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活性污泥系统仿真软件GPS-X的模型机理及其建模的过程,结合COD组分表征结果,通过实例分析了该软件在污水处理厂中模拟应用,模拟结果为:COD最大误差为5.48%,最小误差为0.83%,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约2.85%;TN最大误差为7.23%,最小误差为0.15%,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约3.62%,NH4+-N最大误差为9.17%,最小误差为1.05%,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约4.98%,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趋势吻合一致,能较好地反映污水处理厂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2.
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进水水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以及管网渗漏、水量不足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针对水质达标问题,分析COD、TN、TP、SS、NH3-N的达标方法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普遍性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同时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系统尤其是污泥含水率在实际运行中的控制提出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以国际水协ASM系列(1~3号)为代表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改建和运行管理以及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研究.通过对废水组成的详细分析和模型参数的修正,运用ASM2模拟了SUFR(螺旋升流式反应器)系统中COD和氮、磷的去除.模拟结果表明:由模型所得出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说明ASM2能够反映COD和氮、磷在SUFR系统中的变化状况.当SUFR系统运行参数发生变化时,模型可以作为有效的预测平台.  相似文献   

4.
截流式合流制溢流(CSOs)污水及污染负荷往往发生在较大降雨和暴雨过程中,基本无监测数据积累,CSOs负荷量的核定十分困难.本文选择辽宁省营口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区域为研究区域,在收集整理排水管网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基于污染物堆积和冲刷过程的机理模型——SWMM模型模拟和分析了研究区域降雨径流污染过程.模型使用西部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水质实测数据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模拟了降雨径流污染负荷产生过程和溢流过程.研究表明,降雨量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干期天数等都会影响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量.溢流口CSOs污水量和负荷与降雨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同时降雨强度对溢流口CSOs的污染物负荷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354-6359
模型参数校正是决定污水处理过程模型应用效果的关键。提出一套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污水处理过程参数校正方法。选用基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的Benchmark仿真平台。首先通过此仿真平台得出各个参数的灵敏度信息,建立参数灵敏度数据集。然后将其用于某污水处理厂所建模型校正工作,校正后的模型出水COD和总氮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最后利用校正后的模型对曝气进行了优化,节约了处理能耗。方法可用于系统诊断和过程参数优化指导,以得到半定量的诊断信息,作为指导新建污水处理厂或作为已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设计是江西南部某市的排水工程设计,设计主要分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两部分.排水管网采用分流制,分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两部分.考虑地势与经济等因素,污水管网采用截流式布置,雨水管网采用正交式布置.污水管网采用两个方案,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比较选择优先方案.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以近期的最大污水量(Q=96630 m3/d)为设计标准,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即SS、BOD5排放浓度分别为30 mg/L、30 mg/L.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法对海绵铁微电解法去除生活污水中COD过程中5个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进水COD浓度、进水pH值、海绵铁投加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水平、6因素的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5min、pH值2、海绵铁投加量5g/L、进水COD浓度200mg/L时,COD去除率为45.3%,达到城市污水作为预处理阶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模拟污水处理厂进水以非稳态正弦曲线波动,通过调整非稳态进水平衡位置时好氧段不同的初始DO浓度,研究非稳态进水对分段进水工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及控制策略控制参数.结果表明,通过恒定曝气量并控制好氧段初始DO浓度为2mg·L-1,出水平均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最佳,分别为21.82,0.59,11.87和0.26mg·L-1;随着进水流量的非稳态波动,周期内出水COD以分段函数规律变化,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以正弦曲线波动;从改良A/O 4点分段进水工程化设计角度考虑,设计总处理量的变化系数为1.25时可认为在安全系数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感潮河地区不同排水体制中污水有机物浓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受感潮河流影响珠三角某城市的不同类型污水进行了有机物浓度调查,推算出该城市污水的COD浓度约为272mg/L。不同排水体制中污水有机物浓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分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平均191mg/L)显著高于合流制管道中污水(平均137mg/L)。合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随河水水位升高而降低,呈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432。分流制管道中污水COD浓度与河水水位无相关性。在感潮河流影响的地区分流制较合流制更能阻止河水进入污水管网,能保证进入污水厂的污水COD浓度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分流制更适宜作为该地区的排水体制,该结果为珠三角地区排水体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主流区风口模型计算气流温度和速度的特性公式,并研究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利用主流区风口模型、基本模型、盒子模型、N点动量模型分别模拟了送风口气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基本模型与盒子模型对于结构复杂的送风口模拟失效;基于N点动量模型和主流区模型的流体速度在工作区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0%;在主流区模型中,送风口附近的气体速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11.
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是优质高效安全钻井、减少井下复杂情况、合理开发油气层的基础.由于地层压力的实测方法费用较高、周期长,且影响钻井安全,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并详细论述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该方法以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数等测井数据及钻杆压力测试数据为学习样本,具有十分高的准确度.对大庆油田萨尔图和杏树岗两个区块的地层压力进行实例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其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8.9%.  相似文献   

12.
 入炉垃圾热值不稳定,对焚烧炉的稳定运行有很大影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建立垃圾焚烧炉入炉垃圾热值的预测模型。利用Garson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某垃圾焚烧电厂在线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后,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实现入炉垃圾热值的在线测量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2.64%,检验样本相对误差平均值概率为95%的置信区间为[-1.75,2.59],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置信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电子束不同辐照剂量对城市污水中污染物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城市污水中大肠杆菌的灭除有显著效果,当辐照剂量达到4 kGy时,大肠菌群下降5个数量级.电子束辐照对城市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有一定去除作用,当剂量达到20 kGy后,COD含量变化平缓,其最高去除率达到了63.5%.电子束辐照对污水中的氨氮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当辐照剂量达到120 kGy时去除率达到47.8%.电子束辐照对污水的pH值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溶解扩散模型预测反渗透去除放射性废水溶液中钴的渗透行为.研究了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行为,结合溶解扩散模型和物料平衡,推导出渗透分离的方程.首先通过拟合较高浓度钴离子渗透的实验数据,求得模型的相关参数,然后针对较低浓度钴离子的渗透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相对误差不超过15%,该溶解扩散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较低钴离子浓度下的渗透行为.  相似文献   

15.
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Re4 400时圆管中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水头损失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测压管水头差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相对误差较经验值的相对误差小;圆管突扩与突缩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与雷诺数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雷诺数的增大,局部水头损失和突扩局部水头损失系数逐渐增大;而突缩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呈减小的趋势。对工程实践中水利工程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顶管施工对地层变形的扰动成为影响周围建筑物安全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南水北调中线磁县段砂砾石地层中污水管网顶管下穿和谐大道施工为例,对顶管施工扰动下地表沉降变形进行理论预测和现场试验研究,并基于现场实测结果对理论预测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层体积损失率控制在6.9%以内时,磁县和谐大道附近地表沉降量满足相关规范安全要求;南水北调磁县段污水管网施工范围内地表最大沉降量位于2.5~4 nun,未突破安全阈值;针对类似工况条件提出了地层损失率和沉降槽宽度系数指数建议取值,分别为2.81%和0.425.相关研究成果为类似工况条件下地表变形预测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小河流域水文预报时,由于流域水文资料缺乏,洪水发生时间短,传统的水文模型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平通河流域研究了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的建立过程、建模方式以及模型的结构和参数,探讨了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在平通河流域的适用性.并结合平通河水文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HSVM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日径流水文过程,模拟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下,模型在平通河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从模型的结构角度对结果产生的误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含硫湿气田增压集输模式的数值模型.采用热-力耦合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总站压力对段塞流风险、管段流速和管输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压集输模式模型的可靠性误差均维持在9%以内;当气井配产不变时,总站压力越低,管道持液率越小.在后期开采中,管网运行压力的降低有利于避免段塞流的形成;当总站压力为5.0 MPa时,1#、3#、4#均有部分管段流速过高,超过设计要求,需对相应管段进行增压集输,达到安全值;当集输管网满足90亿方/年的输送能力时,则总站运行压力不能低于6.9 MPa;确定了高含硫湿气集输系统增压运行的临界条件为不低于7.0 MPa.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全三脱"工艺脱磷转炉的脱磷效率、降低钢铁料的消耗,基于氧平衡机理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建立了脱磷转炉脱磷渣FeO预报模型。将氧平衡机理模型计算的氧化物(FeO,CaO,SiO_2,MgO,MnO,P_2O_5,Al_2O_3)质量和出钢温度作为输入项导入神经网络工具箱,训练成误差最小化的网络。结果表明,FeO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炉次达到85%。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命中率,可为现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