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对氨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HL)与Ni(Ⅱ)、Zn(Ⅱ)、Co(Ⅲ)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矩、摩尔电导等进行了表征,并用体例 外试管法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通过酮亚氨基N原子和S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均强于与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以2,4-二氯苯甲醛缩氨基硫脉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Sn、Pb金属做阳极,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2.4-二氯氯苯甲醛氨基硫脲与Sn(Ⅱ),Pb(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合成并表征了3- 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HL)与锌(Ⅱ)、钴(Ⅱ)、镍(Ⅱ)离子的5 个配合物,并用体外试管法测试了配合物和配体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3- 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是通过亚胺基N 原子和S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均强于自由配体,锌配合物对腹水癌细胞的杀死率为100% 。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HL)及其与Ni(OAc)2、Co(OAc)2、Zn(OAc)2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5.
Zn(ImH)2(Cl)2(1a),Cu(ImH)4(Cl)2(1b)分别与吡咯烷、吗啉、4甲基哌嗪的1位二硫代氨基甲酸钾反应,得到四个相应的配合物.产物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表明1a、1b中的配体咪唑和氯原子全部被配位能力更强的(1氮杂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所取代.还对配合物双(4甲基哌嗪二硫代氨基甲酸)合铜(Ⅱ)进行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6.
合成并表征了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和3-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与Cu(Ⅱ)、Co(Ⅱ)、Ni(Ⅱ)、Zn(Ⅱ)、Mn(Ⅱ)的9个配合物,并用体外试管法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HL1和HL2是通过亚氨基N原子和S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均强于配体,Zn(Ⅱ)和Cu(Ⅱ)配合物对腹水癌细胞的杀死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亮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锌(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pH法测定了配合物稳定常数.实验发现,配合物抗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乙醛酸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锌(Ⅱ)的配合物,用浓度稀释法测定了它们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杀菌活性,并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常用药物叶青双的杀菌活性进行了对照.实验证明,乙醛酸缩氨基硫脲铜(Ⅱ)、锌(Ⅱ)的配合物均具有杀菌活性,其中铜的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叶青双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香草醛、水杨醛和对羟基苯甲醛,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分别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羟胺类Schiff碱配体,并用3种配体与乙酸铜(Ⅱ)合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和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组成。同时,对Schiff碱配体及其相应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和Cu(Ⅱ)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八叠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配合物比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强,其中水杨醛缩盐酸羟胺合铜对枯草杆菌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合成并表征了3-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HL)与锌(Ⅱ)、钴(Ⅱ),镍(Ⅱ)离子的5个配合物,并用体外试管法测试了配合物和配体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3-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是通过亚胺基N原子和S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均强于自由配体,锌配合物对腹水癌细胞的杀死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苯甲醛缩氨基硫脲(HL)与Cu(I)、Zn(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矩、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在以对氨基苯乙酮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济中,用Cu、Fe、Zn金属做阳极,首次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氨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HL)与Cu(Ⅱ)、Fe(Ⅱ)、Zn(Ⅱ)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合成并表征了苯甲醛缩氨基酸硫脲和3-硝基甲基醛缩氨基硫脲与Cu(Ⅱ)Co(Ⅱ),Ni(Ⅱ),Zn(Ⅱ),Mn(Ⅱ)的9个配合物,并用体外试管法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HL^1和HL^2是通过亚氨基N原子和S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均强于配体,Zn(Ⅱ)和Cu(Ⅱ)配合物对腹水癌细胞的杀死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三-(6-甲基-2-吡啶甲基)胺(TLA)的叠氮桥联双核锰(Ⅱ)、镍(Ⅱ)配合物,对两种金属配合物模拟甲基单加氧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催化作用的影响,分析了分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通过对EPR光谱和UV-vis光谱的研究,得到了高价金属氧酰(M=O)活性中间物的信息,提出了反应机理.应用比色法考察了两种配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与铅(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证明Pb(Ⅱ)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2,配合物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配体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处在平面位置,两分子水占据八面体的两个对角,测试了它们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4个Schif碱配体的Cu(Ⅱ)配合物[(Cu(Ⅱ)(L1)]ClO4(1),[Cu(Ⅱ)(L2)(H2O)]BF4(2),Cu(Ⅱ)2(L3)2(Cl)2(3)和[Cu(Ⅱ)2(L4)(OH)(H2O)2](BF4)2(4)的合成和晶体结构以及它们的电子光谱特性.4个配体由醛与胺缩合而得,产物未经分离,直接用于合成配合物,以配合物产率计,缩合反应的产率不低于60%.通过比较它们的晶体结构参数发现双核配合物的Cu(Ⅱ)-Ophen键较单核配合物相应的键长,可见区电子吸收光谱显示配合物(1)的d-d跃迁吸收波长(557nm)比配合物(2),(3),(4)相应的吸收波长(605~608nm)短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配体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草酸二酰胺,简写(H4L),并合成了它的Cu(Ⅱ)、Ni(Ⅱ)两种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等表征,结果表明H4L与Cu(Ⅱ)、Ni(Ⅱ)分别形成1:2和1:1型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用pH-电位法测定了钴(Ⅱ)、镍(Ⅱ)的以α,α’-联吡啶或1,10-邻菲咯啉为第一配体,以草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为第二配体的16组三元配合物在25℃,离子强度为0.10(KNO_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由此所得的△logK和logX值表明,随第二配体螯合环的增大,配合物的稳定性逐渐下降。以草酸的配合物(五元环)为最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以二(2-苯并咪唑亚甲)胺(N3)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Cu(Ⅱ)双核配合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UV和IR光谱进行了表征,应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并利用G98W程序在HF/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该双核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晶体结构分析表明,Cu(Ⅱ)双核配合物的化学式量分子(C42H40N12O17Cl4Cu2)是以4,4′-联吡啶为桥的Cu(Ⅱ)双核配合物单元,Cu(Ⅱ)与配位原子形成变形八面体构型,轴向配位氧原子来源于高氯酸根,量化计算所得原子轨道贡献和原子净电荷布居分析结果与晶体结构中的配位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0.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金属酶,它具有防御机体内氧自由基损害的功能.它的活性中心是以咪唑桥联的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1~3].人工合成以含苯并咪唑化合物为配体的单核、同双核配合物,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合成了其钴(Ⅱ)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