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Kress&Leeuwen的视觉图像语法理论,以妈祖石雕神像为例,尝试对妈祖石雕神像进行社会符号学视觉解读,探究神像所表达的再现意义。认为神像上各种模态符号共同建构和表达了妈祖博爱的胸怀,善良的品德,塑造了“和平、勇敢、关爱”的伟大的“海上和平女神”的形象。同时证明那些传统被认为是副语言的其他符号系统,同语言符号一样也具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乡村振兴主题类电影除了需要思想性,也要注重一定的商业策略。乡村振兴主题类电影需要契合振兴本质的农村景观塑造,包括现代化人造工程的塑造、意象式风物符号的塑造、本真式栖息空间的塑造等。乡村振兴主题类电影也需要迎合商业诉求的叙事表达,包括新兴式主题探索、创新式剧情策略、真实化人物塑造等。乡村振兴主题类电影还需要建构贴近时代需求的积极传播体系,包括建立农村院线、拓展“融媒体+微电影”、扩大海外传播等。  相似文献   

3.
文字和图像符号都属于社会符号系统,他们都参与意义的构建。但是,他们又是以各自特有的语法结构的方式来实现和表达类似的语义关系。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图文符号系统在构建意义方面存在着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性决定其审美性。表情美、意境美和象征意味是其主要的审美特征。音乐舞蹈艺术的时间空间性、戏剧电影艺术的直观性和综合性,也是其重要的审美特点,后者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一组文章:叶舒宪《〈阿凡达〉与卡梅隆的“人类学想像”》、刘慧《〈阿凡达〉:博取东西,再造神话》、王婧《“繁华落尽见真纯”——电影〈阿凡达〉中伊娃原型的神话学解读》,他们透过光艳的视觉冲击和神奇的想像,对电影《阿凡达》进行了深入的人类学解读,体现出极强的学术敏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符号学角度解读电视传播优势,即语言符号在特定情景下的确定性和非语言符号提供的“场”以及形成受众在理解过程中的情感倾向和释义可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影像艺术,在当下影像信息泛滥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影像艺术作品中舞蹈肢体语言信息的准确解读和应用是当前评价人们审美情趣与综合认知能力的潜在衡量标准。在舞蹈教学中针对各种影像信息符号的正确解读显得十分重要。该文主要是通过分析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艺术的基本特征,对影像艺术中舞蹈语言符号的解读,以及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体现,最终来阐述基于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艺术与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电影《荒岛余生》被称为是汤姆·汉克斯的“票房奇迹经典冒险大片”。本文从互文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发现该影片与荷马史诗《奥德赛》,《鲁滨进漂流记》等文本相互参照,彼此联系。而正是由于电影《荒岛余生》广泛的吸收这些经典作品的营养,使得电影的主题表达更加明显,获得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中国全面进入国家公关时代,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和手段.以框架分析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了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叙事的3层次框架要素,认为《角度篇》是以“立足于真实,积极开展公共外交”作为叙事主题,在结构上着重突出文化软实力,淡化硬实力,在表达上采用西方世界容易形成优先式解读的符号和话语方式.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叙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  相似文献   

10.
对类象型符号、逻辑型符号和象征型符号产生的过程,探讨类象型、逻辑型与象征型这三种符号类型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规律。根据符号学理论,以华硕笔记本电脑平面广告、中国平安保险平面广告、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平面广告等案例分别解读类象型符号、逻辑型符号与象征型符号在平面广告中的视觉表现,为符号学理论在广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传媒无处不娱乐的传播态势下,"美女秀场"似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美貌女性的形象以惊人的密度和比例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美女秀场的现象令人思考:美女秀场折射出千年中国的"人"本位缺席与妇女的双重牺牲;美女秀场在制造身体的狂欢与焦虑;美女秀场在诱导民族精神的堕落。  相似文献   

12.
美与人生是个永久的话题。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通俗地分析了美的对象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 ,确证了美的产生和存在意义。美是人创造的对象 ,美与人生相伴相生 ,对美的追求 ,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生的审美理想影响着美的实现 ,人生之美 ,在于不断地创造美 ,美的实现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从诗歌的意境与禅趣赏析入手,可以发现实验组诗《天生丽质》在通过现代汉语与现代形式向古典诗境的有机转换与完美呈现中,体现出诗人沈奇以"古典理想之现代重构"进行诗歌文本实验的初衷,表现了他探寻文化记忆里诗美和诗境,以及在沟通古典传统与现代汉语和现代意识诗性联系的多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关于音乐的美是音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研究音乐美的问题,不仅要从音乐的本体,还要从音乐作用于人的整个过程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求全面、深入的揭示出音乐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美是美感的表层化,形象,耳目化,美感是美的深层化,抽象化,心化,形象的美来自抽象的美感,两者以气韵为中介,分居审美流程之表层与里层,美与美感的关系。当由审美流程及其中介来定位。  相似文献   

16.
阐释海报《南音》设计的追求:以“静”和“空”为美的意境,“淡”、“儒”、“素”为雅的风格以及简明准确的视觉语言。着重对海报的视觉语言文字、图形、色彩、版式进行分析,对当代海报发展中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设计观念的更新,主题概念的创新、创意手法的多样化以及信息传达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等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浮世绘是日本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浮世绘里的美人画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流传甚广。它根植于江户文化,受当时市民阶层的普遍赏玩。现代的美人画应该对其中的优良传统文化成分加以吸收,创作出具有当代特征的美人画。  相似文献   

18.
美是什么?美不是漂亮的小姐、黄金等具体的美的事物,也不是恰当、有用、有益,也不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这些答案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和逻辑的推敲,"美是难的".  相似文献   

19.
审美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境界。审美精神与人文素质有相通性。美学在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比较中,充分显示了对人成长的作用。在特别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无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艾青将自由体新诗创作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其突出成就在于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形式。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这主要由两个层面构成:一是新诗形式的自由性;一是新诗语言的口语美。艾青抛开一切外在形式的羁绊,保存真正诗的个性,这就使他的诗作的思想容量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与弹性。朴素的诗歌语言是艾青追求散文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艺术探求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