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洪泽湖7条入湖河流的水质动态及其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8年江苏省泗洪县境内洪泽湖7条入湖河流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综合污染指数、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规律及水质指标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河流按区位及水系特征可分为西部河流、东部河流、中部河流。1996—2008年间,在研究区西部较短的输水性河流水质呈现显著恶化,但中部和东部的河流水质恶化趋势不显著。(2)区内的水污染主要属有机污染,但不同区位的主要污染物不同。中部河流主要污染负荷为全氮(TN)、氨氮,西部河流主要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东部河流主要为石油类、TN;污染负荷存在一定的区位差异。(3)石油类、BOD5、COD、挥发酚和汞等属于相对广域性的水质指标,总体上其变化过程具有较高的区域一致性;而氨氮、TN等多为局域性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炭型城市河流水体污染问题与城市持续发展、居民健康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本研究以宿州市(煤炭型城市)城区河流新汴河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8月对新汴河20个样点进行采样,测定水体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3-N)、叶绿素a(Chl-a)等指标,基于水质标识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汴河水体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中TP、NH_3-N浓度指标优于Ⅲ类水。COD质量浓度为33.48 mg/L,处于Ⅲ类水—劣Ⅴ类之间。TN质量浓度为4.823 mg/L,整体处于劣Ⅴ类。新汴河综合水质总体处于Ⅳ类水,水质整体呈污染状态。X8、X9、X10、X19、X20号样点污染指数较高,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新汴河水质总体虽未达富营养化状态,但仍存在向富营养化转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对咸宁淦河流域进行采样,通过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其浑浊度、耗氧量、总磷、细菌总数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淦河流域的总磷已达IV类水质,浑浊度、卫生细菌总数较高,成为淦河的主要污染问题.其它指标均达1类标准.针对淦河流域的污染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巢湖烔炀河水体氮磷营养物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烔炀河水生植物生长情况和水力学特征,将河流划分为5个河段,并以水生植物稀疏的河段作为对照段,对水生植物作用下水体氮磷营养物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对氮磷消减作用明显。水体氮磷变化特征表现为:在时间上,各水质指标含量为每年3月最高,达Ⅳ类水,甚至Ⅴ类水质;10月最低,仅Ⅱ~Ⅲ类水质;在空间上,从上游至下游河流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及总氮等各项含氮指标质量浓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总磷质量浓度则呈高—低—高的变化特点。研究所得结论可为烔炀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晋江水系是泉州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流域水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以晋江流域为例开展河流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而河流敏感水质指标确定是保护区划分的重要基础.为了合理选取水质指标,使保护区划分具有针对性,本研究将敏感水质指标划分为超标、有毒有害、后期超标风险较大、季节变异较大等4类污染,并分别采用水质评价、健康风险评价模型、spearman轶相关系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晋江流域河流型饮用水源地敏感水质指标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流域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总磷、铁和锰;化学致癌物致癌风险水平砷大于镉大于六价铬,非致癌污染物的风险最大为氟化物,化学致癌物所致的健康风险大于非致癌物;硫酸盐的质量浓度随着时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氨氮、挥发酚等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但不明显;铜、铁、挥发酚、氨氮、锰和砷6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项指标污染指数对2011—2020年太湖水体中的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应用属性识别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并对现有的太湖综合营养状态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的氨氮、总氮控制成效显著,指标浓度自2011年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指标浓度呈波动反复态...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多数城市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探讨缓流水体循环净化技术,采用外循环技术对受污染的常州市景观河流进行了研究.实验进行了430余天.结果表明:河道总氮由8.2 mg/L降至0.2 mg/L,氨氮由7.13 mg/L降至1.55 mg/L,化学需氧量由40 mg/L降至12.3 mg/L,总磷由1.14 mg/L降至0.37 mg/L.该景观河水质指标除总氮外,其余均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太仓市浏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其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指标中以溶解氧、氨氮、总磷、石油类和铅等指标超标现象最为普遍,说明浏河水质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该结论对太仓市供水、用水安全以及如何实施单元水质目标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四湖入湖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及风险程度,于2013年采集14条入湖河流的水样测定了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3种常规指标和Cr、As、Cd、Pb 4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熵评价了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及重金属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14个监测断面污染最严重的为薛城大沙河、薛城小沙河、城郭河和老运河,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943、1.744、1.302和1.713,且TP污染突出。层次聚类的结果与之基本相符。重金属的风险熵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铬(六价)、铅和砷的风险较低,而重金属镉有一定的风险。总体来说,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建花溪大学城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在思雅河大学城段布置10个采样点,对各采样点不同季节水质进行分析,监测pH、温度、悬浮物、COD、氨氮、总磷和细菌总数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思雅河流经大学城前后水质由Ⅲ类变为劣Ⅴ类,从大学城河段上游到下游,除pH外的各指标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高校和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临河村落居民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是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三仙湖湖区水质好坏及水量多寡关乎湖南南县及周边地区的战略饮用水安全。三仙湖流域水质与底质的调查结果表明:三仙湖湖体水中总磷平均质量浓度为0.18 mg/L,总氮平均质量浓度为1.26 mg/L,总体水质为V类,总磷超标严重,对比国内重要湖泊水质总氮均值依次表现为三仙湖 < 洞庭湖 < 鄱阳湖 < 太湖,总磷均值为鄱阳湖 < 洞庭湖 < 三仙湖 < 太湖。沉积物中总氮污染较重,总磷生态效应较总氮低,对比国内重要湖泊底质总氮均值表现为洞庭湖 < 三仙湖 < 鄱阳湖 < 太湖,总磷均值表现为三仙湖 < 鄱阳湖 < 洞庭湖 < 太湖。分析表明,目前存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湖内底泥淤积、内源污染释放风险较大、散养牲畜进入湖区放养现象突出、受精养塘等渔业污染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模型系统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以密云水库流域为研究背景,在对流域内各类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集成应用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土壤、气象、水文与水质、农业管理措施等数据,建立了基于SW AT模型的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模型系统,并采用长系列实测数据对模型系统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潮河还是白河流域,径流和泥沙的模拟结果较好,决定系数(r2)和N ash模拟效率系数均达到了0.77以上;潮河流域入库总氮、总磷负荷的模拟结果要优于白河流域。研究表明,基于SW AT模型构建的非点源模型系统完全能应用于密云水库入库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滦河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核心区域,精准分析其水质演变特征及污染来源,对于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滦河上游流域19个监测断面、8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进行富营养化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源解析模型确定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流域属于弱碱性水体,大部分水体处于过饱和状态,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数值丰水期变幅相对较大,年际超标率为7%,总氮(TN)浓度整体远大于氨氮(NH4+-N)浓度,且TN年际超标率高达94%,枯水期全样本超标,说明水体氮素污染较为严重。总磷(TP)全年均值为0.09mg/L,年际超标11%,整体浓度相对较低。滦河上流流域全监测区域处于富营养、中营养以及重富营养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且处于富营养状态区域占比高达78.94%。其中丰水期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重富营养化均出现于丰水期。根据污染源贡献率解析可知,对水体TN、NH4+-N贡献最大的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支流还受到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影响,干流TN有一部分潜在污染来源,TP和CODmn主要来自城市面源污染,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支流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干流区域来源相对较为复杂只受潜在污染源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沽夹河流域水环境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至2002年犬沽夹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选取CODCr、BOD5、总磷(TP)、氨氮(NH3-N)、总氮(TN)、pH和溶解氧(DO)7项评价指标。对犬沽夹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活夹河水质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根据流域水质污染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面源削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严格控制增加新污染源、进行面源污染控制量化研究四方面的综合防治时策.  相似文献   

15.
依据2009年广西桂平市东塔鱼类产卵场水质调查监测结果,选择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4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产卵场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卵场水质为类,不符合天然鱼类产卵场水质要求;重点污染物是总氮。建议有关部门开展产卵场沿江污染源治理工作,加强产卵场水域环境的管理,进一步改善水质,修复产卵场水域环境,更好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污染情况,以潘集采煤塌陷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中的空间插值模块,对潘集水体中的总氮、总磷进行插值分析,得到潘集塌陷水体总氮和总磷的最佳空间插值分布图,并检验了插值预测精度。从插值图中,分析得出总氮、总磷的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泥河入口处,分别为13.373 mg/L和3.000 mg/L。建立了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塌陷水体进行评价,得出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结果为5、4级;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为五级。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城市水库水质样本没有严格的属性,以及在形态和类属方面存在着中介性,确定了城市水库水质评价中对人类生理健康影响较大的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氟化物、总磷、溶解氧等10项评价因子;以第i种污染物实测浓度与该污染物各级水质标准值的算术平均值之比作为第i种污染因子的权重值,对各单项权重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水库水质评价模型。最后,将所建模型应用到阜新市目前饮用水库水质评价中,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既能有效地判断饮用水源水质类别,又能确定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对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体现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良好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易文利 《河南科学》2012,30(9):1323-1326
以宝鸡市人民公园湖为例,对其水质指标总氮、氨氮、磷、CODcr进行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浓度指数法对其现状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园湖水体水质为Ⅴ类,水质污染严重.并提出了水质污染治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丁蕾  齐翠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3):5799-5811
为探究磷素对南漪湖近年来水质变化的影响以及定量分析湖泊外源磷污染源结构。于2015—2021年逐月采集南漪湖东湖心、南漪湖西湖心、狮子口3个代表性点位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和水污染指数法分别分析了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溶解氧、高锰酸盐和氨氮的含量水平,对南漪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性评价以探究磷素与其他指标对水质污染影响的差异。以2017年为基准年,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对南漪湖流域21个乡镇的外源磷负荷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3种水质评价方法获得的水质评价结果基本相同,2015—2021年南漪湖水质总体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各个指标对南漪湖水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但TP是影响南漪湖水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TP判断的水质等级与最终测量的点位水质等级相似;面源污染是主要污染源,其中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污染负荷最大为328.912 1 t/a,其次为建设用地和农村生活污染负荷,占比分别为41.32%和15.32%。研究结果将为南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典型中小湖泊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包河水体的总氮、总磷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的测定,并按季节变化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营养水平的初步评价,认为该水体有机污染严重,已达到富营养化。为了改善水质状况,提出一些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