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素萍  葛志军 《江西科学》2007,25(5):651-655
据研究资料表明,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捕获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抗氧化功能.在大豆中,除了富含蛋白质、脂类、磷脂、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大豆低聚糖、大豆甾醇、大豆皂苷等.本文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组分、结构、分布状况,主要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通过对大豆异黄酮生物学功能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大豆异黄酮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是一种营养保健品.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大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近年对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一些文章报道的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及组成来评价传统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确认发酵及酶工程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液质联用及串联质谱法对黑豆、黄豆及青豆等8个大豆样品进行了大豆异黄酮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木甙(G)及丙二酰基染料木甙(MG)在8个大豆样品中均为主要的大豆异黄酮组分,两者之和平均占到了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50%以上;其次为大豆甙(D)和丙二酰基大豆甙(MD),两者之和平均占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38%左右;黄豆黄甙(GL)和丙二酰基黄豆黄甙(MGL)则在所有样品中含量均很低,两者之和平均只占总含量的6.8%.这8个样品中,对大粒种样品,黄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黑豆及青豆,而小粒种大豆的异黄酮含量要明显高于大粒种.DPPH和FRAP抗氧化性分析结果则表明,黑豆的抗氧化性高于黄豆及青豆,而小粒种豆的抗氧化性高于大粒种豆.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饲喂小鼠,观测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记忆功能、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脑组织与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三个剂量(30、60、120 m g/kg.bw)的大豆异黄酮对小鼠的记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豆异黄酮使小鼠血液和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活性以及大脑皮质与海马组织中甘氨酸(G ly)含量降低,而大脑皮质与海马组织中天冬氨酸(A sp)和谷氨酸(G lu)含量升高.此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具有调节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胆碱酯酶代谢的作用,这可能与大豆异黄酮调节记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范兆军 《科技信息》2011,(16):I0192-I0193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多酚类混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概述了大豆异黄酮的几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酱油渣干粉为原料,对大豆异黄酮提取条件和纯化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实验室模拟动态逆流提取酱油渣中异黄酮,并通过正交设计对大豆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大豆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0%乙醇, 提取前的浸泡时间12h,料液比1:10,得到总异黄酮提取率达0.35%,粗提物的纯度为2.01%.选取3种极性不同的大孔树脂填装制备柱,并利用中低压色谱对大豆异黄酮样品进行纯化.结果表明,NKA9大孔树脂对总大豆异黄酮的纯化效果最好,在60%乙醇洗脱时,产品纯度可达到32%.该方法能实施在短时间内对大豆异黄酮样品进行大量的纯化,满足大豆异黄酮产品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豆酸乳不仅水分含量高,而且存在蛋白质、糖分和增稠剂等干扰物质,采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定量异黄酮。本研究以喷雾干燥的方法对大豆酸乳进行前处理,再以甲醇超声波提取乳粉中的异黄酮,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和甲醇/杉甲酸为流动相,在30min内,以0.8mL/min的流速梯度洗脱(从20/80/0.1到80/20/0.1)大豆酸乳粉的甲醇提取物,紫外检测器的波长设为254nm。结果表明:大豆酸乳粉中主要的异黄酮为染料木苷和大豆苷,总异黄酮含量为0.000544%~0.000937%。结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的检测大豆酸乳中微量异黄酮含量.检出限大于百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一种针对大豆乳清水一级浮渣粉中大豆异黄酮的薄层层析扫描检测方法.大豆乳清水一级浮渣粉用丙酮一次提取即可将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全部提取完全,提取方法简单.经薄层层析扫描,大豆乳清水一级浮渣粉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4.505 6 mg/g.检测黄豆黄苷、大豆苷、染料木苷三种苷的薄层板展开剂为二氯甲烷、甲醇和乙酸,黄豆黄素、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三种苷元的展开剂为氯仿、甲醇和乙酸.建立了大豆异黄酮的标准曲线和方程,并进行了精确性、稳定性检测,其RSD值均小于2%.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稳定,是适合大豆乳清水一级浮渣中大豆异黄酮及其异黄酮产品检测的一个完整、快速、省时,实用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黄酮是一种来源于大豆的植物雌激素。本文论述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高染料木苷大豆异黄酮的开发与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从大豆豆芽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一种大豆异黄酮含量高的新原料,分别以大豆豆粕、发芽大豆为原料,利用混合标样法测定了异黄酮的含量,发现了大豆不同芽长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在豆芽芽长为4 mm时,用90%乙醇常压60℃浸提2 h,豆芽与乙醇比例为1∶8(m/V),大豆异黄酮的得率最高,为1 880μg/g左右。本研究为大豆异黄酮工业化生产的原料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以酱油渣干粉为原料,对大豆异黄酮提取条件和纯化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实验室模拟动态逆流提取酱油渣中异黄酮,并通过正交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为80%乙醇、提取前的浸泡时间12 h、料液比1∶10,总异黄酮提取率可达0.35%,粗提物的纯度为2.01%.选取3种极性不同的大孔树脂填装制备柱,并利用中低压色谱对大豆异黄酮样品进行纯化.结果表明,NKA9大孔树脂对总大豆异黄酮的纯化效果最好,在体积分数为60%乙醇洗脱时,产品纯度可达到32%.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对大豆异黄酮样品进行大量的纯化,满足大豆异黄酮产品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充分利用大豆资源,研究出更多的天然抗氧化剂.方法 采用大豆胚芽作为提取异黄酮的原料,设计正交试验方案,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80%的乙醇,按照乙醇体积与原料质量比10:1的比例在水浴100℃上回流2 h.称取40 g大豆胚芽,按最佳条件提取大豆异黄酮,产率0.694%.然后将提取的大豆异黄酮用于蛋糕制作,并按同一配方制作3种蛋糕,一种加入2 g山梨酸钾,一种加入大豆异黄酮2 g,另一种不加任何添加剂.成品后,将每一种蛋糕分两部分保存:一部分置于常温下保存,一部分置于冰柜中冷藏保存.1周后,测其过氧化值.结果 过氧化值比较:山梨酸钾<大豆异黄酮<无添加剂.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且其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纳豆及纳豆胶囊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良好.实验对原料黄豆、纳豆和纳豆胶囊样品采用石油醚索氏脱脂后,对固体样品进行乙醇回流提取,分析了4种大豆异黄酮组分,即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结果表明,原料黄豆总异黄酮质量比为1 260 mg/kg,纳豆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明显高约30%,纳豆胶囊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高约11%.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异黄酮改善衰老小鼠肾脏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衰老对照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对照组、大豆异黄酮大剂量组、大豆异黄酮小剂量组,应用生化分析以及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肾脏中MDA的含量,SOD,GSH-Px和CAT的活性,以及bcl-2转录水平,探讨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肾脏抗氧化水平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应的机制.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可减少D半乳糖小鼠肾脏中MDA的含量,并可提高肾脏组织中SOD,GSH-Px和CAT的活性,能明显增加bcl-2的转录水平,且大豆异黄酮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bcl-2的转录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表明大豆异黄酮能清除肾脏内过多的氧自由基,进而抑制过氧化反应后的细胞凋亡损伤,对衰老小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黑豆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采用超声提取法,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物料粉碎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考察各提取因素对黑豆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优选出黑豆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物料粉碎后过20目筛,以6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温度为50℃,超声提取50 min,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1.91%,为最优提取工艺,工艺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均匀设计优化大豆异黄酮的超临界流体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法提取大豆中异黄酮类成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药材粒度等4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CO2超临界流体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4 h、药材粒度40目,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实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361±0.012)%.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对油脂氧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对猪油油脂的POV值、TBA值的测定,发现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的自动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浓度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抑制作用比糖苷型强,接着分析了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自动氧化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以及糖苷型与游离型的活性差异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异黄酮是以大豆为原料提取制成的植物雌性激素。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在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报道了国内外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大鼠的心肌电生理效应.方法采用微电极电生理技术观察大豆异黄酮对麻醉大鼠心肌电生理效应.结果大豆异黄酮可缩短大鼠心肌动作电位复极化50%的时间(APD50,P<0.001)及复极化90%的时间(APD90,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缩短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其机制可能与阻滞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2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陈美荣 《科技信息》2010,(26):337-337,334
本文建立一种检测大豆豆粕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以染料木素为标准品,在其紫外最大吸收峰260nm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豆粕中异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A=0.1676X-0.0118r=0.9982,平均回收率为99.84%,相对标准偏差为1.03%。方法简便、重现性好,使用的试剂毒性小且廉价易得,可作为检测豆粕中异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