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恙虫病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本院近3 年来恙虫病并发肺炎15 例,确诊前均为误诊,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胸片等检查,阐明了误诊原因,采用以多西环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治愈率达100 % .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深对恙虫病所致肺部损害的认识。方法:通过症状、体征和X线胸片等对106例恙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肺部损害的临床特征。结果:有肺部损害占恙虫病患的53.8%(57/106),其中咳嗽占78.9%(4.5/57)、咳痰占56.1%(32/57)、肺部哕音占45.6%(26/57),大部分症状轻微。X线胸片显示:双肺间质炎症改变占63.2%(36/57),肺炎改变占36.8%(21/57),其中6例合并胸膜病变。除1例因合并中毒性心肌炎死亡外,其余病例经氯霉素或强力霉素治疗均痊愈。结论:恙虫病所致呼吸系统损害较常见,应予以重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93例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转归情况。应用氯霉素50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恙虫病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复杂化、可损及肝、肺、心、肾、血液系统等。氯霉素治疗疗效肯定,治疗7~10d,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容易误诊,常伴多器官损害,其中以肝脏和血液系统损害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93例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转归情况.应用氯霉素50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恙虫病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复杂化、可损及肝、肺、心、肾、血液系统等.氯霉素治疗疗效肯定,治疗7~10d,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容易误诊,常伴多器官损害,其中以肝脏和血液系统损害为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恩施地区恙虫病自然疫区可能性,探讨目前抗生素严格管控、药物缺乏形势下恙虫病的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恩施州咸丰县人民医院感染科2014年10月收治的2例恙虫病病例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结果2例恙虫病患者为夫妻,均有发热、皮疹、典型焦痂表现,家住山区,居住地杂草较多,有菜园工作史,发病1周查变形菌OXk为1∶160,经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有效,恙虫病诊断明确。结论因恩施州非恙虫病疫区,但毗邻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为恙虫病的重要疫源地,恩施州与该地区地理、气候条件极其相似,植被丰富,故本地不排除为恙虫病疫区。但确定本地区疫区属性还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一步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恙虫病东方体在本地蜱虫、鼠类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恙虫病为一种自然疫原性疾病,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其毒素可引起全身各脏器受损,临床以寒战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焦痂和溃疡、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本病近年在我县有散发出现,现将本院9例恙虫病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作临床分析如下: 本组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16岁。寒战高热(39℃以上)7例,持续高热(无寒战)2例,头痛7例,腰痛4例,恶心呕吐2例,咳嗽2例,腹痛1例,酒醉貌4例,球结膜充血5例,腋下皮肤、软腭处出血点3例,红色皮疹3例,肾区叩痛4例。血常规中异常淋巴细胞增多5例,血小板减少7例(31—72×10~9/L),尿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恙虫病的调查研究及防治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又有反复现象,还发现新的疫区。近年我校学生及部分教职工恙虫病突然增多,说明我校及周围山地可能存在恙虫病疫源区,值得重视。现把1987年6~8月及今年6月收住院的22例临床分析如下:患者大部分是青年学生。少数为教职工及周围居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恙虫病及其媒介恙螨的研究历史,介绍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查阅大量有关恙虫病及恙螨研究的文献资料。从恙虫病流行情况、疫区分布、季节分布、病原体发现及证实、传播媒介及传染源种类与分布、恙螨的区系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恙虫病广泛流行于日本、澳大利亚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广大亚太区域,疫源地包括海岛型、山林型及丘陵型,四季均有流行;恙虫病立克次体型别有10余种,各型致病力有所不同;鼠类及纤恙螨属恙螨为主要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已发现主要鼠类传染源20余种,确定媒介恙螨6种。结论:随着恙虫病流行范围的扩大以及发病人数和频率的增多,恙螨宿主动物数量及种类丰富程度、各疫源地尤其是新发现疫源地的类型、流行季节、传染源以及媒介恙螨仍需要进一步调查,恙螨与疾病传播相关的基因及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院 1 994年 1 0月至 1 999年 1 0月共收治小儿恙虫病 2 8例 ,误诊 1 2例 ,误诊率 4 2 8%。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1 2岁 ,平均 7岁 ;均为农村儿童。1 2 临床表现 :见下表1 3 误诊情况 :本组病儿初诊于乡镇医院、私人诊所和本医院门诊。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6例、肺炎 2例、麻疹、急性肾炎和病毒性脑炎各 1例。1 4 诊断及预后 :本组病例的诊断均按如下诊断标准[1] :( 1 )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皮疹。 ( 2 )皮肤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 3)外斐反应OXKl:1 6…  相似文献   

10.
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經发觉恙虫病在一个地区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疾病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种疾病的流行之所以出现季节性和地区性,过去許多科学家的工作給我们指出了这和气候因素、如溫度、降水量,地理因素如地形,媒介恙虫蚴的季节消长,人群的移动或活动等可能有关。本文只是从媒介的生态方面进一步探索恙虫病流行的季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第28届日本热带医学会年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主办的恙虫病血清学诊断专门会议于1986年11月22—24日在日本冲绳的琉球大学医学院召开。到会的有日本热带医学会会员的代表、澳洲、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等国家代表约100余人。会议上日本代表报告了与本国有关的研究论文,我国代表二人和其他国家代表分别就“热带地区腹泻病”和“亚洲的恙虫病”两项议题作了学术报告。会议并特邀有关代表对恙虫病血清学诊断作了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月至1994年12月在我院收治恙虫病8例,其临床表现差异大,并发症多,误诊率高,现就确诊8例,作临床分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性别,男4例,女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其余6例均在21至33岁之间。发病季节:每年5至8月,其中7月3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共检出体表转移瘤35例,其中临床误诊14例,误诊为体表良性肿瘤(硬纤维瘤2例,多发性脂肪瘤2例,脂肪瘤1例,神经纤维病2例)及其他疾病(慢性淋巴结炎3例,结核性淋巴结炎1例,囊虫病1例,淋巴肉瘤2例)。其中1例误诊达1年之久。本文就14例体表转移瘤的误诊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血液改变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方法:分析、观察10例病人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可以防止不典型的系统性的红斑狼疮的误诊误治.结论:医生注意对血液改变病人的分析、观察能早期发现不典型红斑狼疮病人,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从海南岛的一位发高热患者,农场工人的血液中分离出一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床边采取患者血液立即注射于小白鼠腹腔内,小鼠于注射后第10天发病,第11天濒死时被处死,在小鼠腹腔,腹腔渗出液,淋巴结和牌脏涂片中发现大量恙虫病立克次体,除脑组织外肝、肾、肺脏涂片也发现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6.
Dieulafoy氏病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少见病因,诊断较为困难,常易误诊,本文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我們在一篇报告里(徐秉錕、陈心陶,1960)总結了恙虫病的媒介恙虫——地里紅羔虫,在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在12种恒溫环境中的发育情况。发现在10℃以下和40℃以上的恒温环境,飽食的地里紅恙虫蚴不能发育至稚虫期,在13—28℃的恒温环境就飽食蚴发育至稚虫或成虫以及孵出第一批下一代幼虫的所需时间的平均数來說,似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分析常见误诊原因,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降低误诊、误治。方法:收集了3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误诊情况,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尤其是部分外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故误诊率高。30例病例误诊肺炎11例,肺结核4例,胸膜炎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肺心病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急性左心衰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结论:肺栓塞早期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病症的认识,对有高危因素患者新近出现气促、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新发肺部浸润影,经治疗症状无缓解,应考虑肺栓塞可能,尽早完善CT肺动脉造影检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肝豆状核变性(HLD)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5例HLD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者5例,神经、精神为首发症状况的8例,误诊为其他疾病2例,误诊时间最长者达4a。结论:以神经、精神症状者居多,肝病亦不少见,故对原因不明的肝病以及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来诊者应及时检查角膜K-F环及血铜蓝蛋白,以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非牙源性张口受限的病因及误诊原因。方法:临床回顾分析非牙源性张口受限236例临床资料。结果:236例非牙源性张口受限中,以外伤(109例)、肿瘤(62例)多见。误诊20例,占8.5%。结论:非牙源性张口受限较牙源性张口受限病因复杂、隐匿,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