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三维打印喷头的温度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以DSP F2812为系统控制芯片,以LM2575开关电源芯片为温控执行元件,设计了一小型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MAX6675芯片采集温度,通过冷端补偿和数字过滤实现精密温度测量;通过DSP产生的可变占空比PWM波来实现对喷头温度的PID控制,采用模拟仿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更为理想的PID控制。将原来的300s左右进入恒温状态提高到75s左右达到恒温状态,温度检测分辨率为0.25℃,提高了三维打印恒温控制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PID算法的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软件方面讲述了用PID算法实现锅炉水温自动控制的原理。在控制过程中主要应用AT89C51、555定时器、LED显示器、8255、MAX232等芯片,对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进行了介绍,并对PID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陈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634-6639
针对车间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滞后性和时变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在线调整学习速率因子和PID参数增量,并结合积分分离思路,实现PID参数的自适应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优于传统PID控制和传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控制系统采用PIC24F作为主控芯片,结合操作系统uCOS-II的实时性、可靠性以及模糊自适应控制的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通过实验成功的实现对温度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4.
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常规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的不足,在分析了其控制特性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采用基于梯形隶属函数的模糊切换算法以及基于变论域和仿人智能思想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在线自调整算法实现了自适应模糊PID复合控制,并将此改进算法用于PCR芯片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中,使控制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稳态性能、较强的鲁棒性及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控制品质远优于常规模糊PID控制和基本模糊控制.  相似文献   

5.
PCR芯片控温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电路控温技术、PWM技术以及PID控温算法,研制出成本低、控温精度高、能用于DNA扩增的PCR芯片温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恒温控制在工农业应用中自动化程度低、精准度不高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模糊 PI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控制理论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 STM32 芯片对温度量进行采集和实时控制,使用矩阵键盘和液晶屏作为人机交互设备,引入新型模糊 PID 控制算法,构建新型模糊PID 控制器,通过迭代算法整定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值,得到加热控制量,控制器根据该控制量按对应的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高电平占空比输出电流量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加热。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快速采集系统温度并进行实时控制,将系统温度稳定在预期温度,系统理论绝对误差为 0. 1 ℃ ,实际测量误差为0. 5 ℃ 。系统较好地实现了温度自动检测与控制,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精准度不高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叶晟季 《科技资讯》2014,12(25):91-93
本文旨在实现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控制。首先,根据单电磁铁模型、反馈控制算法等理论研究,对悬浮控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建立单电磁铁悬浮模型,分析得出了磁悬浮系统的传递函数,并选取PID算法作为核心的反馈控制算法。其次,围绕数字化悬浮控制的工程实现展开探讨。提出了数字悬浮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数字悬浮控制器采用两片DSP处理芯片,并整合了若干外围模块,可完成信号的采集、控制算法的执行和控制信号的发生,具备较强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DSP的微机励磁调节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ubg)芯片TMS320LF2407A的微机励磁调节器的设计原理及实现过程.利用DSP芯片可快速执行傅氏算法的优点,通过采用同步采样ADC芯片ADS8364实行交流同步采样的方法,对同步发电机出口端的定子电压、电流进行准确测量.通过PID和最优控制的方法,得到精确的PWM控制信号输出,并且利用DSP芯片上的串行通信接口SCI和CAN控制器接口,实现多机之间和与上位机之间的调试和监控通信。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锅炉主汽温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厂锅炉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准确性和抗干扰性的需要,在研究模糊逻辑控制原理,过热器主蒸汽温控制系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主蒸汽温度PID控制器,结合模糊逻辑控制和传统串级PID控制各自优点,设计混合型模糊主蒸汽温度PID控制系统。简要介绍了Matlab软件,利用Matlab软件对一典型阶跃信号在传统串级控制和混合型模糊逻辑控制下分别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串级PID控制系统相比,主蒸汽温度模糊串级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调节品质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张芬 《科技信息》2009,(16):162-163
本文针对锅炉水温控制装置,以西门子S7200为核心控制设备,利用西门子模拟量模块EM235对温度模拟量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S7-200的PID指令实现对锅炉水温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进行恒温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这种模糊-PID的控制方法可以快速简单的使温度达到并始终保持在给定温度附近。并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恒温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跟踪效果良好,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模糊PID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针对双水箱液位系统,主调节器采用模糊PID控制,副调节器采用比例调节器的串级控制系统对水箱液位控制。并用组态软件MCGS实现了普通PID和模糊PID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的下水箱液位,较常规PID控制其响应速度快,且较快地达到稳态,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汽提塔温度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提塔生产过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大时滞及温度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汽提塔温度控制系统.选取了基于模糊规则的伸缩因子,将变论域思想和模糊PID相结合,形成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系统结构.分别对常规PID算法、模糊PID算法及变论域模糊PID算法的汽提塔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曲线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小的超调量和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4.
铝粉雾化炉铝液温度模糊-PID复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粉氮气雾化生产过程中,保持雾化炉铝液温度的稳定非常重要,但铝粉雾化炉是一个非线性、大滞后、不确定性系统,采用常规PID控制器很难保证控制效果.为此针对雾化炉的铝液温度变化特性,结合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模糊-PID复合控制器.利用加权因子,将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和PID控制器的输出加权综合,使得控制器在误差较大时,主要由模糊控制器起作用,而在误差较小时主要由PID控制器起作用.模糊-PID复合控制器既保持了PID控制的稳定误差小、稳定性好的优点,又具有模糊控制自适应和调节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很好地保持铝液温度的稳定,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汽车纵向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两车的纵向自动跟踪的控制问题.建立了两车跟随运动的二阶模型,并设计了加影制动的逻辑切换规律.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调节,控制被控车与导航车的车间纵向相对距离和纵向相对速度误差的变化范围,以达到汽车纵向控制的目的;利用小增益定理,得到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一般模糊控制相比,减少了系统的超调量,增强了动态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较好地解决了快速性和小超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PID控制技术与有着广泛应用的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实现了基于PLC的自适应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模糊控制的简单、有效的非线性控制作用,稳定性好,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以P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套地平仪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分段建模的方法、模糊PID控制算法,结合温度传感器及温控执行机构,实现了地平仪温度的检测与控制,系统具有采集精度高、控温迅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模糊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Fuzzy—PID智能混合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可以实时地进行模糊运算和模糊推理的模糊控制器,实现了压力式网前箱控制系统的Fuzzy—PID控制。并应用Madab(Simulink)语言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器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稳态控制精度均十分理想,完全能满足压力式网前箱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