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惯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泛指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3大部分《格拉纳达公约》对这3大类遗产的定义中,强强了文化遗产与自然坏境的关联性和有机联系,关注到建筑遗产与自然环境不可分离的整体关系。结合定义的扩展,认为“建成遗产”的研究也可扩展至建成遗产保护、建成遗产防灾减灾、建成遗产制度及建成遗产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城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可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角度进行研究城市与自然环境对建成遗产保护有着强相关性,城市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建成遗产保护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2.
首先按功能差异将天津近代工业遗产建筑分为生产建筑、工业辅助建筑与“前店后厂”式工业建筑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历史照片为依据对不同类型工业遗产建筑的风格与特征加以分析,以补充天津近代建筑研究中缺失的工业遗产建筑.  相似文献   

3.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热门新课题,不仅带动了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也彰显了工业遗产包涵的历史、技术、社会、艺术和经济等综合价值。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见证,工业建筑遗产也蕴藏巨大的文脉价值内涵。文章提出结合城市文脉传承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将对国内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文脉传承发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背景、目的和现状,阐述了开展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项目风险评估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了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证了开展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项目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项目风险评估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梳理太原现存的工业建筑遗产历史发展概况和现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工业建筑的重要价值,同时提出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模式和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太原城市乃至全国的工业建筑遗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建筑遗产风险评估是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应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建筑遗产造成的影响,快速、准确的对建筑遗产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很有必要。本文应用物元理论方法研究了地铁施工影响下的建筑遗产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客观实际,可同时用于安全风险排序和安全风险评估,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高效可靠。可见物元理论应用于安全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同时为同类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遗产建筑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结构安全是保证其价值存在的重要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重大或复杂结构,以辅助对结构安全状况进行判断.文中分析了适用于遗产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架、基本技术及国内外应用情况.通过在某藏式古建筑上的监测试验,验证了遗产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并对其在遗产建筑上应用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现状,以该领域唯一一本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针对该刊2014-2018年间刊载的342篇文章的来源地、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关键词和文章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建筑遗产的结构性能、测绘勘察、材料分析等方面,归纳提炼研究主题,与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表明,国际建筑遗产科技领域当前研究结构以结构性能为主,以材料表征、测绘勘察、环境科学等为辅的多主题交融互动,研究对象的选择偏倚,研究方法的多元交叉验证倾向等特征,国内研究在定量分析、学科交叉、研究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方面尚存在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澳门建筑遗产中具有多重文化特征,包涵文化的移植性、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的越规性,这些特色文化特征是澳门建筑遗产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源泉,并赋予澳门独特的城市意象,形成澳门城市的"精神".探询澳门建筑遗产中的文化特征,目的是恢复城市建筑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原型,使得澳门城市发展获得具有历史性的灵感记忆的新空间,并为相关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惯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泛指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3大部分。《格拉纳达公约》对这3大类遗产的定义中,强调了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和有机联系,关注到建筑遗产与自然环境不可分离的整体关系。结合定义的扩展,认为"建成遗产"的研究也可扩展至建成遗产保护、建成遗产防灾减灾、建成遗产制度及建成遗产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城市可持续发展(sustainahle urban development)可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角度进行研究城市与自然环境对建成遗产  相似文献   

11.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下梅古村落是武夷山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下梅古村落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发展不稳定。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村民利益诉求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民居保护工作不到位等方面的不足,由此提出与企业合作吸纳资金、以共生模式协调村民与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加强古村落的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新热潮下,正确处理好布依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有效保护具有民族特色,承载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布依村落,对发掘、研究传承布依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不同的主体表述并利用.该文以“传统技艺类非遗铜乐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量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河南省许昌市欧营村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受访者的访谈文本编码分析,构建地方性传统技艺类非遗话语环境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样本特征的非遗主体对非遗文化感知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1) 话语环境的构建过程中不同样本特征的居民,如性别、职业、学历和收入等,对非遗文化的感知与态度差异性较大;2) 话语环境的“支撑条件”有利于筑牢遗产归属,为主体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支持,包括居民自身对非遗的认知、保护与传承工作态度和地方认同.3) 话语环境的“结果”主要从非遗文化技艺流失原因、发展影响等探讨发展前景,结合支撑条件发现阻碍因素集中于年轻群体意愿、保护意识、技术操作、商业化与创新以及非遗产品或文化宣传等方面.至此提出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劳动力回流、学习平台建立身份认同并解决技术问题、品牌文化推出创新和现代营销媒体多渠道开展宣传等有效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站技术及其他多媒体描述方法,对闽西大德古村落水系遗产信息资源进行采集与存储、加工与编辑、传播与订制3个环节的实验过程研究与操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让村落水系遗产这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实现从历史存在到当代再生的转化,进而较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传统村落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保护与发展协同,以渼陂村下元宵民俗为实证对象,基于统计分析建立其“非遗—空间”耦合机制假设。以空间句法定量评价“非遗的空间属性”,以实地观察定性归纳“空间的非遗内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验证假设和深入探究“非遗—空间”耦合机制。结果表明:“原生型”非遗与村落空间保护及建设紧密联系,其保护发展规划可在格局不变基础上更新少量节点或建筑,进一步与“原生型”非遗共生;“文旅型”非遗与村落空间保护及建设联系紧密,其旅游规划设计可着重于整合利用非遗资源,空间保存与开发并重,与“文旅型”非遗耦合产生更利于旅游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贵州岜沙苗族村的田野考察,从生态适应的角度剖析了岜沙的自然村寨景观构成,结果表明岜沙村具有显著的自然村寨景观特征以及相应的遗产保护价值.针对目前旅游业对村寨景观的改变和冲击现状指出:保护原生态的地域文化需要尊重村寨合理的演变,岜沙人的发展,应是依靠自身的内在发展,而不是一种被迫的社会改变.  相似文献   

18.
河阳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血缘古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章从村落的选址、规划布局、民居建筑等物质层面进行分析,以求从新的角度来认识河阳人的人文思想和宗族观念,揭示出其中蕴含的人文景观内涵及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提出图书馆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职能的基础上,指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职能发挥的内在要求,进一步论述了如何通过对活态知识的采集、整理、传播,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完善图书馆职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渼陂的公共空间构型和典型单元空间构型研究,探索庐陵文化背景下深藏于空间构型中的特定基因特征。挖掘渼陂聚落的空间活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古村落保护与更新,体现庐陵文化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