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行人过街设施选择偏好的非集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行人的交通安全水平和过街设施的使用效率,研究行人对过街设施的选择行为.对中关村大街选择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的402个行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行人特性、设施特性及行人对过街设施的选择特性;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行人选择过街设施的因素,并建立了反映选择偏好的二元Logit模型.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模型对行人选择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0.29%和85.66%.  相似文献   

2.
人行横道是一种重要的行人过街设施.一体式人行横道适宜实施同步二次过街控制,分体式人行横道适宜实施独立二次过街控制.文中对于单个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根据行人的时间距离关系,建立了行人最大过街时间计算方法.对于城市干道沿线的相邻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根据机动车的时间距离关系,在保证机动车双向绿波效果的前提下,以最小化任意人行横道、任意步行方向的行人最大过街时间的最大值为目标,采用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协调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计算信号交叉口行人通行能力,提出时空消耗的方法.采用摄像法和人工测量法对北京中关村大街北四环和黄庄信号交叉口进行观测,采集数据包括交叉口人行横道长度、宽度、行人绿灯时间、行人步行时间、行人占用空间等,得到交叉口的时空资源并计算行人最小平均时空消耗,从而推算出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2个交叉口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误差分别为11.0%和5.8%.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时空消耗方法的行人通行能力模型能够应用于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和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行人通行的安全性,规范对机动车不礼让人行横道线行为的处罚,按照目前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通行路权的规定,分析归纳了人行横道线上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及避让规则,明确了非机动车通行人行横道线的规则和管理办法,最后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人行横道线周边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请走斑马线     
在城市上学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过马路。由于年纪小,很多时候并不能意识到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现在一般都从驾驶员的角度强调,看见斑马线就要减速,在十字路口看见红绿灯要按规则停行,但是在行人方面却教育引导的不够,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没有在他们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或者为他们树立榜样,只有斑马线才是行人的安全地带,在十字路口看见绿灯亮了才可以走。  相似文献   

6.
城市干道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城市干道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对行人过街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反映行人过街效率的6个具体指标,以某市典型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为实例进行了交通调查,测算了行人过街效率指标的实际值.通过对指标值的分析,找出了观测路段交通秩序混乱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行人过街设施是连接整个步行系统的重要环节。"礼让斑马线"的政策保障了行人安全,同时改变了无信号人行横道处行人与机动车的优先通行权。为了研究"礼让斑马线"政策对无信号人行横道以及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在分析"礼让斑马线"条件下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了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礼让斑马线"条件下:行人过街速度没有明显改变;行人极限心理等待时间缩短;人行横道通行能力增加;路段通行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设置行人过街绿灯时间,保障行人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人群穿越时间进行建模.分析了信号控制下行人过街的行为特性,将人群穿越人行横道的时间分为基本穿越时间和阻滞延误时间.从双向行人相互干扰特性出发,研究了双向行人相遇阶段中行人方向比率与人行横道实际容纳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群穿越时间模型,并通过数据调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数据相比,最大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21%和6.26%,模型精度高于HCM中的计算模型,可为行人信号配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引入行人过街等待容忍极限时间作为信号配时优化的约束条件之一,提出了线控路段上交叉口之间人行横道信号参数的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法.该方法先以两相邻交叉口共红时间作为行人过街绿灯时间,当共红时间不足时,利用路段机动车车队的离散性和流率关系建立延误函数,以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处造成的总延误最小为目标求解配时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了行人过街的安全性,降低了行人延误.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赵静 《海峡科学》2013,(10):28-28,46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都出现了交通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对此,如何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缓解主干道与匝道,城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成为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确保十字路口的行人和车辆顺利、畅通地通过,利用PLC技术设计交通灯来完成这个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该文详细论述了十字路口交通灯PLC控制的工艺流程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过街交通特征的分析,提出非机动车过街的可穿越间隙计算方法,分别对非机动车过街一次穿越1条车道和一次穿越多条车道出现可穿越间隙下的2种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所提可穿越间隙的计算方法,推算出非机动车过街平均延误.经过实地调查及计算结果分析,验证非机动车过街平均延误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并将人行横道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过街延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机动车过街延误是人行横道处过街总延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3,(10):59-59
“中国式过马路”一直是相关部门以及市民最为厌恶的行为之一,也引发过不少交通事故。为此,福田中学女生陈佳去年在读高二时,自主创作出行人过街信号灯控制模型,希望可以杜绝因“中国式过马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市公安局交警局对陈佳的发明非常支持,现已在福田中学安装了个信号灯控制模型,以促成该发明的不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无信号控制方式下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通行能力的计算理论,提出了采用信号控制时的相应计算模型;运用概率论和可穿插间隙理论,分析了人行横道由无信号控制方式过渡到信号控制方式的设置条件;在此基础上,从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通行能力的角度,给出了路段行人过街由平面过街方式过渡到立体行人过街方式的临界条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条件可作为城市路段立体行人过街设施设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无控制人行横道处的行人和机动车延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无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和机动车的运行规律的观察分析,对国外有关研究中不合理的假定进行了修正,从而提出了一种计算无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和机动车延误的数学模型,同时,在文中还通过大量的观测和理论分析,确定了过街行人的到达规律及模型中涉及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行人在交通场景对车辆驾驶造成的影响和辅助驾驶需要对行人进行避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单目摄像机的行人危险度评估方法.基于中国城市的特色环境,将行车环境划分为三类:普通道路、人行横道和有辅警道路,对每类场景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检测视频中道路上的行人、辅警、信号灯和人行道等信息;检测行人关键点并使用多目标跟踪方法,生成骨架姿态时间序列,通过LSTM(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分析姿态序列获得行人行为和趋势;最后综合视频信息、行人信息和场景信息,构建行人危险评估模型,实现行人危险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行人危险度,辅助驾驶员安全行车,场景分类使危险模型评估结果更符合行人实际危险度.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虑行人的安全、便捷和公交车辆的效率因素,详尽分析了停靠站位置、人行横道位置及停靠站与人行横道间距等3个关键参数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交专用道条件下路段停靠站与人行横道协调设计模型,系统地提出了适用于包括路中式和路侧式专用道、有信号控制和无信号控制条件下的协调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该协调设计方法进行了完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路口人车冲突,提高右转车辆通行能力,作者调查分析了相向人流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完善人行横道行人引导功能的解决方案。本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在人行横道上增设相向人流区隔线和引导行人靠右行走的标识,区隔相向人流,避免相向人流碰撞,缩短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时间;2.在此基础上,优化人行和右转车道信号配时设计。本方案实施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适用于人流量大、人车交汇密集的路口。同时,作者对方案实施过程和利弊影响进行了探讨,给出用基于视频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分析比对方案实施前后的路口流量数据,分两步进行试点的合理建议;制作了方案示意模型。经测算,实施本方案,相关路口可减少人车冲突约6%,提高右转车辆通行能力约5%。  相似文献   

18.
一种有效的导航系统将会提高全世界数百万盲人的行动能力。日本科学家开发的一种新型电子眼将可使盲人第一次能够完全安全地穿过交通繁忙的马路。这种电子眼将安装在眼镜上,它能够检测到人行横道的存在和位置,同时测量道路宽度并检测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相似文献   

19.
该发明涉及一种人行横道装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安装金属块,在金属块一侧固定有红绿灯显示装置,在红绿灯显示装置上安装一个磁控开关、秒脉冲发生器及播报器,在播报器内安装语音复制储存模块;将红灯禁止通行和绿灯通行的语音,录制到播报器的语音复制储存模块储存,当持有盲棍金属头的物体接触人行横道一端的金属块时,磁控开关打开,与红绿灯显示装置并联的秒脉冲发生器工作,启动播报器播报通行提示音。确保视力低下的人安全通过人行横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没有过街信号的保护,与机动车相冲突,研究行人过街穿越行为对提高行人的安全和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过街行人在不同到达车速下选择不同可穿越间隙的比例,接着通过分析行人过街时车辆速度的变化研究了过街行人与车辆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