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与日本具有十分相似的传统建筑文化。本文对日本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丹下健三、大谷幸夫、安藤忠雄的作品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作品的考察 ,探讨他们处理现代问题的策略 ,以供国内建筑界参考。最后指出 ,在传统与现代问题的处理上中国建筑师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日本著名现代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分析,探寻日本现代建筑中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提供创新与传统相结合设计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向东红 《科技资讯》2009,(28):252-252
日本建筑与中国的建筑的关系非常近,研究日本现代建筑对于传统的传承,可作为中国建筑发展的借鉴。日本现代建筑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经历了从形式到精神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杨建 《凉山大学学报》2003,5(4):24-25,23
最近几年来提倡城市雕塑建设,特别是非主题性(抽象)雕塑逐渐增多。现代语言的雕塑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合理的处理继承与发展问题,创作的抽象雕塑作品在环境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是需要我们建筑师去认真的研究、探索和对待。  相似文献   

5.
闽西客家培田古民居的建筑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言 《科技信息》2010,(8):I0132-I0132
培田古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地域性特征的代表性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对培田古民居的布局、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上对培田古民居的保护与研究,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及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现代城市结构和生活方式瓦解与崩溃的现状,一些建筑师将设计目光转向本土的传统园林建筑,试图以传统园林建筑的手法解决城市问题.其中,以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和中国建筑师王澍的建筑最为典型,他们的建筑从城市既存的文脉结构出发,建筑主体形态简洁明晰,甚至趋于消隐,但他们的建筑却给人们带来了对时空秩序的丰富多变的体验,是属于环境时代的“体验性建筑”,本文试图透过隈研吾和王澍两位建筑师的作品,解读环境时代的“体验性建筑”.  相似文献   

7.
日本建筑自战后经历了以丹下健三、矶崎新、安藤忠雄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用他们鲜明的建筑艺术个性融入到现代建筑思想体系中,构筑了日本现代建筑的开放式以及生命形式多样化的框架,表达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的幽雅意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主线,分析了同根同源下日本当代建筑师和中国优秀青年建筑师文脉与建筑关系上的态度和实践。希望有利于指导我们对文脉问题的把握与理解,从而探索适合中国建筑特色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论述了建筑形式的袭旧与创新问题,指出建筑形式作为建筑进步的衡量标准之一,既要摆脱“传统手法”、”民族形式”的束缚,又不能一味的模仿西方风格,而应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中的精华综合起来,适度地配置,构筑适合中国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0.
周翔 《工程与建设》2022,36(1):77-78,8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与历史底蕴的滋养下,中国传统建筑异彩纷呈,形成了各具特色、别出心裁的建筑形式.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优秀案例的解析,开展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三个角度分别对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构件设计、现代建筑色彩、现代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现代建...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不足,论述了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理念,提出了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今区域文化的交流加速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其他建筑形式的融合与趋同,由于盲目融合带来了中式建筑风格的不伦不类、杂乱无章,使纯净的建筑形式受到严重的破坏。文章指出,部分设计者在继承和创新传统建筑形式上出现的诸多应用误区,以此来引起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省陵川县龙岩寺为例,探讨了村落式建筑遗产的环境整治问题,并引入当今建筑遗产保护的理念,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简要地分析了我国东南沿海高温地区建筑发展的状况,阐述了气候、人和建筑三者的关系,在剖析由于不同气候条件的作用而具有鲜明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分析与建筑形态设计的途径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建筑领域的拓宽、建筑理论的多元、建筑观的深化与演进、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创作方法的革新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时代传统建筑学引发变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建筑人类学的思考——论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建筑人类学的概念,分析了建筑文化对我国传统建筑的影响,论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别,指出在新时期应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辉煌的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里,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并能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国建筑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时间的纵、横轴上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了分析,认真思考了建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建筑与环境     
针对人类破坏环境日趋严重的现象,以现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作品为实例,分析了现代建筑中重视环境的自然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未来的建筑应是充分重视环境的建筑,而未来的建筑设计应将以人为本、重视环境作为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