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真空开关在国民生产中愈来愈广泛应用,但是仍在许多待改进的地方。例如,触头材料不能停留在引进技术上,应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更优质的材料来进一步发展低压真空开关和特种真空开关,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低过电压、大开断能力和小尺寸的真空灭弧和真空开关的研制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在固定小开距真空灭弧室中产生高频放电的方法,对多次重燃过程中每次重燃的高频电弧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该高频放电的特征可用冷击穿电压和开距的关系及燃弧后真空间隙热而耐压水平和开距的关系进行描述,测量结果表明,用CuCr触头材料制成的真空灭弧室具有较高的冷击穿强度,是AgWC的3倍,根据能量关系建立了每次重燃时高频电弧持续时间的计算模型,并用该模型对试验电路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胡民杰 《科技资讯》2007,(12):10-11
真空开关具有开断容量大、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不爆炸、低噪音、不污染环境、寿命长、能在整个寿命期内做到少维护和免维护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中压范围内,真空断路器已占有世界市场的65%,特别在美国、日本、德国,真空开关占有绝对的优势。在我国,由于受中压断路器无油化和城乡电网改造的影响,真空开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永春 《科技资讯》2014,(11):98-98
在对10 kV真空开关柜操作过电压产生的原因进行简单阐述后,从开断配电网负载的操作过电压、开断感性负载的操作过电压、开断容性负载的操作过电压等方面,对10 kV真空开关操作过电压的抑制方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高密度的等离子体,设计研制了组合体脉冲真空电弧源,它由4套脉冲真空电弧源组合而成.测量了脉冲真空电弧源弧压与弧流的关系;利用静电探针测量了组合体脉冲真空电弧源和单套脉冲真空电弧源产生的等离子体,得到了探针饱和电流(与等离子体密度成正比)与弧压的关系,以及等离子体密度的轴向分布情况;采用飞行时间方法估测了等离子体的飞行速度.组合脉冲真空电弧源最大等离子体密度达到8×1012 cm-3.  相似文献   

6.
真空触发开关性能指标及开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脉冲高频电流的情况分析了真空触发开关的性能指标以及影响因素,同时用电流过零前电流的下降速率与恢复电压的上升速率的乘积作为开断能力的衡量指标,进行了触发开关电流开断能力的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触发间隙的材料与结构、主间隙电极结构与材料、电流过零前电流的下降速率与恢复电压的上升速率、以及介质恢复强度等是影响真空触发开关开断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所定义开断能力衡量指标的条件下,真空触发开关的分断能力随电流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利用动态图像高速微机系统,对真空电弧纵向磁场触头燃弧及重燃过程进行了动态拍摄,对比分析了不同开距下宏观动态图像、微观电子密度和电弧中心光强的不同时域特征.指出高电压等级真空电弧纵向磁场下小开距阴极斑点群先行集聚也会导致阳极斑点形成,且重燃点仍在原阴极,并对此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在测定了水蒸气作为保护气体时的电弧物理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对水蒸气保护焊下短路过渡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令,随着电源电压与电感值的升高,短路过渡形式由燃弧──熄弧—短路—燃弧,向燃弧──短路──燃弧过渡。研究了电源电压、电感和送丝速度等焊接参数对短路过渡动态过程的影响.把电弧过程呈燃弧—熄弧—短路-燃弧交替进行,并且熄弧时间最短,短路频率最高作为研究目标,找出此条件下具体的电源电压与电感值及其关系,为制定焊接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常压去离子水在不同高度的微小间隙通道内的流动沸腾特性.实验热流密度为0~206 W/cm2,质流密度为200~400 kg/(m2·s),间隙为1 mm和2 mm.结果显示,随着实验条件的变化,通道内出现了泡状流、清扫流、搅拌流,且在清扫流早期观察到不稳定流动现象.此外,间隙高度降低促进了流型的过渡,加快了不稳定流动的进程.1 mm通道内核态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低于2 mm通道,表明间隙高度的降低更有利于气泡在低热流密度下成核;1 mm通道的过冷沸腾传热系数最高为2 mm通道的1.7倍,2 mm通道内饱和沸腾传热系数略高于1 mm通道.表明低热流密度下过冷沸腾时小通道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高热流密度下饱和沸腾时大通道的传热稍具优势,同时表明间隙高度造成的传热差异随热流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变小;1 mm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为2 mm通道的83%,表明间隙高度的降低会使得临界热流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气压条件下小功率直流继电器触点电弧的分断过程,发现气压的变化对分断电弧的燃弧过程有较大影响.近似真空下燃弧过程只有金属相;1.01×105Pa时两相转变过程明显;2.01×105Pa时的两相持续时间比较长.讨论了金属相、气体相持续时间与分断电流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电压平台的变化规律.发现电压平台是燃弧过程的一个固有特征,并验证了多级电压平台的存在.这些工作对电弧的机理研究是较好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本质安全电感电路 ,最小建电弧电压能反映电路的建弧特性 ,电流变化率能反映电路的电感特性。本文仅针对这两个电气量 ,对四种电弧放电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到电弧放电瞬间每一模型下的电流变化率和电弧电压。分析指出 ,放电电流抛物线模型不宜描述电弧放电瞬间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开槽结构多孔芯体强化沸腾传热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槽改变了多孔芯气液流动结构,不仅改善从核态到膜态沸腾特性,而且使沸腾滞后减轻,沸腾工况更加稳定.为了考察开槽对沸腾传热的影响,根据多孔介质多相流动理论,建立了水平热管多孔芯体沸腾过程一维模型,计算了临界热负荷随开槽密度的变化,确定了最佳开槽密度,分析了开槽尺寸和多孔芯特性对开槽密度的影响,为实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Lennard-Jones流体汽液界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认识汽液界面现象 ,解释汽液界面的独特性质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 L ennard-Jones流体汽液界面。模拟结果表明 ,汽液界面实际上是一个随时间涨落的起伏不平的曲面 ;汽液过渡区就是该曲面的涨落区域 ;汽液相变是一个突变的过程 ;汽液界面体系内密度、压力张量及温度等热力学量连续变化只是统计的结果。并在此认识基础上 ,从汽液分子相互转化的微观行为解释了汽液界面的温度分布中的尖峰和低谷出现的原因。在分子的汽液相变过程中 ,从液相向气相的转化发生在汽液界面的波峰处的几率最大 ,而从气相向液相的转化发生在汽液界面的波谷处的几率最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永磁偏置径向磁轴承的永磁磁路的磁通密度低,磁力小,缺乏自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立式轴流泵的新型混合径向磁轴承结构.应用分子电流法及虚位移定理建立新型混合径向磁轴承承载力的非线性模型及其线性化方程,分析得出新型径向混合磁悬浮轴承在径向某个自由度上具有自稳定的特点,且永磁轴承可以减小系统总的位移负刚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albach阵列结构后,混合磁轴承气隙的磁通密得到很大提高.电流刚度和位移刚度与平衡点的初始电流及初始间隙密切相关,在平衡位置附近电流刚度和位移刚度呈线性变化,当气隙增大时仍保持较好的线性度,而当气隙减小时呈现一定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典型地区无信号交叉口临界间隙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隙接受理论是计算公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是其中2个重要参数,交叉口的不同几何构成,不同的车辆组万能主车流量大小,都影响着临界间隙值的大小,在我国首路交通条件下,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公路交叉口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无信号交叉口大量的交通观测,应用Ashworth方法计算得出我国各地区的临界间隙与随车时距值。这对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提供了重  相似文献   

16.
以氮氧化物和PM2.5削减量为减排效果评估指标, 以车辆残值成本、政策执行成本、燃油成本节约为社会成本指标, 借助单位减排产生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减排量比值), 对北京市2011年6月至2020年12月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及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成本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覆盖期内, 该政策的成本有效性并非单调递减, 而是呈现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 在重点淘汰柴油货车时期, 政策成本有效性最佳, 在重点淘汰国III汽油车时期, 成本有效性较差, 两者氮氧化物及PM2.5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分别相差14倍和34倍; 随着车型拓展到更高排放标准, 淘汰小型客车的成本有效性呈下降趋势, 国III和国IV排放标准的小型客车减排潜力已较为有限, 且成本有效性远低于政策早期; 淘汰重型货车的成本有效性较高, 且在部分时期存在社会成本的节约。建议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基于成本有效性, 审慎地将排放标准更高的小型客车纳入该政策管制范围, 应更关注重型柴油货车加速淘汰的政策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7.
量子点异质结构是窄带隙材料以纳米尺度连贯插入单晶体点阵中.这些微小结构为改进异质结构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拓宽它们的应用提供了独特的平台.与量子阱激光器相比,量子点激光器因具有delta样的电子态密度而具有优异的光激发特性.近年来半导体量子点激光器的进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某些最重要的应用方面,量子点激光器已经超过了量子阱激光器的一些关键特性.  相似文献   

18.
六氟化硫气流中电弧热边界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电弧参数测量和光学流动显示相结合的方法,对六氟化硫(SF_6)电弧的热边界区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拍摄了电弧拉出喷口时的形象与气流场光学图象。运用 Abel 转换方法计算了热边界区内气体密度与温度分布。研究发现,在燃弧绝大部分时间,热边界区阻塞喷口,造成流量严重下降。同时,热区气体吸收了大量电弧能量。干涉图片还显示,热区直径在随电流变化中有明显滞止现象。热滞止效应使热区在电流零后可维持较长时间,从而造成了对介质恢复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Roundabouts have been used successfully in ci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are wildly used in China. The critical gap is a required parameter for calculating the capacity of roundabouts and deciding the needs for stop signs. While many studies on gap acceptance characteristics at roundabou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America and Europe, few have been done in China.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alibrate the critical gap in a roundabout in Chin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ritical gaps on different days (workdays and weekends) and during different times (rush hour and non rush hour) were checked.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at a three-lane roundabout formed by a two-way and four-lane local road and a six-lane divided ar-tery. The data was collected at this site by a video camera. The evaluations include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acceptable and rejected gaps which resulted in critical gaps for all ca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itical gap during the rush hour is shorter than after the rush hour, but the difference is not large an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can be fit by the Iogit functional form with parameters estimate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相似文献   

20.
多孔颗粒床阴燃着火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生在多孔颗粒床的阴燃着火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最常见的加热方式热接触,设计了平板加热的实验模型,实验表明,长时间的缓慢升温后突然出现温度的跃升是阴燃着火的基本特征,采用有限区域临界着火理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发生阴燃着火的临界现象的规律,主要包括:(1)燃料床尺寸不变时,如果临界热流密度增加,则临界环境温度降低,临界点燃温度增高;(2)环境温度不变时,如果临界热流密度增加,则燃料床的临界尺寸减小,临界点燃温度增高;(3)热流密度不变时,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则点燃的临界尺寸较小,同时临界点燃温度较高,以上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