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甲型流感病毒HA基因的H1, H2, H3, H5, H7和H9亚型的序列特征, 设计专用PCR引物, 通过RT-PCR特异扩增相应片段并测定序列, 可以准确地区分H1和H3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及其亚型. 这种基于流感病毒核酸序列测定的特异性检测方法, 不仅可以用于新型甲型H1N1病毒的快速确诊和分型, 并且还可推广应用于今后其他流感病毒或具有爆发潜力的新型流感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株基因组进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寇铮  胡松年  李天宪 《科学通报》2009,54(12):1652-1656
2009年4月, 北美地区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并且疫情快速扩散至欧亚非三大洲, 风险等级上升至5级. 截止至5月13日, 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扩散至33个国家和地区, 实验室确认病例5728例, 死亡61人. 从NCBI的IRV和GISAID的EpiFluDB数据库下载甲型H1N1流感病毒序列425条, 进行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 (ⅰ) 当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个三重排A型流感病毒: HA, NA, MP, NP和NS来源于猪流感病毒; PB2和PA来源于禽流感病毒; PB1来源于人流感病毒. (ⅱ) 猪流感病毒的来源可细分为: HA, NP和NS来源于H1N1亚型经典猪流感毒株; NA和MP来源于H1N1亚型禽源猪流感毒株. (ⅲ) 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流行扩散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异, 同时病毒基因组没有发生重排. 本文除了分析美国代表毒株A/California/04/2009(H1N1)外, 还以墨西哥代表毒株A/Mexico/4486/2009(H1N1)为主进行了同源性和进化分析, 地理范围相对较大, 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突变网络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变异网络图. 同源性比对表明, 来自墨西哥的一个病毒序列类型为此次新流感病毒的原始序列类型. 通过血凝素基因658A和1408T突变可将此新流感病毒序列分为墨西哥类型、过渡类型和纽约类型3个主要类型. 这3个类型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病毒变异产生大杀伤力 美国军队病理研究所的病理学家杰弗里·陶本伯格(Jeffery Taubenberger)证明1918年的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种与甲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关的病毒.陶本伯格所在的研究所保留有西班牙流感死亡者的肺组织,他与同事利用遗传学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PCR)对其中一位21岁士兵的肺部组织进行基因扩增和转录,找到了一些西班牙流感病毒的RNA(核糖核酸)碎片.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我国出现H7N9感染病例的状况,作者从流感病毒演化传播及流感的流行病学规律上展开分析,并提出推行对H7N9大范围预防之依据不充分。预告流感要有流行的证据链,不能单凭实验室的某些病毒检测结果下结论。自从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以来,禽流感的问题再度引起国人普遍关注;而且华东部分地区杀鸡与鸽子预防H7N9传播,已造成家禽养殖和销售上的损失。问题在于,H7N9是否会在人群中流行?进而,在寻找和预告新流感病毒出现时,是应该以实验病毒学结果为依据,还是按自然界的流感病毒演化及流感的流行病学规律来寻找传染源?本文将围绕相关问题作一些分析和贡献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继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大流行之后,2013年相继发生的H7N9,H6N1,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再次提醒人们流感病毒可能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与灾难,同时也为流感相关科学研究提出了重要的科学命题.流感病毒的发生有无规律可循、我们能否做到对流感疫情的早期预警预测、药物疫苗的研发能力以及综合防控手段能否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型流感大流行等问题,不仅是流感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中国科学院作为科研的国家队,肩负着为国家防控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献策献计、提供理论技术支撑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当科学家们警觉地关注埃及禽流感病毒(H5N1)发生的行为变化时,现在又检测到另一种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禽流感病毒以来,病毒学家就一直在跟踪这种病毒。自从1917~1919年那场灾难性的大流感爆发以来,尽管科学家们对流感已了解很多,但有一点仍没弄清楚,即引起大流感的病毒的不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8.
极端天气与气象异常对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环境条件对流感病毒的传播与流行存在重要影响, 因此掌握其规律对降低疾病负担与流感防控意义重大. 本研究以2009~2010年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为例, 挖掘病例信息、气象记录的时空环境特征, 并基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力实验结果建立气象异常SIR流感传播模型. 结果表明, 甲型H1N1流感在长沙市的流行与气象条件存在重要联系, 流感的传播过程对气象异常反应敏感, 通过绝对湿度异常值、接触率及人群构成的变化可以较好地还原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过程, 并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正确预测. 研究结果可以为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流感防控提供依据, 为随时可能再发或新发的流感暴发提供理论支持, 更提供了认识人群间流感暴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正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宿主,包括野禽、家禽、哺乳动物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它能变异组合成上百种不同的病毒,在不同的宿主之间传播.一旦一种新的动物流感病毒获得在人群中有效传播的能力,就会造成流感大流行.历史上发生过数次流感大流行,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该病原是一种新的猪流感病毒,传入人群之后导致了全球的流感大流行.因此任何  相似文献   

10.
甲型H1N1流感 原称人感染猪流感,为避免"猪流感"一词对人们产生误导,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A/H1N1型流感",英文为influenza A(H1N1).中国按中文惯例将其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 原称人感染猪流感,为避免“猪流感”一词对人们产生误导,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A/H1N1型流感”,英文为influenza A(H1N1)。中国按中文惯例将其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如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 pH1N1)以及发生跨种传播的H7N9禽流感病毒(H7N9)等的流行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并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损失.自2009年以来, 2009 pH1N1作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流行使得健康人群存在一定的T细胞免疫本底水平.本研究对2009 pH1N1和H7N9的主要T细胞免疫原M1蛋白存在的4个突变区段,利用ELISPOT试验确定了2009 p H1N1在这4个区段来源的T细胞表位多肽H1-M42 (LMEWLKTR), H1-M102(KLKREITFHGAK), H1-M202s (AMEVANQTR)和H1-M244 (MGVQMQRFK).同时,发现健康人群对H7N9来源的相应多肽预存有一定水平T细胞免疫,但低于对2009 pH1N1本身多肽的免疫水平.多肽与HLA分子的复性实验表明, H1-M102和H1-M244能够与HLA-A*1101稳定结合;而H1-M42和H1-M202s虽然能够结合HLA-A*3303,但H7N9相应的表位与这些分子的结合力相对较弱.结果表明,在健康人群中存在有限的针对H7N9的预存T细胞免疫,而H7N9在新鉴定表位多肽中的氨基酸突变对于免疫逃逸具有一定的贡献.对流感病毒交叉免疫的研究能够为了解禽流感病毒逃逸T细胞免疫机制以及通用流感疫苗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11月8日官网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性流感特别顾问福田敬之说,有迹象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成为各国占主导地位的流感病毒,随着冬季来临,北半球感染人数将继续增加。不过至少从目前来看,这种病毒仍相对稳定,没有任何变异迹象。  相似文献   

14.
H1N1甲型流感全球航空传播与早期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型流感(H1N1甲型流感)已经全球蔓延. 早期的研究显示, 在没有采取防控措施的情况下, 国际航空旅行可能引发一次严重的全球流感大流行. 在本研究中, H1N1甲型流感早期在墨西哥和美国的爆发被运用于SEIR流行病传播模型, 用以估计该病毒的传染性及疫情初步参数, 构建了一个基于实时航空数据的新的空间传播模型以评估H1N1甲型流感从墨西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潜在风险. 结果显示, H1N1病毒的基本再生数R0约为3.4, 有效再生数随防控措施下降明显, 研究还发现西班牙、加拿大、法国、巴拿马和秘鲁是最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流感大流行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对1985年从湖北家禽分离的禽流感毒株A/duck/Hubei/216/1985/H7N8进行了分子特征和致病性研究. A/duck/Hubei/216/1985/H7N8的HA蛋白在HA1和HA2连接处, 含有连续多碱性氨基酸(-PEIPKGRG-), 为低致病性分子特征, 而且其M, NP, NS, PA和PB2基因的宿主相关氨基酸位点与H5N1病毒相似. 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A/duck/Hubei/216/1985/H7N8的M, NS和PB2基因与Gs/Guangdong/1996/H5N1亲缘关系较为紧密, 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致病性Gs/Guangdong/ 1996/H5N1毒株的部分内部基因在华中地区流行. 动物感染实验结果显示, A/duck/Hubei/216/ 1985/H7N8对鸡和小鼠为低致病性, 与HA基因的分子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2013,(16):1572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某些H7N9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中含有一个新型的突变,可能在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题名为"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与环境流感病毒的关联和病毒对宿主的适应"的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2013年第6期,从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生物信息学等角度探讨了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截至2009年4月27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收到73例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实验室确诊报告,其中美国40例,墨西哥26例,加拿大6例,以及西班牙1例。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墨西哥,截至27日,已有1995人疑似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入院治疗,其中149人死亡。在日内瓦召开紧急会议后,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全球警戒级别从3级提高到4级,29日又从4级提高到5级,  相似文献   

18.
H7N9禽流感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大瘟疫"的恐慌。只是目前尚无证据证明H7N9能人际传播,所以大家无需担心。但无论何时,注意卫生、避免接触可疑动物、出现健康问题及时就医,都是值得提倡的。禽流感,也许会传人一些人类甲型流感病毒最初也是起源于禽流感病毒,当它们获得人际传播能力后,就成为一种新的流感病毒,而人类对此种新病毒普遍没有免疫力,因此就会造成大规模流行。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一般只在禽间传播,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当病毒基因发生重组或突变,会获得感染人的能力.自1959年发生人感染H7N7禽流感以来,各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时有发生.1997年,我国香港特区暴发人感染H5N1禽流感是首次明确记录的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人类呼吸道疾病和死亡的疫情.迄今人感染禽流感已成为全球科学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鉴于禽流感病毒可以长期存在于天然宿主体内且具有高度的遗传分化特性,因此具备成为前体病毒或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20世纪发生的4次流感大流行,均与禽流感病毒密切相关.禽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存储宿主,最容易传染人的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家禽和感染病毒的病死禽,而传播途径主要为禽-人和环境-人传播.人感染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既有普通流感样症状(ILI)、结膜炎或关节炎,也会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目前针对人感染禽流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禽流感病例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刘金华  孙洪磊  高福 《科学通报》2024,(10):1315-1319
<正>21世纪短短的20年间,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大流行传染病,即2009年甲型H1N1大流行流感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另外发生了5次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给全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situations).大流行传染病的频繁出现警示我们,人兽共患性病毒是引发大流行疫病的重要病原.动物源性流感病毒在历史上导致了至少5次流感大流行,尤其是最近几年,动物流感病毒频繁跨种感染人类的现象让人们担忧其可能催生下一次人类流感大流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