作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国内外竞争中抓住机遇,占据优势,赢得先机,学校必须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国情和校情的新路子。"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晓辉  赵国 《广东科技》2014,(22):173-174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业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和有效途径。围绕人才的培养,通过"实施非学历制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校企合作实现双赢"三部分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