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深圳是我国土壤高氡背景区,为评价该地区公共场所内氡所致人体辐射照射水平,本文随机抽取的44个不同公共场所,使用RAD-7对所选场所室内氡浓度水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深圳福田区公共场所室内氡浓度算术平均值:26.7依17.3 Bq/m^3,几何平均值:22.3依1.9 Bq/m^3;不同建材场所室内氡浓度差异较大,以高层建筑室内氡浓度最高;和深圳氡调查历史数据相比,只有高层建筑室内氡浓度呈上升趋势.本次调查数据对深圳市公共场所室内氡浓度的评价和防护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南昌市地铁1号线和2号线车站内氡浓度水平进行监测,初步掌握南昌市地铁重点区域的氡浓度水平,并分析其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带来的辐射危害.采用《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检测方法》(GB/T14582—1993)中的径迹蚀刻法进行采样及测量,并根据《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GB/T 16146—2015)中的公式进行相关人员年有效剂量评估.结果:南昌市地铁车站内氡浓度范围是8.30~23.72 Bq/m3,均值为14.45 Bq/m3,监测结果均低于400 Bq/m3的参考水平.车控室、站台、客服中心不同类型监测点氡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号线和2号线2条不同线路车站内氡浓度水平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铁车站内氡所致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南昌市地铁车站内氡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危害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采用RAD7型便携式测氡仪,调查了福州市某办公室室内对外门窗关闭与通风两种条件下的氡浓度.并估算了氡所致的有效剂量.调查表明,该办公室室内氡浓度低于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4.
校园是人口密集的场所,居室内空气中氡的浓度过高会对师生的健康造成危害.在浙江师范大学校园中选取了部分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和教学主楼中的部分室内空间进行了氡浓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居室内氡浓度的变化范围为8.4~182.4 Bq·5m-3,低于Ⅰ类民用建筑工程≤200 Bq·5m-3的国家标准.室内氡的浓度主要取决于通风条件,通风不良的居室氡浓度最高时可接近200 Bq·5m-3;不同的建筑装修材料、楼层、气候条件、地面的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也会影响氡的浓度.氡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为22:00至次日10:00浓度较高,10:00-22:00相对较低.建议师生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在已建或在建的建筑物中,采取相应的降氡、防氡措施,以确保师生免遭氡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一居民小区室区内外环境氡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长沙市一居民小区几十间住户室内外环境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给出了不同类型房屋中不同电离辐射来源的相对贡献,调查结果表明:该小区不同类型住户地下室、平房、楼房内氡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建材中的氡析出,分别占83.77%、59.78%、51.49%.室外空气、室内用水和液化气中的氡对室内氡浓度的贡献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湖北当阳铅锌伴生放射性矿的辐射环境现状,在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期间,使用各种辐射监测仪器对该矿山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区进行了氡及其子体浓度、空气y吸收剂量率、各种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坑道内氡气浓度、空气γ吸收剂量率以及各种环境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别为当地本底水平的179倍、12.3倍以及13~43.6倍;坑道内氡析出率为对照点的42.5倍.矿区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应当采取必要的辐射管理措施对自然环境和工作人员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与国外标准对隧道内CO浓度限值的设定在计算方法和取值上都存在差异.针对射流风机式及竖井送排与射流风机组合式纵向通风隧道CO浓度分布特性,基于差分形式的Coburn-Forster-Kane方程(CFK方程),拟合了两类典型纵向通风隧道正常运营CO浓度限值计算式.结果表明:尽管两类隧道具有不同的CO浓度分布特性,工程中可按相同的限值设计;对于长隧道,我国应设定更严格的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8.
地-空界面上氡辐射场的分布特征,不仅可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地震预报等领域;而且可为环境放射性氡水平及其辐射环境效应的预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文中以氡的扩散和对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地-空界面氡浓度定解问题,进而得出了土壤中氡浓度和大气氡浓度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大气氡浓度与地表介质铀含量的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土壤氡析出率不仅与土壤镭含量、射气系数有关,而且还与土壤中氡的扩散系数与对流速有关;在开放空间内,大气氡浓度与土壤氡逸出率成正比,与大气对流速度成反比.室内通风,增强空气对流,可有效地降低空气中氡浓度.通过不同深度土壤氡浓度的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土壤中氡浓度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性较好.在土壤深度为1.4m处,两者相对误差为3.1%.  相似文献   

9.
姚磊 《科技资讯》2014,(13):110-111
氡室是一种可以对氡探测器进行刻度标定及其性能测评,氡及其子体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测量模拟环境的仪器。氡室的工作运行温度是在-5℃~+40℃内,在对氡探测器进行测评是,室内温度要保持常温的情况下,温度和湿度被氡室控制和调节。论文介绍了HD-6型氡室的基本结构,研究了氡室内氡浓度变化规律,探讨了补氡过程对氡及子体平衡关系的影响。根据测量原理进行方法选择,并且对整个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氡及其子体的放射平衡关系,将补氡区域进行浓度划分,对补氡过程中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探讨了温湿度、气溶胶因素对氡室内补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为以后HD-6型氡室的补氡动态过程提供了实际数据参考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氡的逸散来源及危害氡是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系铀、镭、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氡气经。衰变后,顺序产生短寿命子代产物,统称为氡及其子体。氡遍布地壳之中,据世界各国对环境氡气浓度及其来源的调查表明,矿井、地下建筑物及用含铀系物高的建筑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构筑的房屋中,氡及其子体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退役铀尾矿库周边的放射性水平,通过对地表氡析出率、γ空气吸收剂量率和丰水期、平水期以及枯水期水中镭和铀的含量进行测量,并与标准限值对比,同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数据进行污染分析。结果表明:铀尾矿库的γ辐射剂量率整体处于规定限值(69.8+174 nGy/h)之下,均值为45.6 nGy/h,所致当地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09 mSv;地表氡析出率均值为0.43 Bq/(m2.s),低于规定限值的0.74 Bq/(m2.s)。说明对该铀尾矿库的空气环境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所测量的30个采水样点,丰水期、平水期以及枯水期水中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2~0.525 Bq/L、0.002~0.433 Bq/L和0.004~0.507 Bq/L;铀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05~78.3 μg/L、0.26~78.5 μg/L和1.04~85 μg/L。镭-226的含量未超过我国铀矿冶行业相关管理限值1.11 Bq/L,而铀的含量仅个别测点超过了50 μg/L。通过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污染分析得出,无论是铀标准指数还是镭-226标准指数,平水期好于丰水期,又好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12.
净化空气中的氡子体是室内降氡技术手段之一.为了有效地检测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中氡子体的效率,设计了一套远距离测量α潜能浓度(Cp)的系统,并将该系统在容积为13.5m3的标准氡室里进行了严格的刻度.同时测量Cp和瞬时氡浓度(CRn)就可以求出可比的平衡因数F,对完善该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唐芳 《科技资讯》2012,(32):48-48
室内氡放射主要来自地基土壤、建筑材料析出以及户外空气进入室内和供水和天然气释放,其造成的危害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造成的急慢性放射病,要注意采取正确选择建房地点和建筑材料、建造排氡地基以及密封裂缝和室内通风等措施以降低室内氡浓度,避免氡放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指导铀矿排风井周边地表环境的辐射防护设计,基于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大气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建立了铀矿排风井周边地表年均氡浓度以及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的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排风井气态流出物初始氡浓度、排风风量和源强对排风井周边地表1 km范围内年均氡浓度以及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年均氡浓度和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的最大值随气态流出物初始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值离井口的距离和氡致辐射的影响范围随初始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源强下,最大值随气态流出物的初始氡浓度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值离井口的距离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铀矿排风井周边的辐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氡浓度的测量主要受人为因素、地质条件、气象环境的影响,而测氡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对土壤中氡含量的测量也有较大影响,因此测氡方法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测量土壤氡浓度的方法较多,介绍了地基土壤中氡浓度的测定的标准和方法,探讨了实际工作中影响土壤氡测定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地下工程中的氡异常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热释光(TL)累积α环境氡监测器先后两批在N市有代表性的地下人防工程布点2个~4个月,测量室内氡浓度,其结果与瞬时测氡仪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氡异常区域.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地下工程中氡污染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说明地下工程中的氡异常主要不是来自建材,也不是来自于地基底层地质构造中的岩石放射性含量,而是来自地下新构造断裂带.还探讨了成因机制,提出了综合的治理对策:即大区域的环境评价,了解环境氡的总体危害,划出潜在氡的高本底区域;小区域的氡污染的治理,圈定潜在氡危害地段,避开隐伏的或揭露的新构造断裂带,规划出“安全岛”地带.还对200Bq.m-3~600Bq.m-3的已建房屋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治理措施和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是世界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世纪早期,上海<万国公报>、<科学>和<东方杂志>等报刊先后向国人介绍了诺贝尔奖的设立情况;分别报道了1903年、1905年、1914年、1920年度诺贝尔奖得主名单;有的还对历年诺贝尔奖得主进行分类统计,并呼吁中国人奋起直追,争取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8.
黄子瀚 《科技潮》2003,(9):57-58
氡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是天然产生的一种放射性、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1899年欧文斯和卢瑟福在研究钍的放射性时发现氡。氡易溶于有机溶验中的中子源;还可用作气体示踪剂,用于研究管道泄漏和气体运动等。氡无处不在氡是由天然元素铀和钍释放出来时随地伴随着每个人。地质类型和建筑物的结构。氡在花岗比较高,而一般室内氡浓度比室外高,地下室和底层房间氡浓度比上层的高,越往上层,氡浓度逐渐降低。氡不知不觉伤害你氡是人们所受天然辐射剂量的主要射线,其中危害最大的是 射期后,细胞将发生癌变,导致肺癌。大诱因,长时间受到较高水平氡的照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活性炭盒法测定北京地区部分居民住宅内的氡浓度。实验测得楼房、地下室和平房内氡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9.53 Bq/m3、38.52 Bq/m3和52.31 Bq/m3,楼房和平房的氡浓度平均值为38.44 Bq/m3,低于国内平均水平,符合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室内氡浓度限量。  相似文献   

20.
土壤氡浓度分布具有双分形特征,其分维值分别为D1=0.079 4和D2=1.4654,分形临界值为2 167.7 Bq/m~3.低于临界值的分形其分维值D1很小,代表了区域背景分布,其背景值为1 088.16 Bq/m~3.高于临界值的分形其分维值D2显著增大,反映该区发生了较强的成矿作用的叠加.分形临界值可以作为异常下限值.金狮岭地区土壤氡浓度异常区分布范围较大,表明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