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微胶囊双水相提取精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把微胶囊技术和双水相萃取技术相结合,用于提取植物精油,能避免提取过程中的高温、氧化、聚合等情况发生,有效地保护了精油的天然组分,通过调整糊精和盐的用量改变分配比,可控制囊化萃取物中精油的各种成分比,以达到有目的、最有效的、最佳分配比的囊化萃取。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提取洋葱精油的新提取技术,设计了适合工业化应用的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选用具有岭南特色的红葱头为原料进行了亚临界水提取洋葱精油的研究。考察了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温度、压力对洋葱精油的提取得率及含硫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并对液液萃取中溶剂的种类和萃取次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洋葱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最佳工艺:静态提取、提取时间30 min,压力5 MPa,100~150 ℃的连续程序升温,石油醚为萃取溶剂,萃取2次。此条件下洋葱精油的提取得率为0.362%,含硫化合物浓度为97.36 g/kg。与传统提取法相比,亚临界水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洋葱精油的亚临界水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提取洋葱精油的新技术,采用自行设计的适合工业化应用的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提取了具有岭南特色的红葱头精油,考察了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温度、压力对洋葱精油的提取得率及含硫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并对液-液萃取中溶剂的种类和萃取次数进行了研究.所得洋葱精油亚临界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静态提取,提取时间30min,压力5MPa,100~150℃的连续程序升温,石油醚为萃取溶剂,萃取2次;此条件下洋葱精油的得率为0.362%,含硫化合物含量为97.36g/kg.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相比,亚临界水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所设计的2L亚临界水提取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采用亚临界低温萃取与分子蒸馏相结合的方法(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对汤阴北艾艾叶精油进行提取,作为对比,对同一批艾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艾叶和所得精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法制得精油的得率(0.25%)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法(0.13%...  相似文献   

5.
光萼小蜡花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光萼小蜡花中提取精油,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对萃取产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技术对萃取物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组分为苯乙醇.通过对各组萃取精油中苯乙醇含量进行比较,初步确立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光萼小蜡花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5 ℃.  相似文献   

6.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对油水分离得到的直接精油和用石油醚对水相进行萃取得到的萃取精油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直接精油共分离出42个峰,其中鉴定了41种化学成分,占直接精油总量的99.54%;萃取精油共分离出37个峰,其中鉴定了33种化学成分,占萃取精油总量的91.82%;2种精油成分部分相同,相同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0.00%;共鉴定了57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8.57%.  相似文献   

7.
千层金精油提取和气相色谱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千层金(Melaleuca bracteata)精油工业化提取工艺的可行性,对千层金精油的提取及气相色谱测定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水蒸汽蒸馏9 h,得油率为0.913%.萃取后的精油进行色谱分析,主要成分(松油烯、桉叶油素、松油醇等)总含量约为94%.采用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法能使千层金精油的低沸点和高沸点组分较好地分离.  相似文献   

8.
介绍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用于植物精油的提取。指出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为低温、无氧、非热条件下萃取,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不破坏,投资少,成本低廉,无三废排放,亚临界流体来源广,价格低,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必将成为精油工业化生产的主导技术,是环境友好化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柑橘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永春芦柑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原料粒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影响精油得率的规律.通过对精油的感官分析和溶解实验,得出了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出了利用精油处理发泡聚苯乙烯塑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F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提取和鉴定滁菊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SFE萃取压力、夹带剂添加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_2流量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夹带剂添加量16%,温度55℃,时间3 h,CO_2流量5.0 kg/h;得率为6.40%.通过比对色谱数据库的保留指数和TOF/MS的谱库检索,共鉴定出精油中的92种组分,其主要成分为萜类物质,占已鉴定化合物的66.74%.此外,首次在菊属植物中初步检出3,4-二氢-β-紫罗兰酮、5,6-环氧化物-β-紫罗兰酮、3-羟基-5,6-环氧基-β-紫罗兰酮等3种重要的花香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法提取碰柑叶精油其产品香气纯正,质量好.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12~15MPa,温度为40~50℃,萃取时间为1~1.5h,二氧化碳流量为20~30L/h.  相似文献   

12.
以精油质量作为评价指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野菊花精油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250 W超声条件下,按照料液质量体积比(g/mL)1∶8、用80 mL 60%乙醇在30 ℃提取30 min,精油得率为4.3%.由野菊花精油制得的化妆品和洗浴用品不但保留了野菊花的特殊香气,还具有优良的消炎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对柚皮精油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所提取柚皮精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采用石油醚为提取溶剂,以柚皮和石油醚的质量体积比为1:10,75℃下回流提取5h,精油的最终产率为0.987%。柚皮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好,是一种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芳香油资源。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洋甘菊,并通过分子蒸馏进行分离纯化。以洋甘菊精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20 min、萃取温度50℃,经分子蒸馏分离后的洋甘菊精油提取率为4.13%。所获得的洋甘菊精油具有无溶剂残留、香气强度高、香型逼真等优点,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生姜精油的提取及对大肠菌群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和浸泡时间做单因素试验,再以精油提取率为评判指标进行正交优化,确定了索氏提取法和常压蒸馏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抑菌圈直径为判定指标测定所提取的精油对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12 mL/g,提取时间3.0 h和提取温度50℃;常压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20 mL/g,浸泡时间1.0 h和提取时间3.0 h。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73.66 mm;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5.48 mm。索氏提取法提取出的精油树脂抑菌效果好于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叶和花蕾中的精油并研究其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青蒿精油的提取工艺;以5种代表性的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ICC 10384、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ICC 2365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ICC 10275、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ICC 2487、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 33032作为指示菌,利用滤纸片法检测青蒿精油的抑菌活性,采用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法进一步测定青蒿精油对这5种指示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叶和花蕾中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5 h,蒸馏时间3 h,料液比1∶8;此条件下提取出的青蒿精油对5种指示菌(包含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酿酒酵母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均为48.5μL/mL。  相似文献   

17.
十三香粉超临界萃取物和水蒸汽蒸馏精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市售十三香粉精油的GC-MS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物与水蒸气蒸馏精油的主要差异在于脂肪酸的浓度.超临界CO2萃取十三香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柠檬烯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而水蒸气蒸馏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和柠檬烯等.  相似文献   

18.
曾孟祥  刘逢源 《科技资讯》2014,12(17):213-214
本文研究了以香樟叶为原料,利用索式提取方法研究香樟精油提取工艺。探讨了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香樟叶中精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8∶1,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香樟叶的出油率达3.661%。  相似文献   

19.
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与萃取时间为参数,对紫穗槐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萃取温度40 ℃、萃取压力25 MPa、分离温度38 ℃、萃取时间1.5 h为最佳工艺条件;精油含26种成分,占总萃取物含量的89.96%,主要包括α-蒎烯,月桂烯,α-雪松烯,β-桉叶油醇,反式-石竹烯,β-荜澄茄油烯等.  相似文献   

20.
用超临界CO2(SC-CO2)萃取伏令夏橙皮中的精油,确定萃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36℃,11.0MPa,同时,对SC-CO2萃取所得到的精油进行有机化学成分及无机微量元素的分析,确认该精油的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