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载体到数字动画媒体巨大变化。在这种变化发展中数字动画艺术需要将现代数字动画制作技术与传统的文化艺术相融合,"文化为体,科技为媒"才是数字动画媒体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段建华 《科技信息》2010,(30):I0269-I0269
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但归根结底是艺术品,因为不管是利用什么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所产生的结果是艺术品。作为艺术品就不可缺少审美,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毕竟是以数字技术为实现手段的,所以它的审美取向与传统审美又有一定的区别。本文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来探讨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3.
李鸿明  周建青 《科技信息》2011,(14):I0024-I0024,I0027
本文试图以计算机的数字媒体,以美学为维度,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从语境走向现实、从局部现象走向对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形态、价值实现时代性重构的多方位审视,一方面从美学的角度理解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本质,另一方面从数字媒体技术美学角度借助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成果和全面支持,表现出独有的艺术风格。以数字媒体的一些重要表现与实践为出发点,探讨和认识其新的艺术倾向和审美特征,进而表述对数字媒体艺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以实际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艺术素养的需求越来越明确。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自身特征,本文积极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并通过学生的课程作业及反馈意见,梳理如何有效将艺术融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及路径。以期为促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充实专业教学内容和设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杨丽  陈卫东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51-1753,1760
新一轮国家学科门类调整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归属划拨为设计学一级学科。原非艺术类招生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势必要调整建设思路以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本文以苏州科技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为例,阐述了在"工转艺"学科背景转换契机下,该专业建设的新思想与新思路,希望能够为国内有类似情况的高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贵明 《太原科技》2007,(11):69-70
针对新媒体艺术是在激光媒体、时机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艺术方式,介绍了新媒体艺术的成型背景和发展脉络,同时提出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语境。  相似文献   

7.
设计学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群原型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能力培养提供概念框架,这一框架明确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所必备的基础能力,在通识教育阶段以目的为导向,知识点统筹考虑、分科植入,建立基本框架下具有可变性的课程群原型,为教师提供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能力的方法。为大学通识阶段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建构和提供基本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8.
朱叶 《科技信息》2013,(22):242-24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数字媒体技术相继出现,像互动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使展示设计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与传统的展示空间相比,提高了艺术性,将数字技术与艺术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本文就对数字媒体技术与展示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以上海世博会为例详细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展望今后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并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数字艺术产业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产业,未来更是前途无量。发展数字创意产业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具有实践特性的可开掘、可持续的发展战略。通过考察数字艺术的当代现实语境,剖析数字艺术作为创意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状况,对培育中国的数字艺术产业与发展数字艺术教育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体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媒体是一个应用领域很广的新兴学科,又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软硬件与应用、电子、通信与广播技术,同时涉及到数字媒体内容管理、数字媒体的版权、传媒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电子等领域。该文主要对数字媒体技术及其相关的应用领域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