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检测蛋鸡泄殖腔拭子中沙门氏菌,在基础培养基BPW的基础上,优化出了培养仅需6 h的选择性增菌液SEM;并根据蛋鸡泄殖腔拭子中的非沙门氏菌干扰菌种类,设计了沙门氏菌特异性检测引物hilAP3.结果表明:1)低数量(1~5 CFU/50mL)沙门氏菌在优化后的一步法选择性增菌液SEM中培养6 h 后,其生长量可达103 CFU/mL 以上,可满足 PCR方法的检测限(102 CFU/mL);2)hilAP3引物能排除蛋鸡泄殖腔拭子中的非目标菌的干扰,特异地检测其中的沙门氏菌;3)建立的SEM增菌6 h与hilAP3特异引物PCR联用的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5 CFU/50mL,准确率为100%.因此,该研究中建立的优化增菌液与PCR联用法能在9h内完成沙门氏菌的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可应用于蛋鸡场的沙门氏菌检测.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改进实验动物沙门氏菌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垫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方法参考国内外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用不同分离培养基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进行培养。选用最佳筛选效果培养基对动物肠道和垫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BPW 预增菌、MKTTn 选择性增菌转种XLT4 培养基分离沙门氏菌的效果优于其他培养基,在1015 份动物样品中检测出3 份沙门氏菌阳性,能够检测出垫料中1CFU/g 的沙门氏菌。结论改进的沙门氏菌分离培养方法检出率高于现有国标方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实验动物沙门氏菌及垫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贺欣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7):143-145
目的:了解西固区学校周边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采集498份食品样品。参考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5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EHEC O157:H7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498份样品共共检出致病菌151株,总检出率为30.8%,其中沙门菌31株,检出率为6.3%;单增李斯特菌67株,检出率为13.7%;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检出率为10.8%;未检出EHEC O157:H7。5类食品中生肉类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57.3%;污染生肉类的致病菌主要是单增李斯特菌,其次是沙门菌。生肉类又以冷冻和冷藏鸡肉检出率最高,均达67%。结论:西固区学校周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生肉类、凉拌菜和熟肉制品受到的污染严重,单增李斯特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空肠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阪岐肠杆菌在兰州市企业预包装食品中的分布状况,随机抽取兰州市预包装食品305份,其中肉制品90份、乳制品90份、豆制品75份、速冻米面50份,采用GB4789的方法进行增菌,分离,鉴定。结果,检出食源性致病菌菌株6份,检出率为1.96%。每种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分别是:肉制品4.44%,乳制品1.11%,豆制品1.33%,速冻米面0%,其中,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为1.3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0.66%,而阪崎肠杆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研究表明,兰州市预包装食品致病菌污染率较低,总体状况良好,肉制品和乳制品为其主要污染种类。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食品等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并与培养法进行比较,了解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采集96 752份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分别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培养法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比较两种方法对两种肠道菌的检出率.结果:96 752份标本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共检测出91份标本沙门氏菌阳性,其中83份分离阳性,41份志贺氏菌阳性,其中30份分离阳性.而传统培养法检测未检出.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在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的筛查,并且可以提高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6.
采集辽宁省大连市鲜猪肉78份,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沙门氏菌,划线纯化后,通过invA 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沙门氏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得到15株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9.23 %。沙门氏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0 %~73.3 %,其中对硫酸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73.3 %;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是盐酸诺氟沙星(60 %)、氟苯尼考、盐酸环丙沙星(53.3 %)>阿莫西林(13.3 %)>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氨苄西林(6.7 %)>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0 %),共产生10种耐药谱。由此表明,目前大连市开发区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受沙门氏菌污染率较高,并且沙门氏菌对各类抗生素表现出了多重耐药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家禽加工过程中,由于沙门氏菌等的污染,往往造成人畜沙门氏菌感染,使人畜产生持续高烧,肌体严重衰弱,且并发现肠出血和肺炎,甚至导致死亡。我国的家禽加工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沙门氏菌的污染而严重影响了冻禽的出口创汇。在家禽中,沙门氏菌污染最为严重的是鸡。加拿大的调查表明,约50%冻鸡为沙门氏阳性;日本的调查结果是,鸡沙门氏菌检出率高达10.1~58.7%,我国的冻鸡沙门氏检出率大约20%左右,严重影响人畜健康。为控制家禽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等的污  相似文献   

8.
利用沙门氏菌inv 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建立PCR反应,该反应灵敏度为3.6×102CFU/m L。在1m L样中含菌量106CFU/m L时增菌4h、含菌量103CFU/m L时增菌8h、含菌量102CFU/m L时增菌12h后可检出。从贵阳市各区随机购买113份肉、蛋类食品,检出10份样品含有沙门氏菌,总检出率为8.8%。该方法准确、灵敏、快捷、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检测。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沙门氏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现场检测对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组引物,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分别对7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和4种非沙门氏菌进行扩增,同时建立沙门氏菌人工污染的食品模型,比较了LAMP法与活菌计数检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仅对沙门氏菌产生特异性扩增,灵敏度高达336,mL-1,食品样品经细菌富集培养后,检测灵敏度高达8.25,g-1.所建立的检测沙门氏菌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沙门氏菌污染食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PCR技术直接检测乳粉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无需增菌.通过滤膜法成功地从人工污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乳粉中提取了肺炎克雷伯氏菌的DNA.以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间区序列(ITS)为靶基因,经过PCR扩增得到158 bp的产物,经过DNA测序证实该产物为目的扩增产物.该方法灵敏度高,乳粉中检测的灵敏度为10CFU/mL,可在6 h内完成对乳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先增菌再进行PCR检测的方法缩短了12-24 h.  相似文献   

11.
在静水条件下,研究了Zn2+、Mn7+两种重金属离子对刺参幼参行为及其存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结果表明:Zn2+、Mn7+单独处理时,幼参在Zn2+浓度低于0.4 mg/L或Mn7+浓度低于0.5 mg/L条件下暴露96 h后死亡率均为0.0%,表明在此对应浓度范围内两种金属离子均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幼参死亡率明显升高,其附壁率呈降低趋势。Zn2+对幼参的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70、1.35、0.82 mg/L,安全浓度(SC)为0.14 mg/L;Mn7+对幼参的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1.61、4.24、3.13 mg/L,SC为3.16 mg/L。因此,Zn2+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Mn7+。随着水体中Zn2+与Mn7+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累积速率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富集系数呈降低趋势,Zn2+的富集作用强于Mn7+。  相似文献   

12.
在 R2上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区域 Q上考虑了具有线性乘积噪声的随机非自治Ginzburg-Landau方程?u?t -(λ+ iα)Δu -(ν-σ22)u+(k+ iβ)| u|2 u = f (x ,t)+σu礋dWd t 。我们运用Ball创建的能量方程方法建立了上述方程的拉回渐近紧性,进而证明了在相空间L 2(Q)上的拉回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3.
一般图的完美匹配计数问题是NP-难问题。本文用划分、求和及嵌套递推的方法给出了2类特殊图完美匹配数目的显式表达式,所用的方法也开辟了得到一般的有完美匹配图的所有完美匹配数目的可能性。σ(n)和g(n)分别表示图3-nC6.3和2-nK3.3的完美匹配的数目。证明σ(n)3+√3/6·(4+2√3)^n,g(n)=41+5√41/82,(7+√41/2)^n+(41-5)√41/82·(7-√41/2)^n.  相似文献   

14.
在无界区域Rn(n≤3)上研究了如下具有线性记忆项的随机波动方程的渐进行为utt+αut-k(0)Δu+λu+f(x,u)-∫0k′(s)Δu(t-s)ds=g(x)+h(x)dωdt。其中, 当n=3时非线性项f具有次临界增长率, 当n=1,2f可具有任意增长率。运用解的一致估计方法在H1(Rn)×L2(Rn)×M1(Rn)上证明了对应的随机动力系统拉回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5.
王长森  林国炜 《江西科学》2014,32(5):573-577
将讨论下列含贝塞尔核积分方程组正解的对称性,即:u(x)=∫RNGα(x-y)vq(y)/|x|β|y|τdy,v(x)=∫RN Gα(x-y)up(y)/|x|τ|y|βdy(1)其中x∈RN,Gα(x)是带α-指标的贝塞尔势能核,0≤β,τ,β+ταN,1p,qN-β/β,并且,1/p+1+1/q+1N-α+β+τ/N(2)设(u,v)∈Lp+1(RN)×Lq+1(RN)为式(1)的正解,则式(1)解是径向对称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硅酸盐相Sr2SiO4:Eu2+为前驱体,采用两步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单相的氮氧化物荧光粉Sr1?xSi2O2N2:Eu2+x(0.02?x?0.10),详细探讨了SrSi2O2N2:Eu2+荧光粉的反应机制及发光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样品能被近紫外光(400 nm)和蓝光(450 nm)激发发射出峰值位于535 nm的黄绿光,在Sr2SiO4:Eu2+体系中Eu2+的最佳掺杂浓度值x为0.05,Eu2+之间的能量传递是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Eu2+之间能量传递临界距离Rc=1.507 nm.此外,本文还对样品的发光强度和热稳定性与某商用YAG黄粉作了分析比较,所有结果表明该系列荧光粉可用于白光LED制造.  相似文献   

17.
3d-4f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离子间磁性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拟通过N,N′-二(邻-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草酰(H4L),[Cu2L]2.3H2O和Ln(acac)3.3H2O以摩尔比2∶1∶4的比例在N,N′-二甲亚砜中反应,合成含有3d-4f磁性离子相互作用的配合物CuLLn(acac)。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该混合溶液的自组装反应过程进行跟踪监测,观察到了自组装反应过程。然而,从溶液中得到的蓝色晶体是Cu(acac)2,粉色粉末是LnHL。该反应过程为:2Ln(acac)3+Cu2L+H4L=2LnHL+2Cu(acac)2+2Hacac。  相似文献   

18.
利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新型Ni^2+(Fe^3+)掺杂H4SiW12O40(简称SiW12)/TiO2光催化剂.利用LS9000激光粒度仪、FT—IR等进行表征,表明SiW12/TiO2复合光催化剂中TiO2和SiW12是以晶粒问分散为主.过渡金属离子(尤其是Ni)的掺杂促使SiW12保持其完整的Keggin结构,也加固了Ti02和SiW。:的复合作用.以氯乙酸为探针,讨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纳米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WNi^2+=0.01%(WFe^3+=0.03%)时,光催化剂活性达到最高75%(68%).  相似文献   

19.
某些金属离子对木薯发酵产乙醇用复合酶制剂具有激活作用,从而提高原料的降解率,最终提高出酒率。实验选取Mg~(2+)、Fe~(2+)、Mn~(2+)、Co~(2+)四种金属离子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均具有显著效果,出酒率能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Co~(2+)效果最好。实验结果如下:对照组出酒率34.50%,Mg~(2+)添加量为1.4mg/g(发酵醪液)时出酒率为37.30%,0.6mg/gFe~(2)+出酒率35.40%,0.2mg/gMn~(2+)出酒率36.7%,0.4mg/gCo~(2+)出酒率38.00%.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焙烧制得CePO4:Dy3+微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分析(TG-DTA)及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表面形貌、纯度、晶型及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SEM测试结果显示经过1100℃焙烧,纤维直径减小到150 nm左右。XRD测试结果显示焙烧温度越高,样品的结晶性越好,其晶相为单斜晶相,与国际标准数据库No.83-0650基本吻合。FTIR测试结果与XRD测试结果相吻合。荧光光谱测试显示样品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尤其是发射光谱展示了Dy3+的4F9/2-6H15/2,4 F9/2-6 H13/2标准跃迁并表明发射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摩尔分数为0~5.0%)随着Dy3+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