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声-OCT内窥成像系统将超声、OCT扫描成像技术与内窥成像系统相结合,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优势,是医学成像诊断技术的一项新进展.对超声.OCT内窥成像系统的原理进行阐述,设计用于该系统的扫描探头结构,分析图像坐标变换的过程,最后通过实验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超声断层成像技术不仅具有超声非侵入、无辐射、低成本等优点,并可以进行断层成像获取断层信息,对四肢成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医学超声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超声断层成像系统的系统结构、控制方案和原始数据采集过程,并与上一代原理样机参数进行比较.设计了大腿和小腿腹的数据采集实验用于四肢超声断层成像的早期研究,对比大腿和小腿腹超声断层图像和解剖结构图发现二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为超声断层成像技术后续的四肢成像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灰度变换方法改善超声医学图像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官伟  李金 《应用科技》2005,32(11):40-43
分析了超声医学图像及其噪声干扰(speckle噪声),采用灰度变换的方法来改善超声医学图像的质量,介绍了灰度变换的基本原理,包括直接灰度变换和直方图变换2大类方法,对广泛应用且效果较好的直方图均衡和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方法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和算法介绍,针对超声医学图像应用灰度变换方法作了实验,实验证明,综合运用灰度变换方法能够很好地改善超声医学图像质量,增强超声诊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伴随医学影像已成为医学技术中研究的热点,为了有效获取胎儿超声影像中的骨骼信息,由于受技术和成像机制的限制,胎儿超声成像的质量相对低,首先分析实际胎儿超声成像的特点,采用PM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再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从图像中提取出骨骼信息,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过程进行验证,并结合临床实践的需求进一步的给出相应客观量化数据的意义,并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学超声动态图像的分区压缩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医学超声动态图像微小失真压缩研究中采用的分区压缩技术,它根据超声诊断临床经验和图象特征,将超声动态图象划分为病灶,结构图象区域及背景等图象。对病灶区域进行低压缩率的微小失真压缩,对结构图象区域的图象进行高压缩率的有损压缩,对背景则采取简单定时的游程编码压缩,实验证明它可提高超声动态图象的数据压缩比和降低计算运算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微机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开发应用微机管理的设计目的,软件系统功能,结构、实现方法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优化,进一步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方法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经验,对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修订与优化。结果 将该专业培养目标由原有的强调实验动物技术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具备医学实验技术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删除了原培养目标中对于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培育与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对应新的培养目标,增加了新的思政课程、与医学实验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以及临床实习,减少了关于实验动物繁育、环境建设、外科手术及诊断相关的课程,完善了实验动物模型、病理解剖相关的课程。结论 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将有助于培养更全面的医学实验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医学实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科技创新新时期对该专业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医学超声治疗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超声波技术在医学及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超声治疗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超声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超声治疗技术中的一些新方法和新设备,并对超声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包膜微气泡非线性与超声造影剂谐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包膜超声造影剂 (ultrasoundcontrastagents ,以下简称UCA)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模型仿真研究 ,对比研究了不同尺寸的理想气泡和包膜微气泡在不同频率超声场中的基波与谐波散射特性 ,研究结果对UCA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有重要价值 .UCA谐波特性实验结果直观地反映了白蛋白超声造影剂显著的非线性特性 ,该特性将为医学超声成像技术和相应基础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  相似文献   

10.
管道环焊缝相控超声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单探头超声检测精度低、效率差,严重影响了管道环焊缝缺陷检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此将超声相控阵技术移植到管道环焊缝缺陷检测,设计了一套管道环焊缝缺陷检测系统,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中,通过Matlab编程优化阵列换能器的参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点.试块和模拟管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超声发射与接收合成能力,而且对管道焊缝缺陷的检出率和缺陷定位均迭到检测要求,同时也证明了阵列换能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在有机合成实验教学中超声波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在有机合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文中通过超声波合成3,5一二异丙基水杨酸,探讨其在学生实验教学中广泛开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B超影像采集工作站及DICOM接口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医院模拟B超诊断仪能够接入现有PACS系统 ,适应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 ,介绍一种基于PACS系统的B超影像采集工作站及其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作为B超诊断仪与PACS系统联接钮带 ,重点解决了B超图像的采集 ,存储与传输 在采集方面根据标准视频输入可实现单帧与动态多帧采集 ;在存储方面图像采用了标准DICOM图像格式 ;在传输方面采用了DICOM传输标准 ,实现了B超图像以DICOM规范与PACS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符合国际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标准 ,有利于B超影像工作站方便接入PACS系统 ,推动PACS系统在我国的发展 ,同时工作站增加了图像的后处理算法与数据库的管理 ,有利于医师的临床诊断与数据库管理  相似文献   

13.
 超声热疗是利用生物组织吸收超声波能量使自身温度升高的特性,通过高温致死病变组织或低温促使病变组织康复的热疗技术.该热疗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特点.利用高温致死病变组织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已应用于子宫肌瘤、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肝肿瘤等的临床治疗,在脑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尚处于临床应用研究阶段.低强度超声的低温升热疗对于产后出血治疗和神经组织愈合等有较好疗效.本文综述高强度聚焦超声和低强度超声热疗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任杰 《科技信息》2010,(5):44-44
超声是医学影像中常用的一种物质波,是影像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基于超声脉冲回波原理设计了影像物理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超声的物理特性,掌握测量声速与衰减系数的原理及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对影像物理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超声治疗具有非侵入性、空间分辨率高、刺激靶点多等特点,其磁共振兼容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逐渐应用于脑部疾病的治疗。综述了超声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2种主要类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和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治疗。目前,高强度聚焦超声在治疗脑肿瘤、神经性疼痛、震颤、帕金森、强迫症和脑中风等疾病领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在治疗抑郁症和癫痫等疾病方面具有临床应用。经颅精准聚焦的聚焦超声可非侵入性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望成为治疗脑部疾病新的临床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超声处理污泥实验中,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温度、控温与否、作用时间、超声功率、超声频率)对污泥滤液COD、NH3-N、TP及浊度的影响,探索超声破解污泥的基本规律,为超声破解污泥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是一种有效的污泥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声波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的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合介绍了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包括声空化机理、声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降解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目前研究成果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induces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s and to identify the probable mechanism. We used ultrasound in continuous wave mode with a frequency of 21 kHz and a spatial-average temporal-average intensity of 46 mW/cm2.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200 μL SonoVue?) was used to treat androgen-independent human prostate cancer PC-3 cells for 30 s. PC-3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the ultrasound group and th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group. Immediately after treatment, trypan blue exclusion was used to assess cell viability. Cell apoptosis at 24 h after treatment was measu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 Bcl-2 and Bax.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had a minimal effect on the viability of PC-3 cells and induced minimal levels of cell lysis. The level of apoptosis in PC-3 cells induced by this moda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s (12.77 ± 0.31% vs. 2.56 ± 0.22%, P<0.01). Treatment with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ax, a pro-apoptotic protein, and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 anti-apoptotic protein. It was concluded that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induces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PC-3 cells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Bcl-2 and up-regulation of Bax.  相似文献   

19.
空化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其半径变化规律已经被实验所证实,如文献[1]。笔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流体力学方法计算了超声空化泡在刚性壁面附近崩溃时对刚性壁的作用。计算表明,所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超声空化破碎薄铝箔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