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奇怪吸引子的混沌同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利用非线性反馈控制和自适应技巧,研究了物理学中的LFRBM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当参数已知时,给出了反馈增益的范围;当参数未知时,设计了一自适应控制器,自动调整反馈增益;当两混沌系统参数不匹配时,选择合适的反馈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控制器,实现了同步系统的全局稳定.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都证明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一类非线性系统具有L2-增益的鲁棒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含有未知参数和干扰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具有L2-增益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L2-增益鲁棒控制和非线性阻尼技术,基于Lyapunov函数反演设计方法设计了状态反馈自适应控制器,实现了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输出调节。该控制器不仅把常规自适应控制设计的参数重复估计问题简化为对未知干扰的抑制,而且使得系统从干扰输入到可控输出的L2-增益小于等于给定的值γ。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将适用于自治系统的自适应延时反馈混沌控制方法[9]推广到非自治系统中,研究了Bonhoeffer—van der Pol振子的混沌控制.结果表明,与原始延时反馈的Pyragas方法相比,不仅在选择延时反馈时间和反馈增益系数上很方便,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有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多专注于单一的轨迹跟踪目标,而决定控制技术实际应用效益的关键是系统的节能性能.为了能够同时保证跟踪误差收敛性与燃油经济性,研究了一种车辆节能自适应巡航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以轨迹跟踪为目标,设计了具有时变反馈增益的状态反馈控制律;其次,以反馈增益为优化变量,以整个预测时域内各采样时刻自身车辆单位位移燃油消耗量的累加为代价函数,基于经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节能控制算法,并通过构建共同Lyapunov函数,给出了保证跟踪误差以指数速度收敛的反馈增益选取范围;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定量展示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降低燃油消耗量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抑制起重机的载荷摆动,提出了一种新型位置补偿消摆控制策略,通过载荷摆角计算载荷相对于小车的水平位置偏差,并将这一偏差乘以自适应反馈增益,修改参考指令后使系统获得合理的阻尼,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载荷的摆动,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控制策略将瞬时摆动角度降到60%,可在半个摆动周期内有效抑制残留摆动,并使残留摆动幅值降到20%,由于反馈增益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使控制策略对起升运动引起的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此对噪声不敏感,且在工程中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6.
将适用于自治系统的自适应延时反馈混沌控制方法[9]推广到非自治系统中,研究了Bonhoeffer-van der Pol振子的混沌控制。控制结果表明,与原始延时反馈的Pyragas方法相比,不仅在选择延时反馈时间和反馈增益系数上很方便,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异步高斯直接序列码分多址系统的多用户检测问题,现有的解相关线性检测方法存在对高维矩阵求逆,计算量大的问题。该文根据系统基带模型的等价多入多出( M I M O)结构,基于 M I M O 和周期时变滤波器的等价性,设计了周期时变的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户增益估计的批处理和自适应方法,克服了常规多用户检测方法对用户增益敏感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误码率性能与解相关检测方法的基本相同,而计算量减少了,并且减少了解码延迟。  相似文献   

8.
根据电液伺服系统参数不稳定的特点,将渐近跟踪理论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电液伺服系统的渐近跟踪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状态反馈动态配置系统的希望特征值和在输入端动态调节前馈增益实现渐近跟踪,达到自适应控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电路变量的平衡解,初期量和反馈增益的概念,稳定电路或不稳定电路可用电路变量相对于平衡解的初期量变趋势来解释,而由反馈增益加以判断,导出了两个基本方程和一些系数行列式定理,其中一个方程用于求解反馈增益,两个判别式定理用于判断反馈增益的取值界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具有复位弹簧和摩擦本征非线性特性的电子节气门系统,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器,以实现节气门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复合控制器由前馈控制器、非线性自适应补偿器和PID反馈控制器组成,是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自适应Backstepping技术推导获得的。因此,所设计的控制器既具有PID控制只使用输出位置检测信号反馈的优点,又避免了控制非线性系统时传统PID增益参数确定的标定与试凑。控制器的有效性通过仿真给出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The control force, feedback gain, and actuator stroke of several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 single-layer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eedback gain and actuator stroke cannot be selected independently and the active isolation system design must make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feedback gain and actuator stroke. The performance of active isolation systems can be improved by the joint vibration reduction using an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with an adaptive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int vibration reduction method can successfully avoid the compromise between the feedback gain and actuator stroke. The control force and the object vibration amplitude are also grea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上行链路的反馈开销,研究了多用户的有限反馈问题.在分析反馈比特数与用户速率关系的基础上,推导出用户自适应有限反馈的最优解,并提出一种实现简单的次最优方案,即用户根据自身和系统整体的信道质量状况,自适应地选择反馈比特数.通过增加信道较好用户以及减少信道较差用户的反馈比特数,有效提高了反馈比特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简单,在不增加系统反馈开销的条件下明显增加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PID调节不易在线实时调整参数,难以有效控制复杂和时变系统的不足,以及单神经元PID控制不能实时调整增益、响应慢的缺点,介绍了一种通过免疫反馈机理实现增益自调整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系统转速环控制器采用基于单神经元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实现PID参数的在线实时调整.在单神经元中引入免疫反馈机理,实现增益自调整,提高其响应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改善系统的速度控制效果,使转速的超调更小、振荡减弱、响应速度加快、稳态误差减小,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4.
LFRBM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坐标变换和线性状态反馈,分别在系统参数已知和未知的情况下研究了LFRBM系统的控制问题.当参数已知时,给出了反馈增益的范围;当参数未知时,设计了一自适应控制器,自动调整控制增益k.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所给控制器能将受控混沌系统全局渐近稳定于它的5个平衡点,最后Matlab的数值仿真证明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超混沌Liu系统的自适应广义投影同步与参数识别问题。基于自适应反馈控制技术,在响应系统参数未知的情况下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律,使2个参数不匹配的超混沌Liu系统在全局范围内实现广义投影同步,可用控制增益来调整同步的速度,同时实现对未知参数的识别。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aSalle不变集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结论,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逆最优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逆最优控制的基本思想,针对一类具有未知定常参数和未知时变有界扰动的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给出了逆最优增益配置定理,使用Backstepping算法,设计了逆最优控制器。该控制器是非线性的、连续的,且比较容易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同时指出逆最优控制系统具有稳定裕度,因而具有局域鲁棒性,其稳定裕度是线性二次型最优调节器状态反馈控制在非线性系统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类基于几乎干扰解耦的MIMO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问题.研究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嵌入式下三角结构,比严格反馈形式的非线性系统更具一般性,非线性系统的状态部分不可测.通过综合应用模糊逻辑系统和命令滤波反推控制技术,构建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器,命令滤波技术的引入消除了传统反推控制方法运算中存在的计算膨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保证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在L2增益的意义上抑制了干扰对输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有强非线性漂移项的非完整链式系统的输出反馈自适应稳定控制器的设计,其中这些漂移项包括非线性动态模型、未建模动态以及模型的未知参数,并且虚拟控制系数的符号也是未知的;目的是设计一个非线性输出反馈切换控制器使闭环系统全局渐进调节。用来对系统的状态和未知的参数的估计分别采用了一个新颖的观测器和估计器;在输出反馈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工程中,建设性的将积分反推技术地方法和基于给出观测器和参数估计器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Nussbaum增益作为自适应反推技术的一部分来处理虚拟控制系数符号的未知;仿真例子证明了给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