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3年在内蒙古通辽地区研究了杂交甜高粱——甜格雷兹的生长及营养品质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生长季内甜格雷兹株高及单株干重持续增长;群体叶面积指数后期仍保持较高水平;粗蛋白质含量前期下降明显快于后期,粗纤维含量先升后降,茎叶比持续增加;青饲利用以株高1.6m左右刈割为宜,青贮利用以秋末刈割为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家能源高粱南方区试13个甜高粱品种的分析,研究认为:能源高粱品种在珠三角的特殊环境中,生育期延长,杂交种比常规种明显,但生长正常,即可能源用更可青饲青贮。抗涝性较好的品种Pac8381、L0203、L0205、锦甜杂1号、L0204,高光效品种辽饲杂1号、305A/306,能源较好的品种Pac8381、L0205,生物产量较好的品种305A/306、锦甜杂1号、沈试202,籽实产量较好的品种锦甜杂1号、辽饲杂1号、晋甜07-1,综合性状均佳的品种Pac8381、辽饲杂1号为理想的能源高粱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含量0、50、100、150 mmol/L)处理对4种甜高粱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即NaCl浓度为0),50 mmol/L NaCl处理显著增加了SOD、POD和CAT活性,而100和150 mmol/L NaCl处理则抑制了3种抗氧化酶活性。NaCl胁迫导致了脂质过氧化发生,具体表现为随着NaCl处理的浓度增加,丙二醛也增加。4种供试甜高粱对NaCl胁迫的应答有差异,其中辽甜1号在所有供试浓度的NaCl胁迫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丙二醛含量最低,表明辽甜1号对NaCl的耐受性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22种高粱品种为试材,分别在其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获取高粱叶片,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辽粘3在苗期和拔节期的CAT活性和苗期的MDA含量均最高;辽杂19在苗期的POD活性和SOD活性均最高;辽杂36在抽穗期的MDA含量和POD活性均最高,成熟期的CAT活性最高;辽2297在拔节期SOD活性最高,在抽穗期的SOD活性最低;辽糯7在抽穗期的CAT活性和成熟期的POD活性均最高;003B在成熟期的SOD活性最高;P01B在拔节期和成熟期的MDA含量均最高;9544·7037在抽穗期的SOD活性最高;NK1在拔节期的POD活性最高。辽粘6在苗成熟期的MDA含量最低;0-01在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的POD活性均最低;LB-16在抽穗期的MDA含量最低;凡B-34在苗期的SOD活性最低。综上可以看出,辽粘3、辽杂19、辽糯7和辽杂36在其生长时期的抗逆性较强,辽粘6、0-01、LB-16和凡B-34的抗逆性最弱,其余8个品种的抗逆性相当。  相似文献   

5.
甜、糯玉米杂交种的产量相关性状分析与育种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4个甜、糯玉米为研究材料,对影响甜、糯玉米鲜穗产量的8个性状和影响糯玉米籽粒产量的10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数量性状对甜玉米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穗粗>采收日数>穗行数>穗位高>行粒数>秃尖>株高;对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穗位高>株高>行粒数>采收日数>穗粗>穗长>秃尖>穗行数;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粗>株高>穗行数>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秃尖>生育期。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药高美施对甜瓜蔓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66.67% ;立枯净、敌克松,前期防效虽佳高于美施高,但持效差。  相似文献   

7.
甜叶菊茎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原产南美巴拉圭等地,享有“巴拉圭甜茶”的美称.其地上部分含甜叶甙(Stevioside),含量高达7%,比庶糖甜300倍,另外也含有甜叶甙A_3,比庶糖甜500倍,并且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在饮料、食品和医药工业中被广泛应用,近10年来甜叶菊在我国不少地区被作为一种经济植物大量栽培,但大田甜叶菊干叶甜叶甙含量株间差异很大,在2%~16%内变化,如何获得干叶产量高,甜叶甙含量高而稳定的品系是个紧迫的问题,但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甜叶菊茎尖组培快繁技术和方法尚未见报道,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不同栽培环境下(大田、疏林、密林)辽藁本的根粗、根长、根重等根部产量性状,研究栽培环境对辽藁本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林下栽培的辽藁本产量最低,疏林下栽培的辽藁本产量较高,大田栽培的辽藁本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边生金 《应用科技》1998,(11):29-30
早杂一号肉丝瓜是湖北咸宁市蔬菜科技中心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业已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成熟早、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深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高。已在辽、吉、黑、冀、鲁。豫、晋、陕、皖、苏、浙、闽、湘、鄂、川、滇、京、津、沪和新疆等地区栽培成功,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早杂一号肉丝瓜果实呈现长圆柱形,长38-48cm,直径7-10cm,果皮绿色,果面多幼小皱纹、披白霜。皮薄、纤维少、肉厚、洁白。细嫩、柔软有弹性、味甜。风味清香淡雅,营养丰富,每百克鲜瓜含维生素70mg,蛋白质1.2g,脂肪0.359,纤维…  相似文献   

10.
“联金灭辽”和“联蒙灭辽”宋朝就总体而言是个腐朽的朝代。在国力日衰的情况下,宋朝的外交一塌糊涂,几无是处。如果说宋朝还有外交战略的话,这个战略就是:苟且图安,不求自力更生,只赖借一个强敌来抗衡另一个强敌。先是“联金灭辽”,辽亡而北宋亡;继是“联蒙灭金”,金灭而南宋也灭。北宋时,辽国是北方的强敌。宋太祖致力内政,对辽取守势。太宗时几次伐辽,均为辽所败。真宗时与辽订“澶渊之盟”,这是宋对外屈辱的开始。乃至徽宗,腐败更甚,信用佞臣蔡京和宦官童贯。此时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威胁辽国。蔡京、童贯怂恿徽宗“联金灭辽”,但金师攻辽大捷,而宋师却连连败北,原约应由宋师攻陷的燕京  相似文献   

11.
甜玉米籽粒发育糖分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的差异 .结果表明 :在各采收期总糖含量以超甜玉米最高 ,加强甜次之 ,普通甜玉米最低 ;随发育进程的不同 ,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的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水溶性多糖 (WSP)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含量相一致 .依籽粒水分含量和糖分积累规律确定的适宜采收期 ,普通甜玉米以授粉后 18~ 2 1天为好 ,加强甜玉米相对延长 ,超甜玉米则宜适当推迟 .  相似文献   

12.
以甜高粱渣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甜高粱渣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甜高粱渣经磷酸水解,水解液中和浓缩后接入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发酵生产乙醇,水解残渣加入纤维素酶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步糖化发酵。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磷酸水解甜高粱渣的条件,最优条件为:磷酸浓度80g/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80min、固液比1∶10,最大还原糖得率为0.3024g/g干物料。水解液管囊酵母发酵最大乙醇浓度为14.5g/L;水解残渣同步糖化发酵,当底物浓度为5%时最大乙醇浓度达5.4g/L。总乙醇产率为0.147g/gDM。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作物茬口对烟草大田农艺性状及烟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白菜茬、玉米茬、红薯茬和芝麻茬等茬口对烟草的品质影响较大.测定4种茬口种植烟草后的株高、茎围、叶片数、烟草叶面积、化学质量、品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薯茬和芝麻茬烟草田间长势比较好,株高比较高,茎围粗壮,叶面积要远远高于白菜茬和玉米茬;从质量性状来看,红薯茬和芝麻茬能显著提高烟叶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并且能降低烟叶含氯量;从施木克值、钾氯比、氮碱比这些品质指数及产量、产值来看,烟草以红薯茬和芝麻茬较好,白菜茬次之,玉米茬最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来源的甜高粱品种,通过不同时期甜高粱叶片抗氧化物质和主要性状的测定,证明甜高粱抗腐蚀、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机理和生理、生化物质含量及代谢特性的原因所在。研究认为:甜高粱不同来源品种在整个生育期间叶片中SOD为前多后少,VC和叶绿素为中多两头少:农艺性状各品种表现不一。其中引26叶片中SOD和VC含量最高,JE0...  相似文献   

15.
酸角( Tamarindus indica Linn.)属苏木科酸豆属常绿乔木,其果实是一种热带水果,可鲜食或加工成饮料和其它食品,甜角是酸角的变异类型,以味甜区别于酸角.作者以产于我国云南元江县的酸角及从泰国引种的3个甜角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果实形态及果实的蛋白质、总酸、总糖、主要维生素、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及糖酸比.结果显示:3个甜角品种的果实较大,果肉含量较高;酸角和甜角总酸、总糖及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较高,酸角总酸和总糖质量分数为11.6%和47.4%,甜角的总酸和总糖质量分数最低的为3.1%和57%,镁、铁、锌和钙的质量比分别都达到了22.8,1.3,0.28 mg/100 g和78.6 mg/100 g以上;酸角和甜角在维生素C、总糖、总酸的含量上差异明显.这些将为酸角和甜角的推广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超甜玉米不同采收期主要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超甜玉米品种佛甜2号为材料,从授粉后第16 d开始,每隔2 d选取果穗测定籽粒的百粒鲜重,水分、还原糖、蔗糖、水溶性多糖(WSP)、总淀粉的含量,探讨超甜玉米不同采收期籽粒主要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授粉后天数增加,籽粒鲜重呈线性增加,含水量呈线性下降,还原糖含量呈直线下降,蔗糖含量表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在授粉后28 d达到最大值,WSP在授粉后24 d达到最大值,淀粉含量呈直线上升。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2-24 d。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观测,对甜玉米的花粉直感现象进行了探讨,证明甜玉米和普通玉米杂交或不同基因型甜玉米互相杂交,通过花粉直感的作用,当代果穗上全部为非甜籽粒,F_1果穗上甜质籽粒数和非甜籽粒数的比例和显性及性状分离规律基本吻合。试验研究和实践证明,利用花粉直感的作用,异型杂交甜玉米具有出苗率高、幼苗健壮、青穗产量高、青穗籽粒含糖适宜而食味好的优点,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以30份超甜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ADPG—PPase活性与糖份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ADPG—PPase活性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蔗糖、水溶性多糖、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关不显著。蔗糖含量与水溶性多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溶性多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压力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生物液体燃料以其清洁、低碳、可再生性逐渐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中国人多地少,在边际土地上种植非粮能源作物是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的有效途径。以中国生物液体燃料的3种主要原料作物(燃料乙醇原料甜高粱、木薯和生物柴油原料油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因子综合分析法和动态阈值法评估适宜其发展的边际土地(包括宜能荒地和冬闲田)资源量并探究优化发展模式,为合理规划能源植物种植和产业布局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 2015年,中国适宜甜高粱和木薯种植的宜能荒地面积分别为3463.67万ha和1232.82万ha,适宜油菜种植的冬闲田面积为1995.16万ha;在优化发展模式下,中国适宜生物液体燃料原料作物种植的边际土地面积可达5997.71万ha。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在忻州种植甜高梁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出推广甜高粱会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